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操作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6951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具有多向开关用的固定接点和旋转开关用的固定接点、同时能够使开关小型化的复合操作开关。其具有:壳体,其具有第1固定接点部(2)和第2固定接点部(7);多个可动接点(4),其与第1固定接点部对向配设,通过按压而与第1固定接点部(2)接触分离;旋转部件(9),其具有与第2固定接点部(7)滑动接触的滑动接点(10),可旋转地保持在壳体上。壳体,由上下对向卡合的上壳(6)和下壳(1)构成,在下壳(1)的内底面上形成第1固定接点部(2),同时在上壳(6)的下面侧上形成第2固定接点部(7),与上壳(6)和下壳(1)的上下方向对向地配置第1固定接点部(2)和第2固定接点部(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体化使用于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菜单选择、数据检索、模式设定等输入操作部的多向开关和旋转开关的复合操作开关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复合操作开关的结构,已知有在一片挠性印刷基板上形成多向开关用和旋转编码器用的固定接点部,配置在基座上的同时、在该基座上配置构成多向开关的圆顶状可动接点、推动件、壳体、框体、键头、和构成旋转编码器的接点、操作环、圆盘(plate)并形成一体化的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下,参照附图说明以往的复合操作开关的结构。图8是以往的复合操作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以往的复合操作开关的主要部位剖面图。在图中,21表示多向开关的外观设计部即顶面,22表示旋转编码器的外观设计部即顶面。另外,多向开关在本例中为带中央开关的4方向开关。31为旋转编码器的旋转时产生咔嗒感的圆盘,32为旋转编码器的操作环,33为旋转编码器的接点,34为4方向开关的键头,35为部件固顶用的壳体,36为固定在壳体35上的框架,37为4方向开关的中央开关的推动件,38为可动接点固顶用的粘接片,39为圆顶状中央可动接点,40为圆顶状周边可动接点,41为挠性印刷布线板,42为基座。基座42形成圆板状,在其板面上形成2个孔421,进而在周边形成切口状的孔422。挠性印刷布线板41,由抵接配置在基座42上的圆形部411、和从该圆形部411导出的电缆部412构成,在圆形部411的中央形成中央固定接点413,在围着该中央固定接点413的圆周上按90°的间隔形成4个周边固定接点414。中央固定接点413和4个周边固定接点414,都由同心状形成的中心圆形电极和环状电极构成。另外,省略从这些中央固定接点413和周边固定接点414引出的引线的详细图示。在圆形部411上还在围着4个周边固定接点414的圆周上排列形成编码器用接点415~417。圆顶状中央可动接点39和4个圆顶状周边可动接点40都构成咔嗒翻转的翻转接点。由中央固定接点413和圆顶状中央可动接点39形成中央开关,由周边固定接点414和圆顶状周边可动接点40构成4个周边开关。粘接片38的下面为粘接面。以覆盖形成在挠性印刷布线板41上的中央固定接点413及4个周边固定接点414的环状电极的方式定位固定圆顶状中央可动接点39和4个圆顶状周边可动接点40。按压圆顶状中央可动接点39的推动件37由金属板形成,具有从板状基部371以形成十字的方式延长的臂部,臂部的前端弯曲,形成安装部373。在中央部,利用冲压加工形成朝下突出的中央按压突起374。壳体35具有环状部351和从其环状部351突出形成的4个支持突部352。框架36由金属板形成,由中央板部361、和在中央板部361的周边的各角部突出形成的4个腿部构成。在中央板部361的中心部朝下冲压加工突出形成球面状的支点部363。框架36的4个腿部固定在壳体35的支持突部352上。键头34以圆板状在下面侧形成4个突部,在各突部的前端形成在厚度方向贯通键头34的贯通切口343,此外,与各突部的位置对应地,在外周侧的下面突出形成周边按压突起344。接点33形成具备接触用的3只脚331~333。另外,334表示用于在操作环32上安装用的孔。操作环32形成围住键头34的环状,在其内周侧上面的圆周上依次形成凹凸构成凹凸面321。圆盘31由金属板构成,形成围住键头34的环状,在其外周部在2处形成凸部311。另外,与键头34一体化的推动件37的中央按压突起374,位于圆顶状中央可动接点39上并与粘接片38抵接,该中央按压突起374的里面侧的凹陷的卡合部375和框架36的支点部363相抵接,相对于支点部363呈能够旋转地卡合卡合部375的状态。另外,形成在键头34上的各周边按压突起344位于对应的圆顶状周边可动接点40上,此外,图中虽未图示,但安装在操作环32的下面的接点33,位于各脚331~333对应的编码器用接点415~417所处的圆周上,与这些编码器用接点415~417滑动接触。如果压下键头34(顶面21)的一端,则以框架36的支点部363为中心旋转,通过周边按压突起344,按压圆顶状周边可动接点40使之翻转,周边开关接通。另外,如果按下中央,推动件37脱离框架36,中央按压突起374按压圆顶状中央可动接点39使之翻转。此外,旋转编码器,通过旋转操作操作环32(顶面22),使接点32和编码器用接点415~417滑动接触,得到输出。专利文献12003-36767号公报但是,关于上述的以往的复合操作开关的结构,由于形成在1片挠性印刷基板上配置多向开关用的中央固定接点及4个周边固定接点、在围住该4个周边固定接点的同一平面的圆周上配置旋转编码器用的固定接点的构成,因而挠性印刷基板在径向增大,存在开关不能小型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具有多向开关用的固定接点和旋转开关用的固定接点、同时能够使开关小型化的复合操作开关。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第1解决方案,提供一种复合操作开关,是一体化多向开关部和旋转开关部而成的复合操作开关,其构成是,具有壳体,具有构成多向开关部的第1固定接点部和构成旋转开关部的第2固定接点部、多个可动接点,与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对向配设,通过按压与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接触分离、旋转部件,具有与所述第2固定接点部滑动接触的滑动接点,可旋转地保持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由上下对向卡合的上壳和下壳构成,在所述下壳的内底面上形成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同时在所述上壳的下侧面形成第2固定接点部,与所述上壳和下壳的上下方向对向地配置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和所述第2固定接点部。此外,作为第2解决方案,其构成是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具有配设在所述下壳的内底面中央的载置所述可动接点的接点图形部、和从该接点图形部向周边方向延伸设置的引出图形部;所述第2固定接点部,具有配设在所述上壳的下面侧周边部的圆环状的共用图形、和多个圆弧状的单独图形;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的引出图形部和所述第2固定接点部的共用图形及单独图形,以夹持所述旋转部件地上下方向重叠的方式对向配置。此外,作为第3解决方案,其构成是所述旋转部件,由圆板状的旋转板和在中央具有中空部的圆筒状的操作部构成,该操作部从设在所述上壳中央的开口部突出,可旋转地保持在所述上壳和下壳的之间,在所述旋转板的上面侧保持滑动接点,该滑动接点和所述第2固定接点部滑动接触,同时在所述操作部的中空部对向地配置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此外,作为第4解决方案,其构成是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由设在中央的中心按压用接点部和设在该中心按压用接点部的周边部的多个方向检测用接点部构成,用共用的引出图形连接各自的接点部的共用接点。此外,作为第5解决方案,其构成是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及所述第2固定接点部,分别与外部导出用的第1连接端子及第2连接端子电连接,将该第1及第2连接端子,从由所述上壳及下壳形成的外侧面的圆周方向的不同位置导出形成。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操作开关,由于是一体化多向开关部和旋转开关部而成的复合操作开关,并具有壳体,具有构成多向开关部的第1固定接点部和构成旋转开关部的第2固定接点部;多个可动接点,与第1固定接点部对向配设,通过按压与第1固定接点部接触分离;旋转部件,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操作开关,其一体具有多向开关部和旋转开关部,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其具有构成多向开关部的第1固定接点部和构成旋转开关部的第2固定接点部,多个可动接点,其与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对向配设,通过按压而与所述第1固定 接点部接触分离,以及旋转部件,其能够旋转地被保持在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第2固定接点部滑动接触的滑动接点;所述壳体,由上下对向卡合的上壳和下壳构成,在所述下壳的内底面形成有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同时在所述上壳的下侧面形成第2固 定接点部,与所述上壳和下壳的上下方向对向地配置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和所述第2固定接点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4-7 2004-1128741.一种复合操作开关,其一体具有多向开关部和旋转开关部,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其具有构成多向开关部的第1固定接点部和构成旋转开关部的第2固定接点部,多个可动接点,其与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对向配设,通过按压而与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接触分离,以及旋转部件,其能够旋转地被保持在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第2固定接点部滑动接触的滑动接点;所述壳体,由上下对向卡合的上壳和下壳构成,在所述下壳的内底面形成有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同时在所述上壳的下侧面形成第2固定接点部,与所述上壳和下壳的上下方向对向地配置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和所述第2固定接点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操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具有配设在所述下壳的内底面中央的用于载置所述可动接点的接点图形部、和从该接点图形部向周边方向延伸设置的引出图形部;所述第2固定接点部,具有配设在上述上壳的下侧面周边部的圆环状的共用图形、和多个圆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康德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