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光源聚合型舞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0198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光源聚合型舞台灯,包括反射曲面为椭球面型的第一反射碗与多个具有光线汇聚点的光源,第一反射碗的第一焦点与多个光源的光线汇聚点重合,且将多个光源的光线汇聚到第一反射碗的第二焦点,还包括用于将第一反射碗射出的光引导至第二反射碗的逆反器,第二反射碗将逆反器反射回来的光汇聚成输出束。通过反射曲面为椭球面型的第一反射碗,使多个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汇聚形成强光束,并最终聚焦在第一反射碗的第二焦点上,形成与传统光源相同的光束效果。并且通过第一反射碗、第二反射碗与逆反器的配合,对光束进行准直,限定其光束发散角度,减少了镜头组合的使用数量,从而减轻整灯的重量。从而减轻整灯的重量。从而减轻整灯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光源聚合型舞台灯


[0001]本技术涉及舞台灯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光源聚合型舞台灯。

技术介绍

[0002]舞台灯作为一种舞台应用灯具,经常需要进行远距离投射,要求具有较高的亮度。目前的舞台灯受限于光源功率的限制,发出的光束亮度有限,并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需求,并且大功率的光源还涉及到散热问题,容易损坏,价格也十分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多光源聚合型舞台灯,将多个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聚合,形成强光束,从而达到大功率光源的标准。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光源聚合型舞台灯,包括反射曲面为椭球面型的第一反射碗与多个具有光线汇聚点的光源,所述第一反射碗的第一焦点与多个所述光源的光线汇聚点重合,且将多个所述光源的光线汇聚到所述第一反射碗的第二焦点,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反射碗射出的光引导至第二反射碗的逆反器,所述第二反射碗将所述逆反器反射回来的光汇聚成输出束,所述第一反射碗、所述第二反射碗的光学轴线相互重合。
[0005]所述多光源聚合型舞台灯通过反射曲面为椭球面型的第一反射碗,将多个光源的光线汇聚点与第一反射碗的第一焦点重合,使多个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汇聚形成强光束,并最终聚焦在第一反射碗的第二焦点上,形成与传统光源相同的光束效果。并且通过第一反射碗、第二反射碗与逆反器的配合,对光束进行准直,限定其光束发散角度,减少了镜头组合的使用数量,从而减轻整灯的重量,有利于舞台灯灯头的运动驱动,并且所述光源在所述第一反射碗的作用下具有焦点,可以在焦点处设置图案片,从而投射出预定图案,光效绚丽。
[0006]进一步地,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碗远离所述第二反射碗一侧,所述第一反射碗碗底具有开口,所述光源所射出的光线自所述开口进入所述第一反射碗。将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射碗外,有利于单独对每一个光源进行散热,也便于光源的安装固定。
[0007]进一步地,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碗内,且经过所述光学轴线的平面上仅设置有一个所述光源。保证所述光源的光线全部进入所述第一反射碗,避免发生泄漏,造成舞台灯的漏光,或者强光照射在舞台灯的元器件上,造成元器件的损坏。
[0008]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光源围绕所述光学轴线均匀设置。使所述第一反射碗发出的光束亮度均匀。
[0009]进一步地,所述光源包括气泡灯以及第三反射碗,所述第三反射碗对所述气泡灯发出的光进行汇聚。气泡灯的功率大于LED灯,可以使最终的的光束亮度更大,并且气泡灯与第三反射碗相配合,相对于LED灯焦距更短,有利于舞台灯的小型化。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处于所述第一反射碗的所述第二焦点处的图案组件。利用所述
图案组件,可以使光斑投射出各种预设的图案,从而使投影效果变得绚丽。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处于所述第一反射碗与所述第二反射碗之间的滤色组件。通过所述滤色组件,可以对光束中特定频率的颜色进行过滤,以使得最终投射出的光束呈现特定的颜色,或者减少其中紫外光、红外光。
[0012]进一步地,所述逆反器的反射曲面为双曲面,所述第二反射碗的反射曲面为抛物面。由于自所述光源发出的光被所述第一反射碗汇聚成一点,光线在经过所述第二焦点后会再次发散,所以需要利用双曲面的反射曲面将发散开的光进行反射,从而全部汇聚到反射曲面为抛物面形状的所述第二反射碗上,最终使光线汇聚成输出束发射出去。
[0013]进一步地,所述逆反器的第三焦点与所述第一反射碗的第二焦点重合,从而使得所述逆反器发射的光线不会原路返回,以全部被所述第二反射碗所接收,并且所述逆反器的第四焦点与所述第二反射碗的第五焦点重合,则所述第二反射碗接收所述逆反器反射的光线后,再次反射出去的光线会汇聚成近似平行光束,以减小光束的发散角度。
[0014]进一步地,所述逆反器可沿光学轴线移动或垂直于光学轴线移动。当所述逆反器沿光学轴线移动时,只要所述逆反器的所述第四焦点远离所述第二反射碗的第五焦点时,就会使光束的发散角变大,从而使投射出的光斑面积变大;当所述逆反器垂直于光学轴线移动时,即使舞台灯的灯头不发生摆动,投射出的光斑也会随着所述逆反器的移动发生偏移,在光斑需要小角度的快速移动时,相较于驱动灯头摆动,本设计具有明显的优势,更加省力,也可以移动的更加快速。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反射碗具有入光口,从所述第一反射碗射出的光线自所述入光口进入,并被所述逆反器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碗。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多光源聚合型舞台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多光源聚合型舞台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多光源聚合型舞台灯第一实施例的逆反器沿光学轴线移动后的光路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多光源聚合型舞台灯第一实施例的逆反器垂直光学轴线移动后的光路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00、第一反射碗;110、第一焦点;120、第二焦点;130、开口;200、第三反射碗;300、逆反器;310、第三焦点;320、第四焦点;400、第二反射碗;410、第五焦点;420、入光口;500、图案组件;600、滤色组件;610、CMY;620、色片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3]如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光源聚合型舞台灯,包括反射曲面为椭球面型的第
一反射碗100与多个具有光线汇聚点的光源,所述第一反射碗100的第一焦点110与多个所述光源的光线汇聚点重合,且将多个所述光源的光线汇聚到所述第一反射碗100的第二焦点120,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反射碗100射出的光引导至第二反射碗400的逆反器300,所述第二反射碗400将所述逆反器300反射回来的光汇聚成输出束,所述第一反射碗100、所述第二反射碗400的光学轴线相互重合。
[0024]所述多光源聚合型舞台灯通过反射曲面为椭球面型的第一反射碗100,将多个光源的光线汇聚点与第一反射碗100的第一焦点110重合,使多个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汇聚形成强光束,并最终聚焦在第一反射碗100的第二焦点120上,形成与传统光源相同的光束效果。并且通过第一反射碗100、第二反射碗400与逆反器300的配合,对光束进行准直,限定其光束发散角度,减少了镜头组合的使用数量,从而减轻整灯的重量,有利于舞台灯灯头的运动驱动,并且所述光源在所述第一反射碗100的作用下具有焦点,可以在焦点处设置图案片,从而投射出预定图案,光效绚丽。
[0025]在本技术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光源聚合型舞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曲面为椭球面型的第一反射碗(100)与多个具有光线汇聚点的光源,所述第一反射碗(100)的第一焦点(110)与多个所述光源的光线汇聚点重合,且将多个所述光源的光线汇聚到所述第一反射碗(100)的第二焦点(120),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反射碗(100)射出的光引导至第二反射碗(400)的逆反器(300),所述第二反射碗(400)将所述逆反器(300)反射回来的光汇聚成输出束,所述第一反射碗(100)、所述第二反射碗(400)的光学轴线相互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源聚合型舞台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碗(100)远离所述第二反射碗(400)一侧,所述第一反射碗(100)碗底具有开口(130),所述光源所射出的光线自所述开口(130)进入所述第一反射碗(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源聚合型舞台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碗(100)内,且经过所述光学轴线的平面上仅设置有一个所述光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源聚合型舞台灯,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光源围绕所述光学轴线均匀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源聚合型舞台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包括气泡灯以及第三反射碗(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F二一S八零零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