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多路继电器单通道串行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989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多路继电器单通道串行测试系统,包括MCU、继电器K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多路继电器单通道串行测试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继电器单通道串行测试
,具体为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多路继电器单通道串行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池管理系统(BMS)是电动汽车不可或缺的零部件之一,电池单体电压采集可靠,是进行SOC估算的重要指标,在生产测试规程中采用模拟电芯作为电池单体,为电池管理系统(BMS)提供采样源进行精度标定,不但要提供几十路采样源,更要提高其精度及稳定性,将会增加电池管理系统(BMS)的生产成本。
[0003]采用动力电芯单元作为电池管理系统的单体电压采样的精度标定采样源,即实现了车用环境的模拟测试,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每路电芯的真实值是动态变化的,就可采用本方案多路继电器单通道串行测试,获取每路电芯的真实值。本方案实现了对70路串联动力电芯的精度的精确测试,为电池管理系统(BMS)单体电压采样的标定提供精确的数据。
[0004]这种方案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是普遍被接受的多路信号串行单通道测试方案。但是串接的路数越多,用到的I/O控制就越多,信号经过万用表读取,存储上位机,测试完成的周期就较长,基于上述存在的缺陷,提出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多路继电器单通道串行测试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多路继电器单通道串行测试系统,实现对70路串联电池的精度的精确测试,为电池管理系统单体电压采样的标定提供精准的数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多路继电器单通道串行测试系统,包括MCU、继电器K1

继电器K70、电池BAT01

电池BAT70和万用表Mul,所述继电器K1

继电器K70的控制管脚均接到MCU的各个I/O控制端口上,继电器 K1的输出管脚(分A、B脚)接到继电器K2的常闭管脚(分A、B 脚),继电器K2的输出管脚(分A、B脚)接到继电器K3的常闭管脚(分A、B脚),依次串联,继电器K69的输出管脚(分A、B脚) 接到继电器K70的常闭管脚(分A、B脚),继电器K70的输出管脚接到所述万用表Mull的正、负表笔,电池BAT01

电池BAT70依次串联,电池BAT01的正、负极引线接到继电器K1的常开管脚(分A、 B脚),电池BAT02的正、负极引线接到继电器K2的常开管脚(分 A、B脚),依次类推,BAT70的正负极引线接到继电器K70的常开管脚(分A、B脚),以上A脚接正极、正表笔,B脚接负极、负表笔。
[0007]所述继电器K1

继电器K70的型号相同,其中各个继电器均包含 8个管脚,2个管脚实现闭合继电器,6个管脚组合实现单体电压信号的串行测试。
[0008]多路所述继电器只有一路闭合时,万用表Mul采集当前闭合电池数据,有多路继电
个管脚组合实现单体电压信号的串行测试。
[0020]串行测试流程如下:
[0021]继电器的控制管脚由MCU控制,继电器K1

继电器K70有常闭管脚(NC_A、NC_B)、常开管脚(NO_A、NO_B)、输出管脚(COM_A、COM_B);继电器K1的常闭管脚(NC1_A、NC1_B)悬空,继电器K1的常开管脚(NO1_A、NO1_B)接第1串单体的正、负极采样线,K1的输出管脚 (COM1_A、COM1_B)接入继电器K2的常闭管脚(NC2_A、NC2_B);继电器K2的常闭管脚连接如上,继电器K2的常开管脚(NO2_A、NO2_B) 接第2串单体的正、负极采样线,继电器K2的输出管脚(COM2_A、 COM2_B)接入继电器K3的常闭管脚(NC3_A、NC3_B);依次类推到继电器K70,继电器K69的输出管脚(COM69_A、COM69_B)接入继电器 K70的常闭管脚(NC70_A、NC70_B),继电器K70的常开管脚(NO70_A、 NO70_B)接第70串单体的正、负极采样线,继电器K70的输出管脚 (COM70_A、COM70_B)接入万用表的正、负采样端;控制任意继电器闭合、断开可实现对70路串联电池电压的实时采集及释放;当同时闭合多路继电器时,万用表Mul采集到的数据是当前闭合最大路数继电器对应的电池数据,所以闭合继电器采集到数据之后要及时断开。
[0022]综上所述:本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多路继电器单通道串行测试系统,实现70路单体电压的串行测试,上一级继电器的输出管脚接入下一级继电器的常闭管脚,测试准确,实现对70路串联电池的精度的精确测试,为电池管理系统单体电压采样的标定提供精准的数据。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多路继电器单通道串行测试系统,包括MCU、继电器K1

继电器K70、电池BAT01

电池BAT70和万用表Mul,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K1

继电器K70的控制管脚均接到MCU的各个I/O控制端口上,继电器K1的输出管脚接到继电器K2的常闭管脚,继电器K2的输出管脚接到继电器K3的常闭管脚,依次串联,继电器K69的输出管脚接到继电器K70的常闭管脚,继电器K70的输出管脚接到所述万用表Mull的正、负表笔,电池BAT01

电池BAT70依次串联,电池BAT01的正、负极引线接到继电器K1的常开管脚,电池BAT02的正、负极引线接到继电器K2的常开管脚,依次类推,BAT70的正负极引线接到继电器K70的常开管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鹏辉贾洪彬何修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华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