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小流量定量定速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8869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小流量定量定速控制装置,包括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体缓冲装置,所述第一气体缓冲装置的右壁中部连接有气体流通管,且气体流通管远离第一气体缓冲装置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气体缓冲装置,所述第二气体缓冲装置的右壁中部连接有出气管,所述第一气体缓冲装置与第二气体缓冲装置的顶部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壁管,本装置中气体在进入时会先与铁丝导电网进行接触,配合接地线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消除,进而保证气体的纯净性,而且本装置的第二气体缓冲装置可以借助直流电机对气体进行定量控制,有效的提高了本装置的适用性。有效的提高了本装置的适用性。有效的提高了本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小流量定量定速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气体控制
,具体为一种气体小流量定量定速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体是指无形状有体积的可压缩和膨胀的流体。气体是物质的一个态。气体与液体一样是流体:它可以流动,可变形。与液体不同的是气体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可以被压缩膨胀。假如没有限制(容器或力场)的话,气体可以膨胀,气态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相互之间可以自由运动。气态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的动能比较高。气体形态可过通其体积、温度和其压强所影响。这几项要素构成了多项气体定律,而三者之间又可以互相影响,其体积不受限制。
[0003]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气体的各种研究也多了起来,但是却无法在小流量时进行定量定速的控制,或是在控制中出现其他杂物污染气体。因此需要对气体控制的结构加以改进,同时提出一种气体小流量定量定速控制装置,便于更好的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气体小流量定量定速控制装置。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气体小流量定量定速控制装置,包括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体缓冲装置,且进气管道与第一气体缓冲装置之间固定安装有进气阀门,所述第一气体缓冲装置的右壁中部固定连接有气体流通管,且气体流通管远离第一气体缓冲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体缓冲装置,所述第二气体缓冲装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直流电机,且第二气体缓冲装置的右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远离第二气体缓冲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体连通管,所述第一气体缓冲装置与第二气体缓冲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壁管;所述进气管道与第一气体缓冲装置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铁丝导电网,且铁丝导电网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地线,所述接地线贯穿进气管道的内壁,且延伸到进气管道的外部;所述第二气体缓冲装置的内部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旋转杆,且旋转杆的底部贯穿第二气体缓冲装置的内壁,并与直流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叶,且密封叶与第二气体缓冲装置的内壁紧密贴合。
[0007]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气体缓冲装置的内部为空腔,且中线位置固定连接有相对应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分流板,且分流板的左端与进气管道相对应设置。
[000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流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应设置的分流杆,且分流杆分别指向进气管道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气体缓冲装置的内壁相对于支撑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相对应设置的第一缓冲板,且第一气体缓冲装置的内壁相对于第一缓冲板的右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与第二缓冲板之间留有缝隙,且倾斜方
向完全相反。
[0009]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气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出气头,且出气头位于气体连通管的内部,所述出气头的形状为矩形圆筒结构,且出气头的头部开设有多个细密喷射孔。
[0010]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中,气体在进入时会先与铁丝导电网进行接触,配合接地线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消除,进而保证气体的纯净性,而且本装置的第二气体缓冲装置可以借助直流电机对气体进行定量控制,有效的提高了本装置的适用性。
[0012]2、本技术中,气体在进入第一缓冲装置时,会先在分流板左端的分流杆处进行第一步的气体分流,随后在到达第一缓冲板与第二缓冲板之间的缝隙之时,当气体量多且速度过快时,负压的作用下会将多余的气体吸进两块缓冲板的缝隙之中,随后缓慢放出,而且两块缓冲板也对气体起到了缓冲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第二气体缓冲装置俯视剖视图。
[0016]图中标记:1

进气管道、2

第一气体缓冲装置、3

进气阀门、4
‑ꢀ
气体流通管、5

第二气体缓冲装置、6

直流电机、7

出气管、8

气体连通管、9

连接杆、10

固定壁管、11

铁丝导电网、12

接地线、13
‑ꢀ
支撑杆、14

分流板、15

第一缓冲板、16

第二缓冲板、17

旋转杆、18

密封叶、19

出气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参照图1

3,一种气体小流量定量定速控制装置,包括进气管道1,进气管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体缓冲装置2,进气管道1与第一气体缓冲装置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铁丝导电网11,且铁丝导电网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地线12,接地线12贯穿进气管道1的内壁,且延伸到进气管道1的外部,气体在进入时会先与铁丝导电网 11进行接触,配合接地线12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消除,进而保证气体的纯净性,且进气管道1与第一气体缓冲装置 2之间固定安装有进气阀门3,第一气体缓冲装置2的内部为空腔,且中线位置固定连接有相对应设置的支撑杆13,支撑杆13之间固定连接有分流板14,且分流板14的左端与进气管道1相对应设置,分流板1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应设置的分流杆,且分流杆分别指向进气管道1的上下两端,第一气体缓冲装置2的内壁相对于支撑杆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相对应设置的第一缓冲板15,且第一气体缓冲装置2的内壁相对于第一缓冲板15的右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板 16,第一缓冲板15与第二缓冲板16之间留有缝隙,且倾斜方向完全相反,气体在进入第一缓冲装置2时,会先在分流板14左端的分流杆处进行第一步的气体分流,随后在到达第一缓冲板15与第二缓冲板16之间的缝隙之时,当气体量多且
速度过快时,负压的作用下会将多余的气体吸进两块缓冲板的缝隙之中,随后缓慢放出,而且两块缓冲板也对气体起到了缓冲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第一气体缓冲装置2的右壁中部固定连接有气体流通管4,且气体流通管4远离第一气体缓冲装置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体缓冲装置 5,第二气体缓冲装置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直流电机6,且第二气体缓冲装置5的右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7,第二气体缓冲装置5的内部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旋转杆17,且旋转杆17的底部贯穿第二气体缓冲装置5的内壁,并与直流电机6固定连接,旋转杆17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叶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小流量定量定速控制装置,包括进气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体缓冲装置(2),且进气管道(1)与第一气体缓冲装置(2)之间固定安装有进气阀门(3),所述第一气体缓冲装置(2)的右壁中部固定连接有气体流通管(4),且气体流通管(4)远离第一气体缓冲装置(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体缓冲装置(5),所述第二气体缓冲装置(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直流电机(6),且第二气体缓冲装置(5)的右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7),所述出气管(7)远离第二气体缓冲装置(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体连通管(8),所述第一气体缓冲装置(2)与第二气体缓冲装置(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且连接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壁管(10);所述进气管道(1)与第一气体缓冲装置(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铁丝导电网(11),所述铁丝导电网(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地线(12),所述接地线(12)贯穿进气管道(1)的内壁,且延伸到进气管道(1)的外部;所述第二气体缓冲装置(5)的内部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旋转杆(17),且旋转杆(17)的底部贯穿第二气体缓冲装置(5)的内壁,并与直流电机(6)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龙长黄新长万海武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宇润自控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