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翻身床,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床体,所述的床体包括左床和右床,所述的左床和右床水平设置且内端抵靠,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两个可分别驱动左床和右床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的左床和右床上还分别设有一个平移转移机构。通过左床和右床上的平移转移机构可以使病人能够左右位置移动,需要对病人翻身时,可通过平移转移机构将病人转移至左床和右床之间,通过底座上的两个升降机构能驱动一侧的床体上升或驱动另一侧的床体下降,使病人身体左右部分出现倾斜,从而使病人能够较容易的翻身至较低一侧的床体上。翻身至较低一侧的床体上。翻身至较低一侧的床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身床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翻身床。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上,患者有时会需要在病床进行翻身,但年龄较大或术后无法移动的患者无法自主进行翻身,而辅助患者翻身需要至少两名医护人员辅助其翻身,当医护人员紧张时,会极大的占用医护资源。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床[申请号:202010661591.2],包括床体,沿左右方向设有滑动架;驱动组件,包括同步带以及连接所述同步带的驱动装置,所述同步带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床面板组件,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同步带,所述床面板组件底部设有导轨,所述导轨活动安装在所述滑动架上且适于沿所述滑动架左右运动。本专利技术的医用床通过采用连接件将床面板组件与同步带连接,利用滑动架与导轨的配合,仅需控制驱动装置即可通过同步带驱使床面板组件沿滑动架移动,具有操作方便、定位精准等优点,能有效解决医用床在射线成像时移动困难的问题,但也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翻身床。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一种翻身床,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床体,所述的床体包括左床和右床,所述的左床和右床水平设置且内端抵靠,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两个可分别驱动左床和右床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的左床和右床上还分别设有一个平移转移机构。
[0007]在上述的翻身床中,所述的平移转移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上套设有可沿周向转动的传送带。
[0008]在上述的翻身床中,所述的支撑板两侧设有截面呈弧形的转棍槽,所述的转棍槽内设有可转动的转辊,所述的转辊通过转轴与转棍槽转动连接,所述的传送带绕设在两个转辊上。
[0009]在上述的翻身床中,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升降驱动器,所述的升降驱动器具有可沿竖直方向升降的输出轴,升降驱动器的输出轴端部与左床或右床固连。
[0010]在上述的翻身床中,所述的左床和右床上还分别设有向内凹陷的支撑板槽,所述的支撑板嵌入至支撑板槽内且支撑板的顶部与支撑板槽顶部齐平。
[0011]在上述的翻身床中,所述的支撑板槽内还设有可驱动支撑板向内侧翻转的辅助翻身机构。
[0012]在上述的翻身床中,所述的辅助翻身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板两端的翻转轴,所述的支撑板一侧的翻转轴与支撑板槽侧壁转动连接,且支撑板另一侧的翻转轴与翻转驱动组件相连。
[0013]在上述的翻身床中,所述的翻转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腔,所述的翻转轴插入至驱动腔内并固连有一号齿轮,所述的驱动腔内还设有与一号齿轮啮合的二号齿轮,所述的二号齿轮通过转轴与周向驱动器相连。
[0014]在上述的翻身床中,所述的支撑板槽远离翻转轴一侧还设有两根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竖直设置且固定在支撑板槽底部,所述的支撑杆顶部与支撑板活动连接。
[0015]在上述的翻身床中,所述的左床和右床内的两个支撑板槽相邻侧开口设置且相互连通。
[00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1、通过左床和右床上的平移转移机构可以使病人能够左右位置移动,需要对病人翻身时,可通过平移转移机构将病人转移至左床和右床之间,通过底座上的两个升降机构能驱动一侧的床体上升或驱动另一侧的床体下降,使病人身体左右部分出现倾斜,从而使病人能够较容易的翻身至较低一侧的床体上。
[0018]2、支撑板能对患者进行支撑,而套设在支撑板上的传送带能用于对患者进行左右平移。
[0019]3、通过升降机构对床体两侧的高度进行调整并将患者的身躯左右调整至倾斜后,通过翻转驱动组件能够驱动较高一侧床体内的支撑板转动能够彻底将患者翻转至较低一侧的床体上,从而能够进一步方便患者的身体翻转。
[0020]4、周向驱动器能通过转轴驱动二号齿轮,二号齿轮转动能带动翻转轴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支撑板转动,支撑板转动能辅助患者进行翻身。
[0021]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
‑
图3所示,一种翻身床,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床体2,所述的床体2包括左床3和右床4,所述的左床3和右床4水平设置且内端抵靠,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两个可分别驱动左床3和右床4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机构5,所述的左床3和右床4上还分别设有一个平移转移机构6。
[0026]本实施例中,通过左床3和右床4上的平移转移机构6可以使病人能够左右位置移动,需要对病人翻身时,可通过平移转移机构6将病人转移至左床和右床之间,通过底座1上的两个升降机构能驱动一侧的床体上升或驱动另一侧的床体下降,使病人身体左右部分出现倾斜,从而使病人能够较容易的翻身至较低一侧的床体上。
[0027]如图1
‑
图3所示,平移转移机构6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7,所述的支撑板7上套设有可沿周向转动的传送带8。支撑板7能对患者进行支撑,而套设在支撑板7上的传送带能用于对患者进行左右平移。
[0028]具体地说,结合图1
‑
图3所示,支撑板7两侧设有截面呈弧形的转棍槽9,所述的转棍槽9内设有可转动的转辊10,所述的转辊10通过转轴与转棍槽9转动连接,所述的传送带8绕设在两个转辊10上。其中一根与转辊固连的转轴一端外接有电机,电机能通过该转轴带动该转辊转动从而配合另一转辊能带动传送带转动。
[0029]如图1
‑
图3所示,升降机构5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升降驱动器11,所述的升降驱动器11具有可沿竖直方向升降的输出轴,升降驱动器11的输出轴端部与左床3或右床4固连。两个升降机构分别与左床3和右床4相对应,升降驱动器能驱动左床或右床沿竖直方向升降。
[003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升降驱动器可为油缸或气缸。
[0031]优选地,结合图1
‑
图3所示,左床3和右床4上还分别设有向内凹陷的支撑板槽12,所述的支撑板7嵌入至支撑板槽12内且支撑板7的顶部与支撑板槽12顶部齐平能提高床体使用时的舒适度且能防止造成磕碰。
[0032]优选地,结合图1
‑
图3所示,支撑板槽12内还设有可驱动支撑板7向内侧翻转的辅助翻身机构13。辅助翻身机构13能辅助患者进行翻身。
[0033]如图1
‑
图3所示,辅助翻身机构13包括设置在支撑板7两端的翻转轴14,所述的支撑板7一侧的翻转轴14与支撑板槽12侧壁转动连接,且支撑板7另一侧的翻转轴14与翻转驱动组件15相连。通过升降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身床,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床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2)包括左床(3)和右床(4),所述的左床(3)和右床(4)水平设置且内端抵靠,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两个可分别驱动左床(3)和右床(4)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机构(5),所述的左床(3)和右床(4)上还分别设有一个平移转移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移转移机构(6)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7),所述的支撑板(7)上套设有可沿周向转动的传送带(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7)两侧设有截面呈弧形的转棍槽(9),所述的转棍槽(9)内设有可转动的转辊(10),所述的转辊(10)通过转轴与转棍槽(9)转动连接,所述的传送带(8)绕设在两个转辊(10)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5)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升降驱动器(11),所述的升降驱动器(11)具有可沿竖直方向升降的输出轴,升降驱动器(11)的输出轴端部与左床(3)或右床(4)固连。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床(3)和右床(4)上还分别设有向内凹陷的支撑板槽(12),所述的支撑板(7)嵌入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艳文,金镇华,朱春兰,邬海燕,朱旭,于秀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