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反应器的管体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621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反应器的管体安装结构,包括顶盖以及穿过所述顶盖上的安装孔的进液管、出液管和换液管;三个所述安装孔并排设置;所述换液管向径向内侧弯折至靠近搅拌轴的位置后向下竖直延伸;所述进液管或出液管向径向外侧弯折后向下竖直延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生物反应器的管体安装结构,当出液管、进液管以及换液管相邻排布,为了增加相邻两根管体之间的间距,将换液管向径向内侧弯折至靠近搅拌轴的位置后再向下竖直延伸,并且进液管或出液管向径向外侧弯折后向下竖直延伸,以此来达到扩大相邻管体之间的间距的目的,避免微载体在管体之间聚集。避免微载体在管体之间聚集。避免微载体在管体之间聚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反应器的管体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反应器的管体安装结构,属于生物反应器相关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生物反应器(Bioreactor)是指提供生物化学反应的适当环境或工程设备,通常是指利用酶或生物体(微生物体)使装置具有模拟生物的功能,可在细胞外进行生化反应,在模拟的过程中既可进行有氧反应也能进行无氧反应。在来源上可分为自然生物反应器及工程生物反应器等,生物反应器通常呈圆筒状,其体积从几升到几立方米不等,常由不锈钢制成。依原料加入的方式可分为批次式反应器(Batch reactor)、馈料批次式反应系统(fed batch)以及连续流反应器(Continuous reactor),如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恒化器等。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生物反应器是整个培养过程的关键设备,为细胞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使之快速增殖。贴壁细胞生物反应器在使用过程中有严格的管路间距要求,但小型玻璃生物反应器因为体积小,且有多根需要伸到液面以下的管体,这样导致管体之间的间距非常小,在微载体细胞培养过程中,微载体容易在小间距的管体之间聚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反应器的管体安装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生物反应器的管体安装结构,包括顶盖以及穿过所述顶盖上的安装孔的进液管、出液管和换液管;三个所述安装孔并排设置;所述换液管向径向内侧弯折至靠近搅拌轴的位置后向下竖直延伸;所述进液管或出液管向径向外侧弯折后向下竖直延伸。
[0005]所述出液管、进液管和换液管的上端部依次并排设置,出液管穿过安装孔后向下竖直延伸,所述进液管穿过安装孔后向径向外侧弯折后向下竖直延伸。
[0006]所述出液管的下部设置有向径向内侧倾斜设置的倾斜段。
[0007]在所述顶盖上还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上端位于靠近换液管上端的位置,传感器穿过顶盖后竖直向下延伸。
[0008]所述进液管、出液管和换液管分别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顶盖上,所述螺栓上设置有贯通孔,所述进液管、出液管或换液管穿过所述贯通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后螺接于螺母。
[0009]所述螺栓包括帽部以及杆部,在所述帽部上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环绕所述杆部的根部,在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0010]在所述杆部上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生物反应器的管体安装结构,当出液管、进液管以及换液管相邻排布,为了增加相邻两根管体之间的间距,将换液管向径向内侧弯折至靠近搅拌轴的位置后再向下竖直延伸,并且进液管或出液管向径向外侧弯折后向下竖直延
伸,以此来达到扩大相邻管体之间的间距的目的,避免微载体在管体之间聚集。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顶盖本体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0014]图3为进液管、出液管和换液管的管体排布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出液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出液管与螺栓、螺母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反应器的管体安装结构,包括顶盖1以及穿过所述顶盖1上的安装孔2的进液管3、出液管4和换液管5;三个所述安装孔2并排设置;所述换液管5向径向内侧弯折至靠近搅拌轴10的位置后向下竖直延伸;所述进液管3或出液管4向径向外侧弯折后向下竖直延伸。
[001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液管4、进液管3和换液管5的上端部依次并排设置,出液管4穿过安装孔2后向下竖直延伸,所述进液管3穿过安装孔2后向径向外侧弯折后向下竖直延伸。
[0020]所述出液管4的下部设置有向径向内侧倾斜设置的倾斜段41,从而使其能够延伸至生物反应器的罐体底部。
[0021]在所述顶盖1上还安装有电极式传感器6,所述传感器6的上端位于靠近换液管5上端的位置,传感器6穿过顶盖1后竖直向下延伸。
[0022]所述进液管3、出液管4和换液管5分别通过螺栓7安装于所述顶盖1上,所述螺栓7上设置有贯通孔71,所述进液管3、出液管4或换液管5穿过所述贯通孔71,所述螺栓7穿过所述安装孔2后螺接于螺母8,通过螺栓7以及螺母8能够方便地对管体进行拆卸和安装。
[0023]所述螺栓7包括帽部72以及杆部73,在所述帽部72上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721,所述第一凹槽721环绕所述杆部73的根部,在所述第一凹槽721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1。在所述杆部73上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凹槽731,在所述第二凹槽731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9,通过第一密封圈11和第二密封圈9能够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生物反应器的管体安装结构,当出液管4、进液管3以及换液管5相邻排布,为了增加相邻两根管体之间的间距,将换液管5向径向内侧弯折至靠近搅拌轴的位置后再向下竖直延伸,并且进液管3或出液管4向径向外侧弯折后向下竖直延伸,以此来达到扩大相邻管体之间的间距的目的,避免微载体在管体之间聚集。
[0025]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反应器的管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以及穿过所述顶盖上的安装孔的进液管、出液管和换液管;三个所述安装孔并排设置;所述换液管向径向内侧弯折至靠近搅拌轴的位置后向下竖直延伸;所述进液管或出液管向径向外侧弯折后向下竖直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反应器的管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进液管和换液管的上端部依次并排设置,出液管穿过安装孔后向下竖直延伸,所述进液管穿过安装孔后向径向外侧弯折后向下竖直延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反应器的管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的下部设置有向径向内侧倾斜设置的倾斜段。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反应器的管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盖上还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鄢晓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