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布线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018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用途布线线缆,其此缆线结构简单合理,重量轻,成本低廉,缆线外径小,光纤密度要高,且找纤、分纤容易,维护方便;包括加强件、光纤、子单元、馈电线、撕裂绳、双护隐形紧套光纤、阻水纱、增强带和外护套,若干组子单元安装在馈电线外周,子单元的端面呈带有扇形凹槽对称分布在圆周上的圆形,加强件和光纤均安装在子单元内部,若干组子单元外部设置有阻水带,增强带安装在阻水带的外部,外护套安装在增强带的外部,若干组双护隐形紧套光纤安装在若干组子单元之间的空隙处,撕裂绳安装在增强带和外护套之间的空隙处,阻水纱安装在若干组子单元与馈电线之间的空隙处。与馈电线之间的空隙处。与馈电线之间的空隙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布线线缆


[0001]本技术涉及线缆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用途布线线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源光网络EPOU、GPOU技术日渐成熟,FTTH网络布线蓬勃兴起,广泛应用于商业楼宇、住宅小区和工业园区,其具有承载着高速上网、VoIP、IPTV等综合功能。在FTTH线路建设中传输介质是光缆,包括馈线光缆、配线光缆、入户光缆。一般馈线光缆和配线光缆多采用室外光缆,入户光缆采用室内光缆。
[0003]目前,室外光缆进入楼宇,多采用普通层绞式或中心管式光缆,其加强件采用磷化钢丝或非金属制成,均用阻水纤膏填充缆内的松套管,缆膏填充缆芯缝隙,用来防止潮气的入侵。由于光纤缆线内有纤膏、缆膏,影响施工接续时的清洁,另一方面纤膏缆膏都属于易燃物质,由室外进入楼宇,存在安全隐患,室内光缆除了蝶形引入光缆外,还有分支光缆和配线光缆。蝶形引入光缆,主要用于FTTH入户光缆。
[0004]目前广泛运用的只有1芯或2芯,其结构简单,不易做成大芯数;分支光缆用于室内垂直布线,易于分支独立使用,可承受较大的机械拉力,其超过12芯需多次成缆,结构较臃肿,缆径较大;配线光缆主要用于室内水平布线,缆径较细,其缆内结构较松散,光纤排序混乱,给找纤带来麻烦,不易承受较大的机械拉力和压扁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此缆线结构简单合理,重量轻,成本低廉,缆线外径小,光纤密度要高,且找纤、分纤容易,维护方便的一种多用途布线线缆。
[0006]本技术的一种多用途布线线缆,包括加强件、光纤、子单元、馈电线、撕裂绳、双护隐形紧套光纤、阻水纱、增强带和外护套,若干组所述子单元安装在馈电线外周,所述子单元的端面呈带有扇形凹槽对称分布在圆周上的圆形,所述加强件和光纤均安装在子单元内部,若干组所述子单元外部设置有阻水带,所述增强带安装在阻水带的外部,所述外护套安装在增强带的外部,若干组所述双护隐形紧套光纤安装在若干组子单元之间的空隙处,所述撕裂绳安装在增强带和外护套之间的空隙处,所述阻水纱安装在若干组子单元与馈电线之间的空隙处。
[0007]本技术的一种多用途布线线缆,所述子单元内的光纤置于圆形端面中心。
[0008]本技术的一种多用途布线线缆,所述光纤外侧分布有两个加强件,两组加强件对称安装在子单元上。
[0009]本技术的一种多用途布线线缆,所述两组加强件的连线与圆形上两个扇形凹槽的中心连线相垂直。
[0010]本技术的一种多用途布线线缆,所述子单元上的扇形凹槽的锥角为34
°
~38
°
,锥角顶端距离光纤为0.7mm。
[0011]本技术的一种多用途布线线缆,所述增强带采用芳纶纤维材质。
[0012]本技术的一种多用途布线线缆,若干组所述子单元围绕馈电线的中心通过若干组加强件绞合。
[0013]本技术的一种多用途布线线缆,所述加强件采用非金属材质。
[0014]本技术的一种多用途布线线缆,所述外护套的材质采用聚全氟乙丙烯。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为干式结构,柔韧性强,紧凑合理,重量轻,缆线外径小,光纤密度高,通过设置阻水纱和阻水带增加线缆的阻水和阻燃性,性价比高,可用于室内多用途布线,也可用于室外配线光缆,每个子单元可作为独立单元引入用户不同的室内,子单元的扇形凹槽设计利于施工布线,且找纤、分纤容易,使用、维护方便,由于光纤缆线内纵向设有非金属纤维增强带,增大了光缆的抗拉、抗压强度,机械性能提高,用于管道敷设时还可有效防止鼠蚁啮伤缆芯,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标记:1、加强件;2、光纤;3、扇形凹槽;4、子单元; 5、馈电线;6、撕裂绳;7、双护隐形紧套光纤;8、阻水纱;9、阻水带;10、增强带;11、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0]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多用途布线线缆,包括加强件1、光纤2、子单元4、馈电线5、撕裂绳6、双护隐形紧套光纤7、阻水纱8、增强带10和外护套11,若干组子单元4安装在馈电线5外周,子单元4的端面呈带有扇形凹槽3对称分布在圆周上的圆形,加强件1 和光纤2均安装在子单元4内部,若干组子单元4外部设置有阻水带9,增强带10安装在阻水带9的外部,外护套11安装在增强带10的外部,若干组双护隐形紧套光纤7安装在若干组子单元4之间的空隙处,撕裂绳6安装在增强带10和外护套11之间的空隙处,阻水纱8安装在若干组子单元4与馈电线5之间的空隙处;本技术结构为干式结构,柔韧性强,紧凑合理,重量轻,缆线外径小,光纤密度高,通过设置阻水纱8和阻水带9增加线缆的阻水和阻燃性,性价比高,可用于室内多用途布线,也可用于室外配线光缆,每个子单元可作为独立单元引入用户不同的室内,子单元的扇形凹槽3设计利于施工布线,且找纤、分纤容易,增加线缆使用和维护的便利性,由于光纤缆线内纵向设有非金属纤维增强带,增大了光缆的抗拉、抗压强度,机械性能提高,用于管道敷设时还可有效防止鼠蚁啮伤缆芯,增加线缆的输电效果,提高实用性。
[0021]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子单元4内的光纤2置于圆形端面中心;通过以上设置,光纤排序简单,为后续找纤和分纤提供便利,增加便利性,提高实用性。
[0022]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光纤2外侧分布有两个加强件1,两组加强件1对称安装在子单元4上;通过以上设置,增加子单元4的抗拉个抗压强度,增加子单元4作为独立单元引入用户不同的室内的使用效果,提高实用性。
[0023]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两组加强件1的连线与圆形上两个扇形凹槽3的中心
连线相垂直;通过以上设置,增加线缆的柔韧性,提高实用性。
[0024]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子单元4上的扇形凹槽3的锥角为 34
°
~38
°
,锥角顶端距离光纤为0.7mm;通过以上设置,线缆的结构紧凑,制造容易,增大了光缆的抗拉、抗压强度,增加线缆的柔韧性,提高实用性。
[0025]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增强带10采用芳纶纤维材质;通过以上设置,芳纶纤维材质属于非金属纤维,增加线缆的绝缘效果,增加线缆的输电效果增大了光缆的抗拉、抗压强度,增加机械性能,提高实用性。
[0026]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若干组所述子单元4围绕馈电线5的中心通过若干组加强件1绞合;通过以上设置,增加线缆结构的紧凑性,线缆的外径小,光纤的密度高,提高实用性。
[0027]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加强件1采用非金属材质;通过以上设置,增加线缆的阻燃效果,增加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布线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强件(1)、光纤(2)、子单元(4)、馈电线(5)、撕裂绳(6)、双护隐形紧套光纤(7)、阻水纱(8)、增强带(10)和外护套(11),若干组所述子单元(4)安装在馈电线(5)外周,所述子单元(4)的端面呈带有扇形凹槽(3)对称分布在圆周上的圆形,所述加强件(1)和光纤(2)均安装在子单元(4)内部,若干组所述子单元(4)外部设置有阻水带(9),所述增强带(10)安装在阻水带(9)的外部,所述外护套(11)安装在增强带(10)的外部,若干组所述双护隐形紧套光纤(7)安装在若干组子单元(4)之间的空隙处,所述撕裂绳(6)安装在增强带(10)和外护套(11)之间的空隙处,所述阻水纱(8)安装在若干组子单元(4)与馈电线(5)之间的空隙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布线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单元(4)内的光纤(2)置于圆形端面中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布线线缆,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双双张桂林张洪雷王江山任建飞赵聪聪
申请(专利权)人:宏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