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持稳定的单人框体线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022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持稳定的单人框体线组,涉及线束组装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框体、固定块、第一空腔、双向丝杆、第一转盘、活动块、安装块、连接杆、底板、第二空腔、滑板、压缩弹簧、挡板、丝杆、顶板、第二转盘、第三空腔、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复位弹簧、推板和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活动块和顶板,底板与顶板配合对于线束的两侧进行限位,两个活动块对于线束的另外两侧进行限位,自由调节对于线束的夹持力大小,对于线束进行稳定的夹持,避免线束脱落与晃动,保证了装置的工作效果,通过设置复位弹簧和推杆,简化了挡板的拆装工作,推杆推动第一限位块进行形变而起到拆卸的作用,保证了装置的工作效率。证了装置的工作效率。证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持稳定的单人框体线组


[0001]本技术涉及线束组装设备
,具体为一种夹持稳定的单人框体线组。

技术介绍

[0002]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话务理论的基本研究内容是研究话务量、呼损和线束容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线束是话务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为了便于安装、维修,确保电气设备能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将全车各电气设备所用的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电线通过合理的安排,将其合为一体,并用绝缘材料把电线捆扎成束,这样既完整,又可靠。线束组装是传递信息的成串电线、电缆的总和。线束组装成成品后,通常需要使用框体来对其进行限位与保护。
[0003]现有的单人框体线组在对于线束进行固定工作时,通常难以在不卡伤线束的情况下对于线束进行稳定的夹持,容易导致线束的脱落与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稳定的单人框体线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夹持稳定的单人框体线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外壁一侧设有若干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外壁远离所述框体一侧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壁两侧设有同一个转动连接的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块外侧并套设有第一转盘,所述双向丝杆外壁两侧于所述第一空腔内部对称套设有转动连接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与所述第一空腔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块外侧,两个所述活动块外壁相邻一侧对称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位于所述固定块外侧,所述安装块一端设有转动连接的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一端设有同一个转动连接的底板,所述底板外壁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壁匹配设有滑动连接的滑板,所述滑板外壁靠近所述第二空腔一侧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板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空腔外侧,其中一个所述活动块顶部一侧设有转动连接的挡板,所述挡板外壁靠近所述底板一侧设有转动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靠近所述底板一侧套设有转动连接的顶板,所述丝杆一端延伸至所述挡板另一侧并套设有第二转盘,其中一个所述活动块顶部开设有第三空腔,所述挡板外壁靠近所述第三空腔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三空腔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三空腔内壁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下方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设有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第三空腔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三空腔内壁于所述第二限位块下方设有滑动连接的推杆,所述推杆一端延伸至所述活动块外侧。
[0006]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内壁设有与所述滑板相匹配的滑轨,限制了滑板的运动方向,保证了滑板上下运动时的稳定性。
[0007]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外壁远离所述固定块一侧设有若干个转动连接的滚珠,避免
对于线束的表面造成损坏,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
[0008]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内部设有与所述丝杆相匹配的丝杆螺母,丝杆与丝杆螺母相对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进行运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外壁设有与所述挡板相匹配的滚珠轴承,通过设置滚珠轴承来代替转动,保证了挡板转动时的顺滑。
[0010]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内壁开设有与所述推杆相匹配的滑槽,限制了推杆的运动方向,保证了推杆运动时的稳定性。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活动块、底板、丝杆和顶板,底板与顶板配合对于线束的两侧进行限位,两个活动块对于线束的另外两侧进行限位,并且可以自由调节对于线束的夹持力大小,在不卡伤线束的情况下,对于线束进行稳定的夹持,避免线束脱落与晃动,保证了装置的工作效果。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复位弹簧和推杆,简化了挡板的安装与拆卸工作,通过推杆推动第一限位块进行形变而起到拆卸的作用,保证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主视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固定块的侧视剖面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1、框体;2、固定块;3、第一空腔;4、双向丝杆;5、第一转盘;6、活动块;7、安装块;8、连接杆;9、底板;10、第二空腔;11、滑板;12、压缩弹簧;13、挡板;14、丝杆;15、顶板;16、第二转盘;17、第三空腔;18、第一限位块;19、第二限位块;20、复位弹簧;21、推板;22、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夹持稳定的单人框体线组,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外壁一侧设有若干个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外壁远离所述框体1一侧开设有第一空腔3,所述第一空腔3内壁两侧设有同一个转动连接的双向丝杆4,所述双向丝杆4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块2外侧并套设有第一转盘5,所述双向丝杆4外壁两侧于所述第一空腔3内部对称套设有转动连接的活动块6,所述活动块6与所述第一空腔3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6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块2外侧,两个所述活动块6外壁相邻一侧对称设有安装块7,所述安装块7位于所述固定块2外侧,所述安装块7一端设有转动连接的连接杆8,两个所述连
接杆8一端设有同一个转动连接的底板9,所述底板9外壁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空腔10,所述第二空腔10内壁匹配设有滑动连接的滑板11,所述滑板11外壁靠近所述第二空腔10一侧设有压缩弹簧12,所述压缩弹簧12一端与所述第二空腔10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板11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空腔10外侧,其中一个所述活动块6顶部一侧设有转动连接的挡板13,所述挡板13外壁靠近所述底板9一侧设有转动连接的丝杆14,所述丝杆14靠近所述底板9一侧套设有转动连接的顶板15,所述丝杆14一端延伸至所述挡板13另一侧并套设有第二转盘16。
[0022]所述活动块6内壁设有与所述滑板11相匹配的滑轨,限制了滑板11的运动方向,保证了滑板11上下运动时的稳定性。
[0023]所述底板9外壁远离所述固定块2一侧设有若干个转动连接的滚珠,避免对于线束的表面造成损坏,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
[0024]所述挡板13内部设有与所述丝杆14相匹配的丝杆螺母,丝杆14与丝杆螺母相对转动,从而带动丝杆14进行运动。
[0025]所述活动块6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稳定的单人框体线组,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外壁一侧设有若干个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外壁远离所述框体(1)一侧开设有第一空腔(3),所述第一空腔(3)内壁两侧设有同一个转动连接的双向丝杆(4),所述双向丝杆(4)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块(2)外侧并套设有第一转盘(5),所述双向丝杆(4)外壁两侧于所述第一空腔(3)内部对称套设有转动连接的活动块(6),所述活动块(6)与所述第一空腔(3)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6)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块(2)外侧,两个所述活动块(6)外壁相邻一侧对称设有安装块(7),所述安装块(7)位于所述固定块(2)外侧,所述安装块(7)一端设有转动连接的连接杆(8),两个所述连接杆(8)一端设有同一个转动连接的底板(9),所述底板(9)外壁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空腔(10),所述第二空腔(10)内壁匹配设有滑动连接的滑板(11),所述滑板(11)外壁靠近所述第二空腔(10)一侧设有压缩弹簧(12),所述压缩弹簧(12)一端与所述第二空腔(10)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板(11)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空腔(10)外侧,其中一个所述活动块(6)顶部一侧设有转动连接的挡板(13),所述挡板(13)外壁靠近所述底板(9)一侧设有转动连接的丝杆(14),所述丝杆(14)靠近所述底板(9)一侧套设有转动连接的顶板(15),所述丝杆(14)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侃涂海南林毅鹏张兆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美森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