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助行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助行器,包括竖向设置的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均呈“n”字形,且平行设置,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的前侧通过第一连接杆相连,左支撑架的中部水平设置有左支撑杆,右支撑架的中部水平设置有右支撑杆,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通过第二连接杆相连,左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报警按钮,第二连接杆的上设置有监控摄像机,第二连接杆内设置有无线传输装置,无线传输装置接收监控摄像机和报警按钮的信号并将信号传递到移动终端。通过按下报警按钮来通知持有移动终端的看护人,使看护人能够及时进行救助,通过设置监控摄像机,能够使持有移动终端的看护人通过远程监控使用者的使用状态。者的使用状态。者的使用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助行器
[0001]本技术涉及助行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助行器。
技术介绍
[0002]助行器,就是可以让通过器械的支撑,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病人等腿脚不灵活甚至失去行走能力的人能够自理,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外出散步。
[0003]例如公开号CN205286871U就公开了一种康复助行器,包括两个第一支架和两个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底部与防滑柱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的顶部通过第一连接器与扶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扶手杆的另一端与推手杆的焊接,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底部与滑轮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的顶部通过第二连接器与推手杆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
[0004]该技术虽然拆卸方便,降低了携带时所占取的存放空间,降低了医护人员搬运时的操作难度。但是大多数使用助行器的老人和病人等的下肢能力较弱或者有缺陷,在发生意外跌倒的时候,如果周围没有看护人员,往往会发生很危险的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助行器,解决使用助行器的老人和病人等,在发生意外跌倒的时候,周围没有看护人员,无法得到及时救助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助行器,包括竖向设置的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均呈“n”字形,且平行设置,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的前侧通过第一连接杆相连,左支撑架的中部水平设置有左支撑杆,右支撑架的中部水平设置有右支撑杆,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通过第二连接杆相连,左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报警按钮,第二连接杆的上设置有监控摄像机,第二连接杆内设置有无线传输装置,无线传输装置接收监控摄像机和报警按钮的信号并将信号传递到移动终端。设置“n”字形的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通过第一连接杆相连,这样能够很好的方便使用者(使用助行器的老人和病人等,以下均简称使用者)站在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之间行走,提供了很好的使用稳定性。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的顶部均设置有便于抓握的扶手部,报警按钮设置于扶手部的前侧。
[000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之间卡扣设置有用于倚坐的布带。
[00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左支撑杆上转动套设有转动管,右支撑杆上卡扣相接有连接件,布带的左端和转动管的外壁相连,右端和连接件相连。
[00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左支撑杆的表面上设置有滚珠槽,滚珠槽内滚动设置有滚珠,转动管的内壁和滚珠凸出于滚珠槽的部分滚动相连,左支撑杆内设置有弹性腔,左支撑杆的表面设置有和弹性腔相连通的连通孔,连通孔内设置有弹力绳,弹力绳的一端穿进
弹性腔和弹性腔的腔壁相连,另一端穿出连通孔和转动管的内壁相连。
[0012]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右支撑杆的上侧设置有开口朝上的连接槽,连接件和连接槽卡扣相连。
[0013]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连接件内设置有转动腔,连接件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和转动腔相连通的第一滑动孔和第二滑动孔,第一滑动孔和第二滑动孔分别靠近转动腔的右腔壁和左腔壁,第一滑动孔和第二滑动孔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连接槽的槽壁在相对于第一滑动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锁紧槽,第一滑动杆的前端穿出第一滑动孔和第一锁紧槽卡扣相连,后端穿进转动腔,并且连接有第一限位块,连接槽的槽壁在相对于第二滑动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锁紧槽,第二滑动杆的后端穿出第二滑动孔和第二锁紧槽卡扣相连,前端穿进转动腔,并且连接有第二限位块,转动腔内在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之间设置有齿轮,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相对于齿轮的一侧均设置有和齿轮相啮合的齿口,连接件的上侧设置有和转动腔相连通的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下端穿进转动腔和齿轮相连,上端穿出转动孔,并且连接有转动柄。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报警按钮和无线传输装置,能够在使用者出现紧急情况或者意外的时候,通过按下报警按钮来通知持有移动终端的看护人,使看护人能够及时的赶往使用者所在的地方进行救助,通过设置监控摄像机,能够使持有移动终端的看护人通过远程监控使用者的使用状态,一旦发现危险情况在使用者无法按下警报按钮的时候,看护人也能够通过监控摄像机传输过来的影像信息来及时发现危险情况,从而进行及时的救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助行器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报警按钮和扶手部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监控摄像机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布带连接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左支撑杆和转动管连接处剖面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右支撑杆和连接件连接处剖面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转动腔剖面示意图。
[0022]图标:1
‑
左支撑架,101
‑
左支撑杆,102
‑
报警按钮,103
‑
扶手部,104
‑
转动管,105
‑
滚珠,106
‑
弹性腔,107
‑
连通孔,108
‑
弹力绳,2
‑
右支撑架,201
‑
右支撑杆,202
‑
连接件,203
‑
连接槽,204
‑
转动腔,205
‑
第一滑动孔,206
‑
第二滑动孔,207
‑
第一滑动杆,208
‑
第二滑动杆,209
‑
第一锁紧槽,210
‑
第二锁紧槽,211
‑
第一限位块,212
‑
第二限位块,213
‑
齿轮,214
‑
齿口,215
‑
转动孔,216
‑
转动杆,217
‑
转动柄,3
‑
第一连接杆,4
‑
第二连接杆,401
‑
监控摄像机,5
‑
布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实施例:
[0025]图1至图7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
[0026]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助行器,包括竖向设置的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均呈“n”字形,且平行设置,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的前侧通过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所述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均呈“n”字形,且平行设置,所述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的前侧通过第一连接杆(3)相连,所述左支撑架(1)的中部水平设置有左支撑杆(101),所述右支撑架(2)的中部水平设置有右支撑杆(201),所述左支撑杆(101)和右支撑杆(201)通过第二连接杆(4)相连,所述左支撑架(1)的顶部设置有报警按钮(102),所述第二连接杆(4)的上设置有监控摄像机(401),所述第二连接杆(4)内设置有无线传输装置,所述无线传输装置接收监控摄像机(401)和报警按钮(102)的信号并将信号传递到移动终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的顶部均设置有便于抓握的扶手部(103),所述报警按钮(102)设置于扶手部(103)的前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杆(101)和右支撑杆(201)之间卡扣设置有用于倚坐的布带(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杆(101)上转动套设有转动管(104),所述右支撑杆(201)上卡扣相接有连接件(202),所述布带(5)的左端和转动管(104)的外壁相连,右端和连接件(202)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杆(101)的表面上设置有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滚动设置有滚珠(105),所述转动管(104)的内壁和滚珠(105)凸出于滚珠槽的部分滚动相连,所述左支撑杆(101)内设置有弹性腔(106),所述左支撑杆(101)的表面设置有和弹性腔(106)相连通的连通孔(107),所述连通孔(107)内设置有弹力绳(108),所述弹力绳(108)的一端穿进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