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15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支架,它包括:主支架,翼板,前端板,前端支撑板,其为横截面大致呈U形的杆状,其包括前支撑段,中支撑段,后支撑段,连接于所述前支撑段和所述中支撑段之间的前过渡段,以及连接于所述中支撑段和所述后支撑段之间的后过渡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前支撑段、中支撑段和后支撑段之间平滑的过渡保证了主支架的整体强度,不仅简化了支架的结构,且提高了前支撑段、中支撑段和后支撑段之间的连接强度,使的生成更为方便,结构更为合理。理。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汽车支撑架结构由多段支撑单元拼接而成,拼接处强度低,而部分支撑单元的过渡处的过渡段形成的弧形角度过小,同样会导致支撑架结构的整体支撑强度降低,因此如何整体提高汽车支架的支撑强度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支撑强度大的汽车支架。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支架,它包括:
[0005]主支架,其为横截面大致呈U形的杆状,其包括前支撑段,中支撑段,后支撑段,连接于所述前支撑段和所述中支撑段之间的前过渡段,以及连接于所述中支撑段和所述后支撑段之间的后过渡段,所述前支撑段位于所述后支撑段的前方,所述主支架的长度方向也为前支撑段,中支撑段,后支撑段,前过渡段和后过渡段的长度方向,所述主支架平行的两侧板的高度方向为前支撑段,中支撑段,后支撑段,前过渡段和后过渡段的高度方向,所述主支架垂直于的两侧板的底板的宽度方向为前支撑段,中支撑段,后支撑段,前过渡段和后过渡段的宽度方向,所述前支撑段的高度大于后支撑段的高度大于中支撑段的高度,所述前支撑段的宽度大于后支撑段的宽度大于中支撑段的宽度;
[0006]翼板,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上且沿宽度方向向主支架的外侧延伸;
[0007]前端板,其包括分别于所述两侧板相平行且固定连接的前端侧板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前端侧板之间的前端横板;
[0008]前端支撑板,其与所述两侧板相平行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前端板下方。
[0009]优化的,所述中支撑段两侧的翼板的宽度大于前支撑段和后支撑段两侧的翼板的宽度。
[0010]优化的,所述翼板上且位于所述中支撑段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附加板。
[0011]优化的,所述翼板上设有多个垫块。
[0012]优化的,位于所述前支撑段的底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
[0013]优化的,位于所述后支撑段的底板上设有垫块,所述垫块位于所述后支撑段的内侧。
[0014]优化的,所述前支撑段,中支撑段,后支撑段,前过渡段和后过渡段一体成型。
[00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利用前支撑段、中支撑段和后支撑段之间平滑的过渡保证了主支架的整体强度,不仅简化了支架的结构,且提高了前支撑段、中支撑段和后支撑段之间的连接强度,使的生成更为方便,结构更为合理。
附图说明
[0016]附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7]附图2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9]如图1/2所示,汽车支架包括:主支架1、翼板2、前端板3、前端支撑板4、附加板5和垫块6。
[0020]主支架1,其为横截面大致呈U形的杆状,其包括前支撑段11,中支撑段13,后支撑段15,连接于所述前支撑段11和所述中支撑段13之间的前过渡段12,以及连接于所述中支撑段13和所述后支撑段15之间的后过渡段14,所述前支撑段11位于所述后支撑段15的前方,所述主支架1的长度方向也为前支撑段11,中支撑段13,后支撑段15,前过渡段12和后过渡段14的长度方向,所述主支架1平行的两侧板的高度方向为前支撑段11,中支撑段13,后支撑段15,前过渡段12和后过渡段14的高度方向,所述主支架1垂直于的两侧板的底板的宽度方向为前支撑段11,中支撑段13,后支撑段15,前过渡段12和后过渡段14的宽度方向,所述前支撑段11的高度大于后支撑段15的高度大于中支撑段13的高度,所述前支撑段11的宽度大于后支撑段15的宽度大于中支撑段13的宽度。
[0021]翼板2,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上且沿宽度方向向主支架1的外侧延伸。
[0022]前端板3,其包括分别于所述两侧板相平行且固定连接的前端侧板31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前端侧板31之间的前端横板32。
[0023]前端支撑板4,其与所述两侧板相平行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前端板3下方。
[0024]附加板5设于所述翼板2上且位于所述中支撑段13两侧的位置分别。垫块6设于所述翼板2上,其中有四个贯穿翼板2和附加板,并固定在附加板一侧上。多个安装孔设于位于所述前支撑段11的底板上。位于所述后支撑段15的底板上设有垫块6,所述垫块6位于所述后支撑段15的内侧。
[0025]所述前支撑段11,中支撑段13,后支撑段15,前过渡段12和后过渡段14一体成型。所述中支撑段13两侧的翼板2的宽度大于前支撑段11和后支撑段15两侧的翼板2的宽度,前过渡段12的长度不小于前支撑段11的长度,后过渡段14的长度不大于中支撑段13的长度。
[0026]附加板5两边缘分别和与其对应的翼板2的两侧边缘相贴合。
[0027]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支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支架,其为横截面大致呈U形的杆状,其包括前支撑段,中支撑段,后支撑段,连接于所述前支撑段和所述中支撑段之间的前过渡段,以及连接于所述中支撑段和所述后支撑段之间的后过渡段,所述前支撑段位于所述后支撑段的前方,所述主支架的长度方向也为前支撑段,中支撑段,后支撑段,前过渡段和后过渡段的长度方向,所述主支架平行的两侧板的高度方向为前支撑段,中支撑段,后支撑段,前过渡段和后过渡段的高度方向,所述主支架垂直于的两侧板的底板的宽度方向为前支撑段,中支撑段,后支撑段,前过渡段和后过渡段的宽度方向,所述前支撑段的高度大于后支撑段的高度大于中支撑段的高度,所述前支撑段的宽度大于后支撑段的宽度大于中支撑段的宽度;翼板,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上且沿宽度方向向主支架的外侧延伸;前端板,其包括分别于所述两侧板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佳飞郑海涛刘强崔新涛翟乃斌张增超
申请(专利权)人:清友苏州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