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破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606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混合破碎系统,包括:第一混合装置,其包括第一外壳,第一外壳内设有第一混合腔,第一外壳上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一进料口,第一混合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混合转轴,第一混合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件;破碎装置,其包括第二外壳,第二外壳内设有破碎腔,第二外壳上设有第二出料口和第二进料口,第二进料口与第一出料口连通,破碎腔内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破碎转轴,破碎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破碎杆。色料原材料从第一进料口进入第一混合腔内,在第一混合转轴和第一搅拌件的作用下预混合,然后经过第一出料口和第二进料口进入到破碎腔中,在破碎转轴和破碎杆的作用下破碎减小粒径并同时混合,得到均匀度较高的混合色料。料。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破碎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物料粉碎
,特别涉及一种混合破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颜料是陶瓷行业中重要的原料,在生产颜料时需要先对较大颗粒的色料原材料进行破碎,有时还需要对两种以上的色料原材料进行破碎和混合,得到均匀的混合色料。
[0003]现有的破碎和混合集中在破碎机中,多种色料原材料在破碎机中破碎的同时混合,但是由于物料在破碎机内分散不够均匀,导致在多种色料同时加入到破碎机内破碎后,混合色料中的不同部分可能出现比较明显的色差,影响正常生产。本领域技术人员希望有一种混合破碎系统,可以提高多种色料破碎的混合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混合破碎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破碎机对多种色料破碎后,色料混合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混合破碎系统,包括:
[0006]第一混合装置,其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内设有第一混合腔,所述第一外壳上设有均与所述第一混合腔连通的第一出料口和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一进料口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混合腔的下侧和上侧,所述第一混合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混合转轴,所述第一混合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件;
[0007]破碎装置,其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内设有破碎腔,所述第二外壳上设有均与所述破碎腔连通的第二出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分别设于所述破碎腔的下侧和上侧,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通,所述破碎腔内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破碎转轴,所述破碎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破碎杆。
[0008]色料原材料从第一进料口进入第一混合腔内,在第一混合转轴和第一搅拌件的作用下预混合;然后,预混合的色料原材料经过第一出料口和第二进料口进入到破碎腔中,在破碎转轴和破碎杆的作用下破碎减小粒径并同时混合,得到均匀度较高的混合色料。本技术中多种色料原材料在进入到破碎装置中破碎之前,先在第一混合装置中进行混合,先把多种色料原材料混合在一起,这样可以使得在破碎后多种色料混合更加均匀,以免物料在破碎机内分散不够均匀而导致多种色料混合不均产生色差。
[0009]优选地,所述混合破碎系统还包括第二混合装置,所述第二混合装置包括第三外壳,所述第三外壳内设有第二混合腔,所述第三外壳上设有均与所述第二混合腔连通的第三出料口和第三进料口,所述第三出料口和所述第三进料口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混合腔的下侧和上侧,所述第三进料口与所述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二混合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二混合转轴,所述第二混合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件。
[0010]经过破碎后的混合料经过第二出料口和第三进料口进入到第二混合腔中,在第二混合转轴和第二搅拌件的作用下进一步混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混合色料的均匀性,进一步
减少色差。
[0011]优选地,所述混合破碎系统还包括振动筛,所述振动筛设于所述第二出料口与所述第三进料口之间。振动筛设置在第二出料口与第三进料口之间,经过破碎后的混合料进入第二混合腔之前,先经过振动筛,振动筛可以筛出颗粒较大的杂质,减少颜料中出现杂质。
[0012]优选地,所述混合破碎系统还包括出料送料组件,所述出料送料组件包括出料管和转动连接于所述出料管内的出料螺杆,所述出料管设有第四进料口和第四出料口,所述第四进料口与所述第三出料口连接,所述出料管上下倾斜设置,所述第四出料口设于所述第四进料口的上侧。
[0013]混合色料从第三出料口和第四进料口进入出料管内,然后通过出料螺杆的转动把混合色料送至第四出料口,可控制出料的启停和出料量;出料管上下倾斜设置,可降低第三出料口和第二混合装置的高度。
[0014]优选地,所述出料管上固定连接有出料驱动电机,所述出料驱动电机与所述出料螺杆传动连接,所述出料送料组件还包括脚踏开关,所述脚踏开关与所述出料驱动电机信号连接。当用人工收集色料时,用脚踏开关可控制出料驱动电机的断电或通电,方便人工控制出料量。
[0015]优选地,所述出料送料组件还包括吸尘管,所述吸尘管设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设于所述第四出料口的旁侧。第四出料口出料后,可能有部分粉尘飘在空气中,吸尘口在第四出料口的旁侧可以吸走粉尘,减少粉尘飘走。
[0016]优选地,所述混合破碎系统还包括出料室,所述第四出料口和所述吸尘口设于所述出料室内,所述出料室设有收料开口。人工通过收料开口在出料室内收集色料,色料在出料室出料,可减少色料粉尘扩散到空中。
[0017]优选地,所述混合破碎系统还包括第一提升输送装置,所述第一提升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管和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输送管内的第一输送螺杆,所述第一输送管设有第五进料口和第五出料口,所述第一输送管上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五出料口设于所述第五进料口的上侧,所述第三进料口设于所述第二出料口的上侧,所述第五进料口与所述第二出料口连接,所述第五出料口与所述第三进料口连接。
[0018]为了降低破碎装置和第二混合装置的高度,第三进料口设于第二出料口的上侧;色料从第二出料口和第五进料口进入第一输送管内,然后通过第一输送螺杆的转动把色料送提升至第五出料口和第三进料口。
[0019]优选地,所述混合破碎系统还包括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设有吹气口,所述吹气口正对所述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和/或所述第三出料口。吹气口对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中的一个或多个吹气,可减少物料堵塞,可保持顺畅地出料。
[0020]优选地,所述混合破碎系统还包括第二提升输送装置,所述第二提升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输送管和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输送管内的第二输送螺杆,所述第二输送管设有第六进料口和第六出料口,所述第二输送管上下倾斜设置,所述第六出料口设于所述第六进料口的上侧,所述第二进料口设于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上侧,所述第六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所述第六出料口与所述第二进料口连接。
[0021]为了降低第一混合装置和破碎装置的高度,第二进料口设于第一出料口的上侧;
色料原材料从第一出料口和第六进料口进入第二输送管内,然后通过第二输送螺杆的转动把色料原材料送提升至第六出料口和第二进料口。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的正向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混合装置和出料室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1

第一混合装置、11

第一外壳、12

第一混合腔、13

第一出料口、14

第一进料口、15

第一混合转轴、15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破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混合装置,其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内设有第一混合腔,所述第一外壳上设有均与所述第一混合腔连通的第一出料口和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一进料口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混合腔的下侧和上侧,所述第一混合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混合转轴,所述第一混合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件;破碎装置,其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内设有破碎腔,所述第二外壳上设有均与所述破碎腔连通的第二出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分别设于所述破碎腔的下侧和上侧,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通,所述破碎腔内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破碎转轴,所述破碎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破碎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破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破碎系统还包括第二混合装置,所述第二混合装置包括第三外壳,所述第三外壳内设有第二混合腔,所述第三外壳上设有均与所述第二混合腔连通的第三出料口和第三进料口,所述第三出料口和所述第三进料口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混合腔的下侧和上侧,所述第三进料口与所述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二混合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二混合转轴,所述第二混合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破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破碎系统还包括振动筛,所述振动筛设于所述第二出料口与所述第三进料口之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破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破碎系统还包括出料送料组件,所述出料送料组件包括出料管和转动连接于所述出料管内的出料螺杆,所述出料管设有第四进料口和第四出料口,所述第四进料口与所述第三出料口连接,所述出料管上下倾斜设置,所述第四出料口设于所述第四进料口的上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阳宾邹伟峰李晓麟陈永强唐云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三水天宇陶瓷颜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