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防护装置及护栏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5511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的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包括:支撑部;横梁,设于所述支撑部;防护部,设于所述支撑部,且位于所述横梁的下方,防护部能够绕所述支撑部旋转,以及能够沿所述支撑部滑动;牵引部,连接所述横梁和所述防护部,当所述防护部绕所述支撑部旋转时,所述牵引部能够牵引所述防护部朝所述横梁移动。当车辆撞击该防护装置时,会带动防护部绕支撑部旋转,对车辆进行一个导向并消耗冲撞力。同时,牵引部拉动防护部沿支撑部朝横梁移动,防护部给予车辆与防护部的撞击面一个向上的力,防止车辆向防护装置外侧翻。向防护装置外侧翻。向防护装置外侧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护装置及护栏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防护
,特别涉及一种防护装置及护栏。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公路两侧的防护设施主要是波形梁护栏和混凝土护栏,其中波形梁护栏由金属制成,主要通过变形来消耗冲击的能量,防止车辆冲出,不能使车辆迅速偏离防护栏,在急弯、悬崖、河谷等地段的防护能力不够;混凝土护栏则安装复杂,要经历测量定位、钢筋绑扎、支立模板、线性调整、浇注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模等一些步骤,但由于材料强度高,冲击时的能量消耗主要为车辆的变形,且导向能力十分弱,容易给车内人员带来危险。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中,新式的防护装置,立柱上套置有包含耗能材料的环状体,在车辆与护栏装置碰撞后,带动环状体绕立柱旋转,使车辆改向,同时环状体包含有耗能材料,可消耗车辆与防护装置之间的冲撞力。但是,当碰撞发生在急转弯处时,车辆容易朝防护装置外侧翻,该防护装置仅具有导向与耗能的作用,无法防止车辆朝防护装置外侧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防护装置,能够在被车辆撞击时,不仅具有导向、耗能的作用,还具有防至车辆侧翻的作用。
[000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防护装置的护栏。
[0006]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包括:支撑部;横梁,设于所述支撑部;防护部,设于所述支撑部,且位于所述横梁的下方,能够绕所述支撑部旋转,以及能够沿所述支撑部滑动;牵引部,连接所述横梁和所述防护部,当所述防护部绕所述支撑部旋转时,所述牵引部能够牵引所述防护部朝所述横梁移动。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护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车辆撞击该防护装置时,会带动防护部绕支撑部旋转,对车辆进行一个导向并消耗冲撞力。同时,牵引部拉动防护部沿支撑部朝横梁移动,防护部给予车辆与防护部的撞击面一个向上的力,防止车辆向防护装置外侧翻。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护部包括支架和耗能部,所述支架套设于所述支撑部,所述耗能部设于所述支架的侧面,所述支架靠近横梁的一端与牵引部连接。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的内侧设置第一通孔,所述支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套设于所述支撑部,所述支架的侧面设有容纳槽,所述耗能部设于所述容纳槽内。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耗能部浇注成型于容纳槽内,与所述支架一体成型。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耗能部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凹凸面。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牵引部包括至少一根牵引绳,所述牵引绳部分固定于横梁上、部分固定于防护部上,使防护部吊置于横梁上。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横梁设有第一预留孔,所述支架靠近所述横梁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预留孔,所述牵引绳依次穿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预留孔、所述第二预留孔、另外一个所述第一预留孔,并使支架吊置于横梁。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部包括安装段和埋置段,所述防护部设于所述安装段,所述埋置段位于所述安装段的下方,用于将所述安装段固定于地上。
[0015]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护栏,包括:至少两个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装置,相邻的防护装置相连接。
[00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护栏,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包括有如上所述的防护装置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的所述防护装置的所述横梁相连接。
[0018]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20]图1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防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防护部的俯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支架的剖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耗能部的剖视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支撑部100、安装段110、埋置段120;
[0027]横梁200、第一预留孔201;
[0028]防护部300、支架310、容纳槽330、第二预留孔311、第一通孔312、耗能部320、凹凸面321;
[0029]牵引部400;
[0030]防护装置5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
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34]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5]本技术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6]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防护装置500,防护装置500,包括:支撑部100;横梁200,设于支撑部100;防护部300,设于支撑部100,且位于横梁200的下方,防护部300能够绕支撑部100旋转,以及能够沿支撑部100滑动;牵引部400,连接横梁200和防护部300,当防护部300绕支撑部100旋转时,牵引部400能够牵引防护部300朝横梁200移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横梁,设于所述支撑部;防护部,设于所述支撑部,且位于所述横梁的下方,所述防护部能够绕所述支撑部旋转,以及能够沿所述支撑部滑动;牵引部,连接所述横梁和所述防护部,当所述防护部绕所述支撑部旋转时,所述牵引部能够牵引所述防护部朝所述横梁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包括支架和耗能部,所述支架套设于所述支撑部,所述耗能部设于所述支架的侧面,所述支架靠近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牵引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内侧设置第一通孔,所述支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套设于所述支撑部,所述支架的侧面设有容纳槽,所述耗能部设于所述容纳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部浇注成型于所述容纳槽内,与所述支架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部远离所述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敏张力文周军勇潘楚东于志伟陈炳聪吴辉黄奕黄明宇黄文业林智伟李晶谢柱坚江祖慊周危章敏王波唐文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