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778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断路器,其包括彼此可分离地设置的主壳体2、中盖3和顶盖4,主壳体2包含接触器部、灭弧装置9和过电流断路装置12,中盖3设置在主壳体2上且在其中部具有由底壁分割的凹进部分3a,用于容纳开关机构10和内部附件,并且顶盖4覆盖中盖3内的凹进部分3a的上侧,中盖3具有与其结合的、覆盖开关机构10的辅助盖14,并且顶盖4安装在辅助盖14上。辅助盖14覆盖除了内部附件的容纳部以外的区域,并且将顶盖4铰链连接在其端部。因此,改进了模制外壳1的装配结构,从而可确保提高装配的简易性和装配工作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断路器,包括例如模制外壳断路器或者漏电断路器的断路器,具体地涉及容纳断路器的功能部件的模制外壳的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如众所周知,模制外壳断路器包含一起装配在模制外壳中的,分别包括主电路的固定接触器和可动接触器的接触器部,用于各个接触器部的灭弧装置,用于可动接触器的开关机构,以及过电流断路装置。此外,除了构成模制外壳断路器的功能部件以外,漏电断路器由另外安装在模制外壳中的漏电检测部(零相变流器和漏电检测电路)和过电流保护装置构成(例如,参见日本专利号3246562)。在具有上述设置的断路器中,如短路电流的过流中断会引起主电路中的固定触点和动触点之间发生电弧。电弧的热量会引起触点材料的金属熔化和蒸发。蒸发的熔化金属到处散布,以电弧气体沉积在开关机构和断路装置的可移动部件上,从而引起降低其中断作用的功能的问题。因此,作为防止该问题的措施,已知以下的结构(例如,参见JP-A-7-141976)。在该结构中,在模制壳体内包含有中间基座,使得通过中间基座用作分隔壁,将电流中断部和灭弧装置与设置在其上的开关机构隔离开。此外,还已知具有下述结构的断路器。在该结构中,为了易于安装断路器的附件,如辅助开关、报警开关和分励脱扣器,在模制外壳的盖中预先形成袋状凹进部分。在该凹进部分中,使附件以盒式容纳,并且在外壳的盖上设置辅助盖以便覆盖附件的上侧(例如,参见JP-A-6-236726)。同时,除了在JP-A-7-141976中公开的在模制壳体内包含中间基座的结构以外,已开发并商品化了具有以下装配结构的断路器。在该装配结构中,模制壳体的设计使得模制壳体本身将开关机构与电流中断部隔离开,并且还能够如JP-A-6-2367276中所公开的模制壳体那样容纳内部附件。该模制壳体具有可分为主壳体(下壳体),设置在主壳体的上侧、具有形成在中部的由底壁分隔的凹进部分的中盖,以及覆盖中盖内的凹进部分的上侧的顶盖三个部分的结构。接触器部、灭弧装置和过电流断路装置容纳在主壳体中,且开关机构和内部附件容纳在中盖内的凹进部分中。在下文中,在图4中示出了断路器的装配结构。在图4中,附图标记1表示具有可分为主壳体(下壳体)2、中盖3和顶盖4三部分的结构的模制壳体(树脂模制品)。附图标记5、6、7和8分别表示与电源侧终端形成一体的固定接触器、负载侧终端、可动接触器和可旋转地支撑可动接触器7的接触器支架。附图标记9表示灭弧装置。附图标记10、10a和11分别表示肘杆(toggle link)式开关机构、开关操作杆以及与开关机构10的肘杆连接的断路机构。附图标记12表示检测主电路中的过电流以驱动断路机构11的过电流断路装置,附图标记13表示安装在漏电断路器中用于检测主电路中的漏电电流的零相变流器。零相变流器13具有与二次侧连接、以形成漏电检测部的漏电检测IC。断路器的开关工作和电流中断工作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在此将省略对其的说明。这里,在模制壳体1的主壳体2中,横向平行地容纳有各包括用于主电路的各相的固定接触器5、可动接触器7和灭弧装置9的单元。在单元的后部,过电流断路装置(热动式装置)12和在其后部的零相变流器13设置在负载侧终端6之间。此外,设置在主壳体2上的中盖3具有在中部形成的袋状凹进部分3a,且围绕凹进部分3a设置有用于分隔的壁。将凹进部分3a设置为使得,开关机构10和断路机构11容纳在其中央,而前述的漏电断路器的过电流保护装置和内部附件(未示出)如辅助开关、报警开关和分励脱扣器等容纳在凹进部分3a的侧面。此外,通过在凹进部分3a的底壁3b开口的缝,使开关机构10的下部肘杆10b向下突出,以便与可动接触器7的接触器支架8连接。此外,在中盖3的上侧,安装有顶盖4以覆盖凹进部分3的上侧。顶盖4具有设在其中央的开口,以使开关机构10的开关操作杆10a通过该开口向外突出。从易于维护和装配的观点来看,具有背景结构的上述断路器存在以下的问题。即,在断路器交付之后,通常由用户安装作为断路器的附件的装置,如辅助开关、报警开关和分励脱扣器等。在此情况下,需通过将图4中所示的顶盖4移除并进入中盖3内的凹进部分3a而进行附件的安装和拆卸。在此进入操作中,存在着如工人的指尖偶然碰触开关机构10中的断路机构11的故障引起开关机构的意外断路动作,从而将工人的手指夹在开关机构中而意外伤害的危险。此外,在漏电断路器的装配过程中,在将构成模制外壳断路器的功能部件装配在主壳体2中的状态下,另外安装零相变流器13(漏电检测部)。此外,在该过程的进行中,除了将配备有开关机构10和过电流保护电路的中盖3安装在主壳体2上以外,从漏电检测部引出的导线与安装在中盖3内的过电流保护装置连接。在开关机构10暴露的情况下进行的配线将引起如同上述的开关机构的意外的断路动作,从而引入使手指夹在开关机构中的危险。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其中改进了基于图4中所示结构的模制壳体的结构,从而提高装配和维护的简易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包括彼此可分离地设置的主壳体、中盖和顶盖的断路器中,主壳体容纳有接触器部、灭弧装置和过电流断路装置,中盖设置在主壳体上并且在其中部具有由底壁分隔的凹进部分,用于容纳开关机构和内部附件,并且顶盖覆盖中盖内的凹进部分的上侧,中盖结合有覆盖开关机构的辅助盖,且辅助盖设置有安装在其上的顶盖。辅助盖根据以下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和第三方面而具体形成。(1)辅助盖覆盖除了内部附件的容纳部之外的区域,并且在其端部铰链连接顶盖(第二方面)。(2)辅助盖分割为覆盖开关机构的盖部和覆盖开关机构的外围表面区域的盖部,并且覆盖开关机构的盖部安装在主壳体上(第三方面)。通过上述设置,在断路器的顶盖打开的状态下,开关机构由辅助盖覆盖。所以,在将内部附件安装在断路器上或从其上拆除时,由于可进入形成在中盖3内的内部附件的容纳部(凹进部分)而不引起手指在开关机构上的任何可能的碰触,所以可进行附件的安装和拆卸。这提高了使用者进行的维护工作的安全性。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设置使得,将辅助盖分割为覆盖开关机构的盖部和覆盖开关机构的外围表面区域的盖部,并且覆盖开关部的盖部独立地安装在主壳体上。通过采用该设置,在漏电断路器的装配过程中,在将漏电检测部和过电流保护装置附加安装在,已安装有模制外壳断路器的功能部件的模制壳体上时,可在以覆盖开关机构的盖部覆盖安装在中盖上的开关机构而将另一盖部拆除的状态下,进行装配工作。这使得漏电检测部在主壳体上的安装工作以及漏电检测部和安装在中盖上的过电流保护装置之间的配线工作可安全地进行,而不会引起在开关机构上的任何可能的触碰。所以,可确保提高装配的简易性和装配工作中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断路器处于安装辅助盖和顶盖之前的状态的设置的分解横剖视图;图2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断路器已装配后顶盖打开的状态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断路器处于顶盖打开且辅助盖从主壳体上拆卸的状态的设置的分解透视图;和图4是示出具有背景结构的断路器的设置的分解横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根据图1至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实施例的附图中,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图4中所示相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断路器,包括:主壳体,其容纳接触器部、灭弧装置和过电流断路装置;中盖,其设置在所述主壳体上,所述中盖在其中部内具有由底壁分割的凹进部分,用于容纳开关机构和内部附件;和顶盖,其覆盖所述中盖内的凹进部分的上侧,所述主壳体、所述中盖和所述顶盖设置为可彼此分离,其中所述中盖具有与其结合的辅助盖,其覆盖所述开关机构,并且所述辅助盖上安装有所述顶盖。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8-12 2005-2339471.一种断路器,包括主壳体,其容纳接触器部、灭弧装置和过电流断路装置;中盖,其设置在所述主壳体上,所述中盖在其中部内具有由底壁分割的凹进部分,用于容纳开关机构和内部附件;和顶盖,其覆盖所述中盖内的凹进部分的上侧,所述主壳体、所述中盖和所述顶盖设置为可彼此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PH德西瓦浅川浩司山县秀人佐藤朗史高桥康弘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