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燃气轮机叶顶间隙三维流场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659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轮机叶顶间隙三维流场测量装置,属于光学测量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光源,发射光束,并通过分束器将该光束分成照明光路和参考光路;弧形缝隙调节机构,设置在照明光路上,将照明光束调整为与叶顶间隙形状相适应的弧形光束,并入射到叶顶间隙内;合束器,将叶顶间隙被照明的示踪粒子散射的信号光与参考光路上的参考合成为一束合成光;相机,设置在合成光的光路上,用于记录示踪粒子的相干图像;处理器,用于处理示踪粒子相干图像,反演示踪粒子三维位置,并计算叶顶间隙三维流场。实现了燃机叶顶间隙狭小复杂流道的三维流场测量。维流场测量。维流场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轮机叶顶间隙三维流场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测量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燃气轮机叶顶间隙三维流场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燃气轮机是发电工业中的高端装备,其技术含量和设计制造难度居所有机械设备之首,被称为机械制造行业“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先进水平和科技能力的标志之一,在国民经济和能源电力工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0003]在燃气轮机叶片顶部与气缸机匣面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隙(叶顶间隙,一般是弦长的1%~6%,毫米级),通过叶顶间隙的泄漏流动不可避免。虽然叶顶间隙的几何尺寸同整个流道相比是非常小的,但它却对叶片流道内近20%区域的流动产生影响。叶尖泄漏流动将导致叶尖附近做功减少,导致通道堵塞以及流动损失增加。发展先进的流动测量技术,认识叶顶间隙泄漏流流动规律,设计叶片结构主动控制相关流动,是抑制叶尖泄漏流动的重要技术方法。
[0004]现有的叶顶间隙流动测量技术有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velocity,PIV),体视粒子图像测速技术(Stereoscopic particle imagevelocimetry,SPIV),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Laser Doppler Velocimetry, LDV),纹阴技术等。PIV技术是一种二维测量技术,是片光源切面内的二维流场。SPIV技术是在PIV基础上发展的三维测量技术,通过多台相机得到不同角度方向的图像,进而求解三维流场,该技术需要多台相机,系统复杂,成本较高。LDV技术是一种单点测量技术,通过测点的三维移动,可以获得空间的速度分布。纹阴技术是基于被测流场的折射率梯度(密度差)来定性描述流场特征,较适用于超高速流场的定性表征。
[0005]针对燃气轮机叶顶间隙三维流场测量的需求,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发展新的测量装置及方法,获得叶顶间隙泄漏流流动规律,对提高我国燃气轮机的装备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轮机叶顶间隙三维流场测量装置,能够实现燃机叶顶间隙狭小复杂流道的三维流场测量。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燃气轮机叶顶间隙三维流场测量装置包括:
[0008]光源,发射光束,并通过分束器将该光束分成照明光路和参考光路;
[0009]弧形缝隙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照明光路上,将照明光束调整为与叶顶间隙形状相适应的弧形光束,并入射到叶顶间隙内;
[0010]合束器,将叶顶间隙被照明的示踪粒子散射的信号光与所述参考光路上的参考合成为一束合成光;
[0011]相机,设置在所述合成光的光路上,用于记录示踪粒子的相干图像;
[0012]处理器,用于处理示踪粒子相干图像,反演示踪粒子三维位置,并计算叶顶间隙三维流场。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燃气轮机属于旋转机械,气缸内表面为圆弧形,故叶顶间隙也为圆弧形,通过弧形缝隙调节机构将光束调节为与燃机叶顶间隙流道相似的弧形光束。通过示踪粒子的相干图像计算叶顶间隙的三维流场。实现了燃机叶顶间隙狭小复杂流道的三维流场测量。
[0014]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照明光路上依次设有凸透镜、柱透镜和反射镜,所述的弧形缝隙调节机构位于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上,照明光束依次经过凸透镜和柱透镜后形成片光束,再由反射镜反射到所述弧形缝隙调节机构,形成弧形片光束。
[0015]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参考光路上设有用于调节光程及光束方向的反射镜组、用于调节光强的中性衰减片、以及用于提高光的均匀性的空间滤波器。
[0016]中性衰减片的衰减率可调,可调节参考光光强使其与示踪粒子侧向散射光信号光强相近。为了提高示踪粒子相干图像的信噪比,优选的通过提高光源的能量,增加照亮示踪粒子的光强,同时增加中性衰减片的衰减率,使参考光光强与示踪粒子侧向散射光信号光强相近。
[0017]为了使参考光与示踪粒子侧向散射光满足相干条件,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反射镜组为安装在高精度位移台上的45
°
反射镜组,调节反射镜的位置可改变参考光的光程。
[0018]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弧形缝隙调节机构包括带有弧形狭缝的基板和安装在所述基板上并通过移动来改变所述弧形狭缝宽度的弧形板。由于弧形片光束打到叶片顶端或者玻璃窗口上的散射光强于示踪粒子的散射光,故示踪粒子的散射光信号会被淹没,为了使弧形片光束只照亮叶顶间隙流道内示踪粒子,优选的弧形光束产生的弧形光束厚度可通过弧形狭缝调节,弧形光束厚度小于叶顶间隙。
[0019]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叶顶间隙外设有弧形玻璃窗口,示踪粒子散射的信号光首先经过所述弧形玻璃窗口后再进入所述合束器。
[0020]由于示踪粒子的侧向散射光信号光强远小于照射示踪粒子的光强,为了增加照射示踪粒子的光强,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分束器为分束镜,其反射率为10%,透射率为90%,反射光用作参考光,透射光用作照明光。
[0021]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合束器的合束光路上设有将相干图像放大的放大透镜。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23]本技术设备紧凑,成本低,易操作,能够实现燃机叶顶间隙狭小复杂流道的三维流场测量。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燃气轮机叶顶间隙三维流场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弧形缝隙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叶顶间隙流道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燃气轮机叶顶间隙三维流场测量装置的现场测试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30]实施例
[0031]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燃气轮机叶顶间隙三维流场测量装置包括:
[0032]光源1,为双脉冲激光器,用于发出两束时间间隔可调的相干激光束;
[0033]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轮机叶顶间隙三维流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发射光束,并通过分束器将该光束分成照明光路和参考光路;弧形缝隙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照明光路上,将照明光束调整为与叶顶间隙形状相适应的弧形光束,并入射到叶顶间隙内;合束器,将叶顶间隙被照明的示踪粒子散射的信号光与所述参考光路上的参考合成为一束合成光;相机,设置在所述合成光的光路上,用于记录示踪粒子的相干图像;处理器,用于处理示踪粒子相干图像,反演示踪粒子三维位置,并计算叶顶间隙三维流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叶顶间隙三维流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明光路上依次设有凸透镜、柱透镜和反射镜,所述的弧形缝隙调节机构位于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上,照明光束依次经过凸透镜和柱透镜后形成片光束,再由反射镜反射到所述弧形缝隙调节机构,形成弧形片光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叶顶间隙三维流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参考光路上设有用于调节光程及光束方向的反射镜组、用于调节光强的中性衰减片、以及用于提高光的均匀性的空间滤波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轮机叶顶间隙三维流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学成薛志亮周永刚吴迎春朱有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