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建恒专利>正文

一种板材成型组合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078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板材成型组合框架结构,其包括板式框体、底梁和门架,所述板式框体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板材成型的侧板和一板材成型的底板,其间通过嵌合结构相互嵌合连接成一体;在两个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两端的相邻的侧边缘制成回弯结构,两个所述侧板的两个回弯结构与所述底板两端边缘的回弯结构嵌合在一起,构成两个纵向空腔;所述底梁为两个,分别穿设在两个所述纵向空腔中,与所述板式框体相互嵌合连成一体;所述门架设置在所述板式框体的外侧且与所述板式框体连成一体使得板材组合框架结构通过门架和底梁承受荷载。本框架结构可简易快速成型,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结构稳定性,还能减少制作中的环境污染并可以节约能源。还能减少制作中的环境污染并可以节约能源。还能减少制作中的环境污染并可以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材成型组合框架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机械
,特别是提供一种作为高空作业平台使用的板材成型组合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建筑机械领域,高空吊篮和其他高空移动作业平台多使用杆结构,例如钢结构或铝合金型材焊接框体作为高空作业平台,这种框架,成型工艺复杂,焊接节点多,对焊接人员技术要求高,生产效率较低,人工成本占材料成本一倍以上,而这种框架结构普遍存在焊点位置强度降低的问题,特别是长度在10米及以上的框架结构,设计集中荷载一般要求在1000kg以上,采用焊接结构时容易出现局部焊接节点开焊和失效,进而影响框架整体的力学性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对产品使用寿命产生较大影响。在使用中的高空检修和现场缺陷修复也很困难。
[0003]同时,大量的焊接操作还会增加能耗,并会污染施工现场的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板材成型组合框架结构,其可简易快速成型,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结构稳定性,还能减少制作中的环境污染并可以节约能源。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板材成型组合框架结构,包括板式框体、底梁和门架,所述板式框体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板材成型的侧板和一板材成型的底板,其间通过嵌合结构相互嵌合连接成一体;在两个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两端的相邻的侧边缘制成回弯结构,两个所述侧板的两个回弯结构与所述底板两端边缘的回弯结构嵌合在一起,构成两个纵向空腔;所述底梁为两个,分别穿设在两个所述纵向空腔中,与所述板式框体相互嵌合连成一体;所述门架设置在所述板式框体的外侧且与所述板式框体连成一体使得板材组合框架结构通过门架和底梁承受荷载。
[000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板材组合框架中的侧板和底板以及底梁,通过嵌合结构连接在一起,而不是使用焊接或螺接等连接方式,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避免连接点开焊和螺栓松动的连接节点失效风险。同时,这种结构生产工艺简单,可降低生产组装成本。
[0007]优选地,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所述嵌合结构为:所述回弯结构为多次回弯结构,所述侧板的回弯结构最后一折边的边缘与侧板之间留有一间隙供所述底板嵌插。
[0008]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侧板弯折三次,构成一个截面为矩形的空腔,最后一折边的边缘与侧板之间留有的所述间隙供所述底板的第一折边嵌插,所述底板弯折两次,两个折
边位于侧板构成的矩形空间内且与侧板的折边相互贴合。
[0009]穿设在纵向空腔中的所述底梁与所述纵向空腔的内壁相应尺寸差在1mm以内,或者说,底梁和纵向空腔内壁的间隙在1mm以内。
[0010]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边缘的所述回弯结构的回弯长度是根据板材成型框架结构主体的受力要求选择底梁的截面而定。
[0011]所述侧板的最后一折边的边缘与所述底板最后一折边的边缘上下对应,两者间有至少1厘米间隙。
[0012]所述侧板的最后一折边的边缘与所述底板最后一折边的边缘也可以是相错设置,两个边缘均延伸到竖向的侧板或竖向的折边处。
[0013]优选地,所述侧板弯折出纵向延伸的U型加强肋,优选地,该U型加强肋向内凸起且其开口朝外。该U型加强肋可以设置在侧板的上部、中部或下部,但优选设置在侧板的中部。
[0014]优选地,所述底板弯折出纵向延伸的U型加强肋,优选地,该U型加强肋向外凸起的开口朝上。底板上的U型加强肋最好是设置多条,例如两条,设于底板的中间。
[0015]在所述门架的对应所述底板上的所述U型加强肋的位置上设置凹形支座。
[0016]优选地,在所述底板上设置一衬板。
[0017]所述侧板所述底板上的所述加强肋是通过钣金方式形成的。
[0018]优选地,在所述侧板的U型加强肋和所述门架之间的空间中嵌设加强梁或者设置填充物棒。该填充物优选为聚氨酯列材料。
[0019]在所述底板上的U型加强肋形成的纵向腔体中也可以穿设通长的加强梁或者设置填充物棒。
[0020]进一步地,本板材成型组合框架结构还可以包括加强横梁,特别是当板式框体的长度较长时。所述加强横梁设置在所述板式框体的两个侧板上且与所述门架固连。
[0021]优选地,所述加强横梁嵌设在所述侧板上设置的U型加强肋中。
[0022]所述加强横梁可以通过型钢或铝型材制作。优选为槽钢;嵌设在所述侧板的U型加强肋的嵌槽中。
[0023]所述门架和所述板式框体通过栓接方式连接。
[0024]在包括所述加强横梁的方案中,所述加强横梁嵌设在所述侧板的所述U型加强肋的腔体中,再通过栓接将所述门架和所述加强横梁和所述侧板连为一体。
[0025]在包括有加强横梁的本板材成型组合框架,完成力的传递过程,主要通过门架,加强横梁和底梁承受集中荷载,更提高了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0026]优选地,所述板式框体使用厚度2

5mm的5系铝合金板材。
[0027]所述板体组合框体的宽度控制在标准板材宽度尺寸范围内。
[0028]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宽度不大于2米。
[0029]优选地,在所述侧板的上端边缘设置弯折结构。
[0030]所述板材组合框架中的所述侧板可以是镂空的,优选地,镂空面积可以达侧板正投影面积的50%以上。
[0031]优选地,所述底梁可以是型钢或铝型材。具体地,例如可以是矩形钢管或铝管,或者是工字型钢。
[0032]如果需要较长的框体结构时,即当所述底梁单根型材的长度小于所述板材成型组
合框架结构的长度时,所述底梁采用多根底梁接长结构。
[0033]当需要更长的框架结构时,可以采用多组所述板式框体接长结构。
[0034]所述底梁的所述多根底梁加长连接的结构为:相邻底梁对接设置;或者,在所述底梁的相邻的连接端之间设置夹板,该夹板通过栓接结构与两根型钢的端部连接成一体。
[0035]所述多组板式框体接长结构为:通过所述底梁在相邻两组板式框体之间贯穿连接。
[0036]所述加强横梁亦为通长的型钢结构,需要较长的加强横梁时,当所述加强横梁单根型材的长度小于所述板材成型组合框架结构的长度时,所述加强横梁采用多根加强横梁接长结构。
[0037]当需要更长的框架结构时,采用多组所述板式框体接长结构。所述加强横梁中的所述接长结构为:相邻两根加强和梁对接设置;或者,在相邻两根加强横梁的相邻的连接端之间设置夹板,该夹板通过栓接结构与两根型钢的端部连接成一体。
[0038]所述多组板式框体对接结构是,通过所述加强横梁和底梁在相邻两组板式框体之间贯穿连接。
[0039]侧板上的加强横梁的衔接位置和板式框体底部穿设在纵向空腔中底梁的衔接位置应错开布置。
[0040]所述门架至少为两套。
[0041]优选地,所述门架为一封闭的框。
[0042]优选地,组成所述门架的各杆件,至少其中顶部的杆件与其他部分之间构成可拆连接结构。
[0043] 优选地,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成型组合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板式框体、底梁和门架,所述板式框体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板材成型的侧板和一板材成型的底板,其间通过嵌合结构相互嵌合连接成一体;在两个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两端的相邻的侧边缘制成回弯结构,两个所述侧板的两个回弯结构与所述底板两端边缘的回弯结构嵌合在一起,构成两个纵向空腔;所述底梁为两个,分别穿设在两个所述纵向空腔中,与所述板式框体相互嵌合连成一体;所述门架设置在所述板式框体的外侧且与所述板式框体连成一体使得板材组合框架结构通过门架和底梁承受荷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成型组合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弯折出纵向延伸的U型加强肋;和/或,所述底板弯折出纵向延伸的U形加强肋;和/或,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所述嵌合结构为:所述回弯结构为多次回弯结构,所述侧板的回弯结构最后一折边的边缘与侧板之间留有一间隙供所述底板嵌插;和/或,所述底梁与所述纵向空腔的内壁相应尺寸差在1mm以内;和/或,在所述底板上设置一衬板;和/或,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边缘的所述回弯结构的回弯长度是根据板材成型框架结构主体的受力要求选择底梁的截面而定;和/或,还包括加强横梁,所述加强横梁设置在所述板式框体的两个所述侧板上且与所述门架固连;和/或,所述门架为一封闭的框;和/或,所述门架至少为两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成型组合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的所述U型加强肋向内凸起且其开口朝外;和/或,所述底板上的所述U型加强肋向外凸起且开口朝上;和/或,所述侧板和/或所述底板上的所述加强肋是通过钣金方式形成的;和/或,所述加强横梁嵌设在所述侧板上设置的U型加强肋中;和/或,在所述侧板的U型加强肋和所述门架之间的空间中嵌设加强梁或者设置填充物棒;和/或,在所述底板上的U形加强肋形成的纵向腔体中穿设通长的加强梁或者设置填充物棒;和/或,在所述门架的对应所述底板上的所述U型加强肋的位置上设置凹形支座;和/或,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嵌合结构中,所述侧板的最后一折边的边缘与所述底板最后一折边的边缘上下对应,两者间有至少1厘米间隙;或者,所述侧板的最后一折边的边缘与所述底板最后一折边的边缘也可以是相错设置,两个折边的边缘均延伸到侧板或底板的竖向的折边处;和/或,所述侧板弯折三次,构成一个截面为矩形空腔,最后一折边的边缘与侧板之间留有一间隙供所述底板嵌插,所述底板弯折两次,两个折边位于侧板构成的矩形空间内且与侧板
的折边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建恒
申请(专利权)人:闫建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