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装置的蓄能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984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蓄能机构设有:固定于蓄能轴2并将蓄能电动机3的回转传递到主轴1的传动齿轮20,在嵌插于蓄能轴2的驱动齿轮21的相对部各设由蓄能电动机3的回转带动驱动齿轮21回转时接合的接合齿20c,21c。并且,在用以支承蓄能轴2的支承框架4的支承部装设单向离合器,以约束与由蓄能电动机3的传动带动的蓄能轴2的回转方向相反的回转。(*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用以使断路器与开关等电气开关装置作闭合动作的闭合弹簧进行蓄能的机构。为了使断路器等开关装置作闭合动作,更具体地说,为了使可动触头对构成主接点的固定触头尽可能快速地作接近动作,有的系利用弹簧的蓄能力。此种开关装置系在进行闭合动作之前,将闭合弹簧压缩或拉长而予以蓄能并将该弹簧约束于该状态,在进行闭合动作时,将该弹簧的约束解除而以释放的闭合弹簧的蓄能力使连接于主接点的接点闭合杆动作,而使可动触头快速移动。关于上述用以对上述闭合弹簧进行蓄能的蓄能机构连同蓄能的解除机构已提出各种构造的方案。图8表示由本申请人所申请的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9-106741号所揭示的蓄能机构主要部分的侧剖面图。该蓄能机构具有由共用的支承框架4并排支承成互相大致平行的主轴1,蓄能轴2以及蓄能电动机3。主轴1向支承框架4一侧的突出端上装设有大齿轮10,而主轴1的中间部则嵌设闭合凸轮11;该主轴1与闭合凸轮11随着主轴1的回转而回转。在大齿轮10之外侧面从主轴1的轴心偏移适当距离的位置突设曲柄销12。推压杆13的一端连接于该曲柄销12,而该推压杆13的另一端则插通于弹簧板40。该弹簧板40为例如突设于上述支承框架4的外侧成为一体的固定板,而在该弹簧板40与固定在推压杆13中间部的推压板14之间装有闭合弹簧5。如图所示,当由于大齿轮13的回转而成为曲柄销12的突设位置与弹簧板40接触的状态时,该弹簧5即在该弹簧板40与推压板14之间被压缩而蓄能。该蓄能状态通过未图示的约束机构约束大齿轮10的回转位置而维持,当解除该约束时,闭合弹簧5的弹簧力即经由推压板14,推压杆13以及曲柄销12而作用于大齿轮10,使主轴1与该大齿轮10共同以高速度回转。支承框架4的内侧设接点闭合杆6,该接点闭合杆6以突设于其一侧面的支轴60插入支承框架4而枢支成为可自由摇动的状态。该接点闭合杆6的另一面支承有与上述闭合凸轮11外周的凸轮面回转接触的滚轮61,该接点闭合杆6即由于跟踪凸轮面的滚轮61的动作相应于闭合凸轮11的回转而以上述支轴60为中心摇动,并且与未图示的主接点连接并以该摇动动作进行开闭装置的闭合动作。上述蓄能轴2具有在向支承框架4一侧的突出端固定成一体的传动齿轮20,以及在该传动齿轮20与支承框架4的外侧面之间松动嵌设的驱动齿轮21。该传动齿轮20与固定于主轴1的轴端的大齿轮10啮合,而驱动齿轮21则与嵌设固定于上述蓄能电动机3的输出端的输出齿轮30啮合。蓄能电动机3为将电动机本体3a的回转通过连设于其输出侧的减速装置3b予以减速而传出的齿轮电动机组合。上述输出齿轮30即嵌设固定于减速装置3b的输出轴31,而在该输出轴31与减速装置3b的外壳之间设有只允许单方向回转的单向离合器7a。与输出齿轮30啮合的驱动齿轮21系经由嵌设保持于贯穿该驱动齿轮21轴心部的孔内的单向离合器7b及爪离合器8而套设于蓄能轴2上成为可相对回转及向轴长度方向滑动自如的状态,并且以装设于支承框架4的外侧面与该驱动齿轮21之间的推压弹簧22向上述传动齿轮20的方向弹压该驱动齿轮21。设在该驱动齿轮21中的单向离合器7b允许与设在减速装置3b的单向离合器7a相同方向回转,将由输出齿轮30所传动的驱动齿轮21的回转传递到内侧的爪离合器8,而另一方面对于由爪离合器8侧的反方向回转产生滑动。该驱动齿轮21通常系由压接于其一侧面的推压弹簧22的弹簧力向传动齿轮20加以推压,而由于爪离合器8的接合作用成为与上述传动齿轮20一体回转的状态。该接合状态为当主轴1以及大齿轮10在图示的回转位置,而上述闭合弹簧5成为蓄能状态时,即由与上述曲柄销12向半径方向大致相对而突设于大齿轮10的另一侧面的推压突起15将驱动齿轮21推压,使该驱动齿轮21反抗推压弹簧22的弹簧力而由传动齿轮20分离,由此使上述爪离合器8的接合状态解除。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蓄能机构,当从图示状态解除大齿轮10的约束时,由于闭合弹簧5的蓄能力的释放,使大齿轮10向预定方向高速回转,而该回转即经由闭合凸轮11传递到接点闭合杆6,该接点闭合杆6即高速摇动而使未图示的主接点闭合。在上述闭合动作时,上述大齿轮10的回转即传递到与该大齿轮10啮合的传动齿轮20而使蓄能轴2回转,但此时的回转方向为使内含于驱动齿轮21的单向离合器7b中产生滑动的方向,于是驱动齿轮21不回转,上述回转力也不会传递到蓄能电动机3的输出轴31。此时,由于闭合弹簧5所释放的弹力而回转的大齿轮10将由于其本身惯性继续回转而超过预定的回转位置(上死点),则又使闭合弹簧5蓄能,于是上述大齿轮10与主轴1在越过上述上死点后即有要反转之势。然而此时的反转力即经由传动齿轮20而传递到内含于驱动齿轮21的单向离合器7b,该单向离合器7b即接合而将反转力传递到驱动齿轮21,再由输出齿轮30传递到闭合电动机2的输出轴31,使装设于该输出轴31的单向离合器7a接合,结果上述反转被阻止,大齿轮10被约束于越过上述上死点的回转位置。在获得如上所述的闭合状态之后,使蓄能电动机3回转时,该回转即经过嵌设于输出轴31中的输出齿轮30而传递到驱动齿轮21,再经由爪离合器8传递到传动齿轮20,而使啮合于该传动齿轮20的大齿轮10回转。该大齿轮10的回转将连接于曲柄销12的推压杆13压下,而压缩推压板14与弹簧板40之间的闭合弹簧5形成如图示的蓄能状态,而成为可进行下次闭合动作的状态。由于蓄能电动机3的回转而回转的大齿轮10的动作即在预定的回转位置使上述推压突起15推压驱动齿轮21,将爪离合器8的接合解除而大齿轮10停止回转,该回转位置即由上述约束机构约束大齿轮10而加以保持。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蓄能机构,在驱动齿轮21内组装有单向离合器7b以及爪离合器8,因而存在该驱动齿轮21构造复杂化的问题,并且,为了阻止大齿轮10与主轴1从上述的上死点反转而使用了装设于蓄能电动机3的单向离合器7a,存在使包含蓄能电动机3的构造在内的整体构造复杂化的问题。而且,为了阻止大齿轮10反转,必须在到达上述的上死点之后改变回转方向之前的极短时间内使上述爪离合器8接合,因而必须提高会影响大齿轮10的回转速度的变动,爪离合器8与蓄能轴2间的润滑状态,以及爪离合器8的接合动作的各部分构件的加工精度。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提供一种减少零件数量,构造简单,在闭合动作时能可靠地阻止大齿轮及主轴的反转,且可靠性高的开关装置的蓄能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开关装置的蓄能机构,系在嵌插于蓄能轴的驱动齿轮与用以传动回转力至主轴的传动齿轮的相对部各构成由蓄能电动机带动驱动齿轮回转时接合的接合机构,并在蓄能轴的支承部中组装用以约束与前述回转反方向的回转的单向离合器。在本专利技术中,当大齿轮向主接点闭合方向回转并越过上死点而有反转之势时,装设于蓄能轴与支承框架之间的单向离合器即接合而约束蓄能轴本身的回转,由此阻止前述反转。另一方向,当驱动齿轮被蓄能电动机带动而回转时,在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的相对部所构成的接合机构即接合,使传动齿轮与蓄能轴向前述单向离合器所允许的方向回转,而经由大齿轮所具有的曲柄部压缩闭合弹簧予以蓄能。而且,在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另一方的相对面突设具有大致垂直竖起的接合面以及与该接合面连续的斜面的三角形接合齿,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装置的蓄能机构,具有连接于开关装置的接点闭合杆的闭合凸轮,以及连接于闭合弹簧的曲柄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由来自蓄能电动机的传动而回转,并由前述曲柄部的作用对所述闭合弹簧进行蓄能,由该闭合弹簧的蓄能释放而与蓄能时同方向回转,并通过所述闭合凸轮的作用使所述接点闭合杆动作而使所述开关装置进行闭合动作的主轴; 与该主轴共用的支承框架上并排支承的蓄能轴; 以松动配合配合装于所述蓄能轴而能空转并在轴长度方向自由滑动、而以由蓄能电动机的传动而回转的驱动齿轮; 与所述驱动齿轮接近相对而固定于所述蓄能轴上并将该蓄能轴的回转传递到所述主轴的传动齿轮; 与所述驱动齿轮以及所述传动齿轮的相对部分别构成并以所述蓄能电动机带动的驱动齿轮回转时接合的接合机构;以及 装设于所述支承框架的所述蓄能轴的支承位置,对与所述蓄能方向反方向产生的所述蓄能轴的回转予以约束的单向离合器。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7-7-15 190181/971.一种开关装置的蓄能机构,具有连接于开关装置的接点闭合杆的闭合凸轮,以及连接于闭合弹簧的曲柄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由来自蓄能电动机的传动而回转,并由前述曲柄部的作用对所述闭合弹簧进行蓄能,由该闭合弹簧的蓄能释放而与蓄能时同方向回转,并通过所述闭合凸轮的作用使所述接点闭合杆动作而使所述开关装置进行闭合动作的主轴;与该主轴共用的支承框架上并排支承的蓄能轴;以松动配合配合装于所述蓄能轴而能空转并在轴长度方向自由滑动、而以由蓄能电动机的传动而回转的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接近相对而固定于所述蓄能轴上并将该蓄能轴的回转传递到所述主轴的传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以及所述传动齿轮的相对部分别构成并以所述蓄能电动机带动的驱动齿轮回转时接合的接合机构;以及装设于所述支承框架的所述蓄能轴的支承位置,对与所述蓄能方向反方向产生的所述蓄能轴的回转予以约束的单向离合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的蓄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机构具有分别于所述驱动齿轮及传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十鸟洋小林稔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