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工况下不易卡涩的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486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59
一种高温工况下不易卡涩的止回阀,包括阀体、阀瓣、阀杆和阀杆套筒;阀体中设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中设有向前倾斜的蒸汽流通口;阀瓣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中并位于所述蒸汽流通口的后侧,阀瓣在气流通道中做前后摆动以此关闭或打开蒸汽流通口;在关闭状态下,阀瓣贴合并密封蒸汽流通口;在打开状态下,阀瓣向后摆动并与蒸汽流通口分离;所述阀杆套筒固设在所述阀体上,其内部贯通有通孔,通孔下端为圆角;所述阀杆上下滑动穿设在所述通孔中,在打开状态下,阀瓣向后摆动,接触并抵靠阀杆的下端,以此推动阀杆向上移动,在关闭状态下,阀杆向下移动辅助阀瓣关闭蒸汽流通口。移动辅助阀瓣关闭蒸汽流通口。移动辅助阀瓣关闭蒸汽流通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工况下不易卡涩的止回阀


[0001]本技术涉及止回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高温工况下使用时不易产生卡涩的止回阀。

技术介绍

[0002]止回阀是指依靠介质本身流动而自动开、闭阀瓣,用来防止介质倒流的阀门,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介质倒流;止回阀的阀瓣在流体压力作用下开启,流体从进口侧流向出口侧,当进口侧压力低于出口侧时,阀瓣在流体压差、本身重力等因素作用下自动关闭以防止流体倒流;电厂的汽轮机抽汽系统中经常会用到止回阀,汽轮机抽汽系统中的气体为高温蒸汽,在高温蒸汽中工作的止回阀,其阀杆经常会由于高温产生局部变形,当蒸汽驱动阀瓣打开时,变形的阀杆会产生卡涩,阻止阀瓣打开,同样,阀杆的卡涩也会影响止回阀的关闭。
[0003]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技术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温工况下不易卡涩的止回阀,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高温工况下不易卡涩的止回阀,包括阀体、阀瓣、阀杆和阀杆套筒;
[0006]所述阀体中设有气流通道,蒸汽在所述气流通道中从前向后流动;所述气流通道中设有倾斜的蒸汽流通口,从上下投影角度观察,蒸汽流通口的上边缘位于下边缘的后方;
[0007]所述阀瓣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中并位于所述蒸汽流通口的后侧,阀瓣上端与气流通道内壁转动连接,构成阀瓣以其上端为转动轴,在气流通道中相对于蒸汽流通口做前后摆动,以此关闭或打开蒸汽流通口;
[0008]在关闭状态下,阀瓣贴合在蒸汽流通口的后侧并密封蒸汽流通口;在打开状态下,阀瓣受蒸汽推动向后摆动并与蒸汽流通口分离;
[0009]所述阀杆套筒固设在所述阀体上并位于阀瓣后方,阀杆套筒内上下贯通有通孔,阀杆套筒下端对应通孔的外缘位置为圆角;
[0010]所述阀杆上下滑动穿设在所述通孔中,在所述打开状态下,阀瓣接触并抵靠阀杆的下端。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阀杆套筒中固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通孔上端并与所述阀杆紧密贴合。
[0012]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设有吊环,支架中设有辅助气缸,辅助气缸作用于所述阀杆的上端。
[0013]进一步的,所述阀瓣上对应所述阀杆的下端设有凸起,在打开状态下,所述凸起接触并抵靠阀杆的下端。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0015]1.上述方案中,所述蒸汽流通口的上边缘位于下边缘的后方,蒸汽流通口在所述气流通道中为一种向前倾斜的状态,当蒸汽停止流动,阀瓣受重力作用向下转动直至盖在蒸汽流通口的后上方,实现对蒸汽流通口的密封;
[0016]当蒸汽在气流通道中从前向后流动时,蒸汽推开阀瓣使其向后摆动并脱离蒸汽流通口,此时蒸汽流通口为打开状态;向后摆动的阀瓣会向上顶起阀杆,推动阀杆上移,阀杆上端带动其他的阀门的部件运动。
[0017]2.上述方案中,当蒸汽流动经过所述阀杆时,阀杆在高温环境中会产生局部变形,若阀杆套筒下端对应通孔外缘的位置为现有技术中的直角,则阀杆于阀杆套筒之间会发生卡涩,本技术中,阀杆套筒下端对应通孔外缘的位置为圆角,以此能够减少高温环境下阀杆在阀杆套筒中滑动产生的卡涩;
[0018]且阀杆的滑动方向于蒸汽的流动方向相互垂直,相比于斜向设置阀杆的止回阀,竖直设置的阀杆更容易关闭,进一步减少了关闭时的卡涩。
[0019]3.上述方案中,所述密封圈设置在阀杆与阀杆套筒之间,以此防止蒸汽泄漏。
[0020]4.上述方案中,所述辅助气缸用于推动阀杆向下移动,阀杆下移推动阀瓣,以此阀瓣能够在受重力影响和阀杆推动的共同作用下关闭蒸汽流通口。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2]在蒸汽进入气流通道前,所述阀瓣关闭所述蒸汽流通口;当蒸汽进入气流通道中时,蒸汽冲击阀瓣,使得阀瓣以其上端为轴在气流通道中摆动,阀瓣下端向后旋转并远离蒸汽流通口的下缘,此时蒸汽流通口打开,该过程中阀瓣下端会接触并向上抵靠阀杆的下端,推动阀杆向上移动;在关闭蒸汽流通口时,阀瓣受重力影响向下转动,同时阀杆向下移动推动辅助阀瓣关闭蒸汽流通口;
[0023]在阀瓣打开和关闭蒸汽流通口的过程中,阀杆需要在阀杆套筒中上下移动,由于蒸汽高温使得阀杆发生变形,因此以往阀杆套筒下端的直角会使阀杆发生卡涩,而本技术中的阀杆套筒下端对应通孔的外缘为圆角,因此能够减少阀杆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卡涩情况的发生。
[0024]本技术的优点如下:
[0025]阀杆上下移动顺畅,不会发生卡涩,能够确保汽轮机抽汽系统顺利开启和关闭。
附图说明
[0026]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止回阀在蒸汽流通口关闭状态下的剖视图;
[0027]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止回阀在蒸汽流通口打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0028]附图3为附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9]以上附图中:1.阀体;2.阀瓣;3.阀杆;4.阀杆套筒;5.气流通道;6.蒸汽流通口;7.圆角;8.密封圈;9.吊环;10.辅助气缸;1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1]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叙述对本案进行清楚说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案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案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案的精神与范围。
[0032]本文的用语只为描述特定实施例,而无意为本案的限制。单数形式如“一”、“这”、“此”、“本”以及“该”,如本文所用,同样也包含复数形式。
[0033]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案,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
[0034]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连接”或“定位”,均可指二或多个组件或装置相互直接作实体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接触,亦可指二或多个组件或装置相互操作或动作。
[0035]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0036]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本案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案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案之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0037]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前”、“后”、“上”、“下”、“左”、“右”等,均为方向性用词,在本案中仅为说明各结构之间位置关系,并非用以限定本案保护反应及实际实施时的具体方向。
[0038]实施例: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高温工况下不易卡涩的止回阀,包括阀体1、阀瓣2、阀杆3和阀杆套筒4;
[0039]所述阀体1中设有气流通道5,蒸汽在所述气流通道5中从前向后流动;所述气流通道5中设有倾斜的蒸汽流通口6,从上下投影角度观察,蒸汽流通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工况下不易卡涩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瓣(2)、阀杆(3)和阀杆套筒(4);所述阀体(1)中设有气流通道(5),蒸汽在所述气流通道(5)中从前向后流动;所述气流通道(5)中设有倾斜的蒸汽流通口(6),从上下投影角度观察,蒸汽流通口(6)的上边缘(601)位于下边缘(602)的后方;所述阀瓣(2)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5)中并位于所述蒸汽流通口(6)的后侧,阀瓣(2)上端与气流通道(5)内壁转动连接,构成阀瓣(2)以其上端为转动轴,在气流通道(5)中相对于蒸汽流通口(6)做前后摆动,以此关闭或打开蒸汽流通口(6);在关闭状态下,阀瓣(2)贴合在蒸汽流通口(6)的后侧并密封蒸汽流通口(6);在打开状态下,阀瓣(2)受蒸汽推动向后摆动并与蒸汽流通口(6)分离;所述阀杆套筒(4)固设在所述阀体(1)上并位于阀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传堂蔡高翔薛旻梁艳东
申请(专利权)人:华润电力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