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矿井行道的供液管道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0544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矿井行道的供液管道连接结构,包括由支架端至泵站端依次连接的至少一段分管道,所述分管道包括依次连接且分别固定在矿井行道内壁上的第一供液管道、缓冲管道和第二供液管道,且所述缓冲管道与所述第一供液管道和所述第二供液管道均不同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将缓冲管道与第一供液管道和第二供液管道不同轴连接并不同轴固定在矿井行道的方式,通过将现有技术中大长度供液管进行分割分段,这样不仅能够对管道进行分段承重,还能够缓解泵站泵液时对管道产生的脉冲压力,从而减弱了斜井由于管道自身重力对高压管道系统安全系数的影响。管道系统安全系数的影响。管道系统安全系数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矿井行道的供液管道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及矿井管路铺设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矿井行道的供液管道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矿井的斜井或斜巷中,时常需要铺设架空管道,目前,国内矿井行道的设计一般具备坡度小、缓慢的特点,这样的行道在进行管道安装时,非常简单;然而由于特殊的地质结构等原因,各别矿井行道需要设计为20度~30度的坡度,此时管道几乎成竖直状态,经研究发现,此时管道安装固定点承受的下垂力特别大,非常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及安装成本低的用于矿井行道的供液管道连接结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矿井行道的供液管道连接结构,包括由支架端至泵站端依次连接的至少一段分管道,所述分管道包括依次连接且分别固定在矿井行道内壁上的第一供液管道、缓冲管道和第二供液管道,且所述缓冲管道与所述第一供液管道和所述第二供液管道均不同轴连接。
[0005]优选地,所述缓冲管道呈U形结构。
[0006]优选地,所述U形结构的支臂管道与所述第一供液管道和所述第二供液管道之间均为圆滑过渡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供液管道、所述缓冲管道和所述第二供液管道呈Z型结构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缓冲管道与所述第一供液管道和所述第二供液管道之间的连接角度为8度至45度。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供液管道与所述第二供液管道的最大长度为5~10米。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供液管道与所述第二供液管道的最大长度为6米。
[0011]优选地,所述缓冲管道为钢管或橡胶管,所述缓冲管道、所述第一供液管道、所述第二供液管道均通过管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管连接件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卡子卡接的沟槽。
[0012]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矿井行道的供液管道连接结构中采用将缓冲管道与第一供液管道和第二供液管道不同轴连接并不同轴固定在矿井行道的方式,通过将现有技术中大长度供液管进行分割分段,这样不仅能够对管道进行分段承重,还能够缓解泵站泵液时对管道产生的脉冲压力,从而减弱了斜井由于管道自身重力对高压管道系统安全系数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本技术用于矿井行道的供液管道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管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第一供液管道、2缓冲管道、3第二供液管道、4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及安装成本低的用于矿井行道的供液管道连接结构。
[002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矿井行道的供液管道连接结构,包括由支架端至泵站端依次连接的至少一段分管道,分管道包括依次连接且分别固定在矿井行道内壁上的第一供液管道1、缓冲管道2和第二供液管道3,且缓冲管道2与第一供液管道1和第二供液管道3均不同轴连接;其中,第一供液管道1和第二供液管道3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即采用将缓冲管道 2与第一供液管道1和第二供液管道3不同轴连接并不同轴固定在矿井行道的方式,通过将现有技术中大长度供液管进行分割分段,这样不仅能够对管道进行分段承重,还能够缓解泵站泵液时对管道产生的脉冲压力,从而减弱了斜井由于管道自身重力对高压管道系统安全系数的影响。
[002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技术中缓冲管道2呈U形结构,U形结构具备便于固定及结构强度高的优点。
[0023]为了便于液体流动,降低管道内的阻力,本技术中U形结构的支臂管道与第一供液管道1和第二供液管道3之间均为圆滑过渡连接。
[0024]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技术中第一供液管道1、缓冲管道2 和第二供液管道3呈Z型结构连接,Z型结构具备便于管道之间连接以及适应性强的优点。
[0025]为了保证连接强度以及力分散承载效果,本技术中缓冲管道2与第一供液管道1和第二供液管道3之间的连接角度为8度至45度。
[0026]本技术中第一供液管道1与第二供液管道3的最大长度为5~10米。本技术中第一供液管道1与第二供液管道3的最大长度为6米。
[0027]本技术中缓冲管道2为钢管或橡胶管,缓冲管道2、第一供液管道1、第二供液管道3均通过管连接件相连接,管连接件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卡子卡接的沟槽4。
[0028]本技术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
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矿井行道的供液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支架端至泵站端依次连接的至少一段分管道,所述分管道包括依次连接且分别固定在矿井行道内壁上的第一供液管道、缓冲管道和第二供液管道,且所述缓冲管道与所述第一供液管道和所述第二供液管道均不同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矿井行道的供液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管道呈U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矿井行道的供液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结构的支臂管道与所述第一供液管道和所述第二供液管道之间均为圆滑过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矿井行道的供液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液管道、所述缓冲管道和所述第二供液管道呈Z型结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仪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通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