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造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019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构造柱,属于建筑结构领域,包括柱体,柱体包括外框体、减重块、纵向钢筋和箍筋,外框体呈“凹”字型包围在减重块的外侧,减重块位于靠近墙体的一侧,纵向钢筋位于外框体的外侧,箍筋位于外框体的外侧,箍筋位于钢筋的旁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构造柱,其材料质量较轻,减轻了构件的自重,大大减少了混凝土的用量,解决了构造柱自重高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构造柱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构造柱。

技术介绍

[0002]大尺寸混凝土构造柱通常采用全截面混凝土的结构,并配置相应的构造钢筋,混凝土和钢筋用量都会比较多,在目前混凝土和钢筋都不便宜的情况下,结构造价不经济,而且全截面混凝土时构造柱自身重量比较重,额外增加主体结构相关部位构件的荷载,增大相关结构构件的钢筋用量,也是不经济的。如能降低大尺寸构造柱的自重,降低大尺寸构造柱中混凝土的用量和钢筋的用量,对建筑整体来说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构造柱,能够解决在建筑过程构造柱自重高的问题。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构造柱,包括柱体,柱体包括外框体、减重块、纵向钢筋和箍筋,外框体呈“凹”字型包围在减重块的外侧,减重块位于靠近墙体的一侧,纵向钢筋位于外框体的外侧,箍筋位于外框体的外侧,箍筋位于钢筋的旁侧。
[000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纵向钢筋包括第一纵向钢筋和第二纵向钢筋,第一纵向钢筋位于外框体远离墙体的左右两个角落,第二纵向钢筋位于外框体的向外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
[0007]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箍筋包括第一箍筋、第二箍筋和第三箍筋,第一箍筋位于左边第一纵向钢筋和左边第二纵向钢筋的一侧,第二箍筋位于两个第一纵向钢筋的一侧,第三箍筋位于右边第一纵向钢筋和右边第二纵向钢筋的一侧,第一箍筋的一端和第二箍筋的一端相连,第二箍筋的另一端和第三箍筋的一端相连。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第一箍筋的另一端伸进墙体的内部,第三箍筋的另一端伸进墙体的内部。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第一箍筋和第三箍筋伸进墙体内部的距离为300mm。
[0010]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减重块的截面为矩形,减重块的外侧形状和外框体的“凹”字型相匹配。
[0011]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减重块的材料采用PVC。
[0012]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外框体的材料采用混凝土。
[0013]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纵向钢筋采用直径为8mm的三级钢筋。
[0014]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箍筋采用直径为6mm的三级钢筋。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出一种构造柱,通过在柱体内部设置减重块,采用质量轻的材料代
替原有的质量重的材料,减轻了构造柱的自重,大大减少了原来材料的用量,也减小相关的主体构件的配筋用量。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构造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0020]1、外框体;2、减重块;3、纵向钢筋;31、第一纵向钢筋;32、第二纵向钢筋;4、箍筋;41、第一箍筋;42、第二箍筋;43、第三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构造柱,柱体的横截面是边长为400mm的正方形,柱体包括外框体1、减重块2、纵向钢筋3和箍筋4,外框体1呈“凹”字型包围在减重块2的外侧,减重块2位于靠近墙体的一侧的中间位置,纵向钢筋3位于外框体1的外侧,箍筋4位于外框体1的外侧,箍筋4位于钢筋的旁侧。外框体1采用的是混凝土材料,减重块2采用的是PVC块,其横截面是长为300mm,宽为200mm的矩形。PVC块作为为一种可在工厂批量生产的建筑方块,其自身强度高,不会发生压缩变形,稳定性好。先放入设定好的PVC矩形方块和纵向钢筋3和箍筋4,然后把混凝土浆逐层逐层浇筑到构造柱模里面,最后凝固成型构造柱。这样设计的构造柱其材料质量较轻,减轻了构件的自重,大大减少了混凝土的用量,也减小相关的主体构件的配筋用量。
[0023]具体地,为了提高构造柱的整体受力均匀度,纵向钢筋3采用直径为8mm的三级钢筋,箍筋4采用直径为6mm的三级钢筋,纵向钢筋3包括第一纵向钢筋31和第二纵向钢筋32,第一纵向钢筋31位于外框体1远离墙体的左右两个角落,第二纵向钢筋32位于外框体1的向外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箍筋4包括第一箍筋41、第二箍筋42和第三箍筋43,第一箍筋41位于左边第一纵向钢筋31和左边第二纵向钢筋32的一侧,第二箍筋42位于两个第一纵向钢筋31的一侧,第三箍筋43位于右边第一纵向钢筋31和右边第二纵向钢筋32的一侧,第一箍筋41的一端和第二箍筋42的一端相连,第二箍筋42的另一端和第三箍筋43的一端相连。
[0024]为了进一步加固构造柱和墙体之间的结构,优选地,第一箍筋41的另一端伸进墙体的内部,第三箍筋43的另一端伸进墙体的内部,第一箍筋41和第三箍筋43伸进墙体内部的距离为300mm。
[0025]本技术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造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所述柱体包括外框体(1)、减重块(2)、纵向钢筋(3)和箍筋(4);所述外框体(1)呈“凹”字型包围在所述减重块(2)的外侧,所述减重块(2)位于靠近墙体的一侧,所述纵向钢筋(3)位于所述外框体(1)的外侧,所述箍筋(4)位于所述外框体(1)的外侧,所述箍筋(4)位于所述钢筋的旁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造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钢筋(3)包括第一纵向钢筋(31)和第二纵向钢筋(32);所述第一纵向钢筋(31)位于所述外框体(1)远离墙体的左右两个角落,所述第二纵向钢筋(32)位于所述外框体(1)的向外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构造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4)包括第一箍筋(41)、第二箍筋(42)和第三箍筋(43);所述第一箍筋(41)位于左边所述第一纵向钢筋(31)和左边所述第二纵向钢筋(32)的一侧,所述第二箍筋(42)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纵向钢筋(31)的一侧,所述第三箍筋(43)位于右边所述第一纵向钢筋(31)和右边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勇波庄晓锋胡东卫黄偲谢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发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