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927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的按钮开关,它即使有过大的按压操作力加在操作键上时,也不必担心杆或可动接触片产生塑性变形,可以维持高的可靠性。所采用的解决方法是,在壳体1上设有从开口1a的周边边缘突出出来的挡块1c,当用操作键7,将杆5压下一定量,而使开关接通时,该操作键7的最下点与挡块1c接触而限定。(*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操作键按压操作的小型按钮开关。这种按钮开关的结构,通常是以壳体,被称为金属触点的可动接触片和装在该可动接触片上,能够升降的杆作为结构元件,再将一个金属框安装在该壳体内而构成的。该壳体在面向开口的内部底面上,设有固定接点;而该金属触点放置在该壳体内,可与上述固定接点接触或分离;该杆的上升,通过把上述开口的一部分覆盖而受到限制。这种按钮开关是通过利用操作键的底面,在规定的行程内,按下上述杆的操作突起部分,使圆碗形的可动接触片的中心部分产生“咔嗒”声的感觉,并反向运动,与固定接点接触,而接通的。该杆的操作突起部分与操作键的按压操作方向相对配置,从壳体的上述开口,向外突出。另外,在接通状态下,当除去作用在操作键上的按压操作力时,由于反向运动的可动接触片,借助其自身的弹性,恢复至原来的圆碗形状,所以与固定接点分开,回复至断开状态,同时该杆上升至初期位置,压着该可动接触片。杆的初期位置由与上述金属框接触来规定,该金属框可防止该杆从壳体中脱落。然而,在上述先前的按钮开关中,当对操作键施加过大的按压操作力时,从杆的可动接触片接受反作用力的尖端部分变形,变成压坏的形状,使动作行程失常,可动接触片产生塑性变形,不能进行正常的反向运动动作,对可靠性有不好的影响。过去,也曾提出过(例如),将杆的前端形状作成圆筒形,使应力分散的办法。但是,这样,由于明显的“咔嗒”声的感觉不能传到操作者的手指上,因此,操作的感觉显著地变坏。另外,也曾考虑过在杆和可动接触片上使用大的零件,以提高机械强度,这样,由于妨碍了按钮开关的小型化,也不好。本专利技术,在壳体上设置一个限定按压操作的操作键的最下点的挡块,使它突出出来。当在壳体上设置这样的挡块,并使它突出出来时,即使过大的按压操作力加在操作键上,也不必担心杆和可动接触片会产生塑性变形,不会妨碍按钮开关的小型化,可以保持高度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按钮开关具有一个壳体、可动接触片和可以升降的杆。该壳体在面向开口的内部底面上设置了固定接点。该可动接触片放置在该壳体内部,可以与上述固定接点接触或分离。该可以升降的杆安装在该可动接触片上,从上述开口向着上述壳体的外面伸出一个操作突起部分。通过利用操作键,在规定的行程内按压上述杆的上述操作突起部分,使上述可动接触片与上述固定接点接触。在上述壳体上设有从上述开口的周边边缘向着上述操作键突出的挡块。当上述操作键把上述杆按压在一定量时,上述挡块与该操作键接触。这样构成的按钮开关,当操作键与壳体的挡块接触时,由于不能将该杆按压得超过该挡块,因此,可将按压操作的操作键的最下点限定在该挡块上。另外,与壳体作成一体的挡块,由于是相对于壳体内的固定接点和可动接触片,以高位置精度形成的,因此,利用这个挡块,可以在不多也不少地按压该杆的高度位置上,高精度地设定操作键的最下点。另外,在上述壳体上安装着将其开口的一部分覆盖,限制杆的上升的金属框,使上述挡块的外侧部分相对于壳体侧壁的外表面突出,同时, 当固定以该挡块外侧部分作为夹子的金属框的安装孔时,该挡块可兼有操作键的最下点限制在挡块上的功能和作为安装金属框的夹子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按钮开关的平面图;图2为图1所示按钮开关的侧视图;图3为沿图1的A-A线所取的剖面图;图4为沿图1的B-B线所取的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按钮开关的分解透视图。现参照附图来说明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按钮开关的平面图,图2为图1所示的按钮开关的侧视图,图3为沿图1的A-A线所取的剖面图,图4为沿图1的B-B线所取的剖面图。这些图中所示的按钮开关,主要由壳体1,称为金属触点的可动接触片4和可以升降的杆5构成。该壳体1在其面向开口1a的内底面上设有固定接点2,而在其侧面上有端子3引出,成为一体的零件。该金属触点放置在壳体1的内部,可以与固定接点2接触或分离。该可以升降的杆5安装在该可动接触片4上,从开口1a向着壳体1的上方有操作突起部分5a突出出来。该按钮开关与操作键7的按压操作方向相对配置使用。在包围上述开口1a的壳体1的上端部分上,分别各突出设置了一对限制杆5的上升,防止其脱落的止挡部分1b和挡块1c。该挡块1c,在操作键7将杆5按压一定量时,与该操作键7接触。这里,在设计壳体1的阶段,可以在操作键7的底面不多也不少地压着杆5的操作突起部分5a的希望高度位置上,高精度地设定挡块1c的顶面高度。即,由于按压操作的操作键7的最下点由挡块1c的顶面高度限定,当把杆5的顶面压下至其最下点时,可动接触片4与固定接点2可靠接触,并且可将挡块1c的高度尺寸做成不过大也不过小,使得即使将杆5的顶面压下至最低点,也不必担心会在该杆5或可动接触片4上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其次,来说明该按钮开关的动作。在图3,4所示的断开状态下,当利用操作键7的底面,将杆5的操作突起部分5a按压给定的行程时,由于圆碗形的可动接触片4的中心部分产生“咔嗒”声的感觉,并反向运动与固定接点2接触,因此,当“咔嗒”声的感觉传给正用手指按压操作键7的操作者的同时,开关接通。另外,当在接通状态下,当除去作用在操作键7上的按压操作力时,由于反向运动的可动接触片4,依靠其自身的弹性回复至圆碗形状,所以与固定接点2分离,又回复至断开状态,同时,杆5被压在可动接触片4上,上升至图3和图4所示的初期位置。另外,当操作键7与壳体1的挡块1c接触时,该按钮开关不可能将杆5按压至超过挡块,因此,按压操作的操作键7的最下点可由该挡块1c限定。又,由于与壳体1整体做出的挡块1c的顶面高度,可以高的位置精度,相对于壳体1内的固定接点2和可动接触片4给定,因此,如上所述,在不多也不少地按压杆5的高度位置上,可以利用挡块1c,高精度地设定操作键7的最下点。所以,即使过大的按压操作力加在操作键7上时,该过大的力,通过一对挡块1c,由壳体1承受,因此,不必担心该过大的按压操作力会使杆5或可动接触片4产生塑性变形,再者,由图4可看出,由于挡块1c设在壳体1上,并从壳体上突出的本实施例,可使杆5的操作突起部分5a的升降动作,以该挡块1c导向,因此,即使在按压操作键7的一端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杆5的倾斜,使可靠性提高。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按钮开关的分解透视图,与图1-图4对应的部分标以同一符号。图5所示的按钮开关为将覆盖开口1a的一部分,限制杆5的上升的金属框6安装在壳体1上的那种形式的按钮开关,但省略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止挡部分1b,同时,挡块1c的形状也与上述实施例有些不同。即,在本实施例中,将挡块1c的外侧部分做成相对于壳体1的侧壁外表面,呈帽沿形状突出的夹子部分10c,将金属框6的安装孔6a与这个夹子部分10c接合。这样,即使该金属框6的弯折部分尺寸L设定得比通常结构短很多,该金属框6也可以可靠地安装在壳体1上。另外,当将弯折部分尺寸L作短,使金属框6的下端和壳体1的底面的间隔增大时,由于安装着该按钮开关的回路基板与金属框6的间隔增大,因此可以更可靠地防止绝缘不良和电通量升高。根据上述实施形态,本专利技术会产生如下所述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按钮开关具有壳体、可动接触片和可以升降的杆。该壳体在面向开口的底面上设置了固定接点。该可动接触片放置在该壳体内部,可以与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钮开关,它具有一个壳体,可动接触片和可以升降的杆;该壳体在其面向开口的内底面上,设有固定接点;该可动接触片放置在该壳体内部,可以与上述固定接点接触或分离;该可以升降的杆安装在该可动接触片上,从上述开口向着上述壳体外侧,有一个操作突起部分突出出来;通过用操作键,在所定的行程内,按压上述杆的上述操作突起部分,可使上述可动接触片与上述固定接点接触,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上,设有从上述开口的周边边缘向着上述操作键突出的挡块,当上述操作键将上述杆压入一定量时,上述挡块与该操作 键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7-4-14 095822/971.一种按钮开关,它具有一个壳体,可动接触片和可以升降的杆;该壳体在其面向开口的内底面上,设有固定接点;该可动接触片放置在该壳体内部,可以与上述固定接点接触或分离;该可以升降的杆安装在该可动接触片上,从上述开口向着上述壳体外侧,有一个操作突起部分突出出来;通过用操作键,在所定的行程内,按压上述杆的上述操作突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一成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