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组装墙板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78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组装墙板安装结构,涉及建筑装饰领域,包括一组组装墙板、一组龙骨、一组型材、一组固定件及原墙,型材的一端固定于组装墙板的第二凹槽,固定件的第四连接部件的一端固定于型材的第三凹槽,固定件固定于龙骨,龙骨固定于原墙,第一连接部件与第四凹槽的配合处形成用于吸收安装误差的第一空间,型材的限位构件与第四凹槽的配合处形成用于吸收安装误差的第二空间,第三凹槽与第四连接部件的配合处形成用于吸收安装误差的第三空间,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及第三空间内均填充胶,提高的了组装墙板的安装质量和工人的安装效率。安装效率。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组装墙板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组装墙板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墙板安装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板边开槽加工字件的安装方式;第二,子母件的插接结构安装方式;第三,干挂安装的安装方式,这三种安装方式都存在墙板厚度误差及墙面基层的平整度误差的问题,如果这两种误差不能消除而叠加,就会导致墙板安装质量差,甚至不合格,造成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组装墙板安装结构,本技术的安装结构能够吸收墙板厚度误差及墙面基层的平整度的误差,提高了组装墙板的安装质量,具有节约资源,绿色环保的特点。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组装墙板安装结构,该结构包括一组组装墙板、一组龙骨、一组型材、一组固定件及原墙,所述组装墙板包括外面板和用于固定外面板的内面板,所述内面板两端朝内分别开设有用于连接固定件的第一凹槽,所述内面板朝向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连接型材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部件,所述型材的一端开设有用于连接固定件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一侧壁设有限位构件,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三个连接部件,所述三个连接部件包括第二连接部件、第三连接部件及第四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与第四连接部件之间形成第四凹槽,所述第三连接部件与第四连接部件之间形成第五凹槽,所述型材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凹槽,所述第四连接部件的一端固定于第三凹槽,所述固定件固定于龙骨,所述龙骨固定于原墙,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与第四凹槽的配合处形成用于吸收安装误差的第一空间,所述型材的限位构件与第四凹槽的配合处形成用于吸收安装误差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三凹槽与第四连接部件的配合处形成用于吸收安装误差的第三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及第三空间内均填充胶。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一凹槽的大小相匹配,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一凹槽通过胶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与限位构件大小相匹配,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与限位构件相抵,避免组装时安装过位,提高安装质量。
[0006]进一步地,所述型材与第二凹槽通过胶粘接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件与第三凹槽通过胶粘接固定连接,所述龙骨通过钉子固定于原墙。
[0007]进一步地,所述内面板设有一组第一空腔,便于组装墙板挤出成型以及节省材料,相邻第一空腔之间形成第一加强肋,有助于提高组装墙板的强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型材的设有一组第二空腔,有助于节省材料,相邻第二空腔之间形成第二加强肋,提高型材的强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的第二连接部件和第三连接部件均设有用于打钉定位的定
位槽,保证安装面的平整度,所述固定件通过钉子穿过定位槽固定于龙骨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组装墙板通过挤出工艺一体成型。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及第三空间吸收安装误差,提高的了组装墙板的安装质量和工人的安装效率;
[0013]2)本技术中组装墙板通过挤出工艺一体成型,适应流水线生产,符合现有的装配式装修的工业化目标,有效降规避了人工生产过程中的精度误差问题;
[0014]3)与工字件安装方式相比较,本技术能够吸收板块厚度误差以及墙面基层的平整度误差;与子母件安装方式相比较,本技术具有轻量化,节省材料的特点,并且加工过程中板块四边无突出,便于工人搬运及安装,避免了因撞击等原因导致子件损坏的情况;与干挂安装方式相比较,本技术能够减少现场的加工工序,并且干挂技术的基层骨架造价较高,不符合装配式装修的绿色环保节能的含义。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处的细节放大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组装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组装墙板;2

龙骨;3

型材;4

固定件;5

原墙;6

外面板;7

内面板;8

第一凹槽;9

第二凹槽;10

第一连接部件;11

第三凹槽;12

限位构件;
[0021]13

连接板;14

第二连接部件;15

第三连接部件;16

第四连接部件;17

第四凹槽;18

第五凹槽;19

第一空间;20

第二空间;21

第三空间;22

第一空腔;23

第一加强肋;24

第二空腔;25

第二加强肋;26

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不限于所述范围。
[0023]如图1

5所示,一种装配式组装墙板安装结构,包括一组组装墙板、一组龙骨、一组型材、一组固定件及原墙5,组装墙板1包括外面板6和用于固定外面板6的内面板7,内面板7两端朝内分别开设有用于连接固定件4的第一凹槽8,内面板7朝向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连接型材3的第二凹槽9,第一凹槽8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部件10,有利于加强组装墙板1的边角强度,本技术中组装墙板1是通过挤出工艺一体成型,其中内面板7设有一组第一空腔,本技术中第一空腔22的设置有利于挤出成型及节省材料,相邻第一空腔22之间形成第一加强肋23,本技术设置的第一加强肋23,一方面,保证了组装墙板1的厚度;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组装墙板1的强度。
[0024]本技术的一种装配式组装墙板安装结构,龙骨2为C型龙骨,龙骨2通过打钉的方式固定于原墙5。
[0025]本技术的一种装配式组装墙板安装结构,型材3的一端开设有用于连接固定
件4的第三凹槽11,第三凹槽11的一侧壁设有限位构件12,本技术设置的限位构件12避免组装时安装过位,控制安装质量,型材3上设有一组第二空腔,第二空腔24的设置有利于型材3挤出成型及节省材料,相邻第二空腔24之间形成第二加强肋25,保证了型材3的厚度及提高了其强度。
[0026]本技术的一种装配式组装墙板安装结构,固定件4包括连接板13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13的三个连接部件,三个连接部件包括第二连接部件14、第三连接部件15及第四连接部件16,第二连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组装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组装墙板、一组龙骨、一组型材、一组固定件及原墙(5),所述组装墙板(1)包括外面板(6)和用于固定外面板(6)的内面板(7),所述内面板(7)两端朝内分别开设有用于连接固定件(4)的第一凹槽(8),所述内面板(7)朝向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连接型材(3)的第二凹槽(9),所述第一凹槽(8)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部件(10),所述型材(3)的一端开设有用于连接固定件(4)的第三凹槽(11),所述第三凹槽(11)的一侧壁设有限位构件(12),所述固定件(4)包括连接板(13)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13)的三个连接部件,所述三个连接部件包括第二连接部件(14)、第三连接部件(15)及第四连接部件(16),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4)与第四连接部件(16)之间形成第四凹槽(17),所述第三连接部件(15)与第四连接部件(16)之间形成第五凹槽(18),所述型材(3)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凹槽(9),所述第四连接部件(16)的一端固定于第三凹槽(11),所述固定件(4)固定于龙骨(2),所述龙骨(2)固定于原墙(5),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0)与第四凹槽(17)的配合处形成用于吸收安装误差的第一空间(19),所述型材(3)的限位构件(12)与第四凹槽(17)的配合处形成用于吸收安装误差的第二空间(20),所述第三凹槽(11)与第四连接部件(16)的配合处形成用于吸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周东珊姜凯庭余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