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常开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4686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常开继电器,由电磁机构和连接底座组成;其中连接底座的输出插脚的接头与插脚方向垂直,接头左半部有一个凸缘,插脚上端中部有一个凹口,凸缘与凹口一边垂直连接,即原输出插脚旋转90度,并移到二个线圈输入插脚之间;其中限制片呈倒U字型;使常开继电器具有常闭继电器的插脚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原有常开继电器上改进,故零部件通用性高,研制周期短,生产成本低。产品既符合微型继电器国际标准的规范,又补充了功能实现形式,满足了新型轿车对继电器的特殊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器件,特别是一种车用常开继电器。技术背景汽车继电器是汽车上一种广泛应用的电器部件,为了提高继电器的通用性和互换性,提高车辆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国际标准(ISO 7588-3-1998)道路车辆-电器/电子开关装置第三部分微型继电器, 对车用继电器的外形尺寸、插脚形状位置以及插脚的功能进行了规 范,还规定了三种功能实现形式常闭继电器、常开继电器和转换继 电器(如图.7所示)。德国大众开发出一种新型轿车,对车用继电器提出了特殊要求, 其车上的常闭继电器插座,却要插装常开继电器,这就需要研制出一 种具有新结构的非标准车用微型常开继电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常开继电器不能插装在常闭继电器插座所存 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常闭继电器插脚的常开继电器。车用继电器由电磁机构和连接底座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电磁部分 在各种继电器中结构基本相同,已成为通用件;其中连接底座上的三 个输入插脚(两个线圈和一个动触点)也基本相同,只是输出插脚的 形状位置不同。本专利技术按照国际标准的规定,对输出插脚的形状位置 作了改进,并对由此涉及到的零件、结构作了重新设计。依据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常开继电器,由电磁机构和 连接底座组成;其中电磁机构由铁芯、轭铁、簧片、衔铁、动触点骨架、线圈构成;其中连接底座由线圈输入痛胸、动触点输入插脚、 输出插脚、静触点、限制片、.电阻、底座构成;其中簧片一端与动触 点铆接,其另一端与轭铁铆接;其中线圈输入插脚分别与线圈连接, 并与电阻形成并联电路;其中动触点输入插脚与轭铁连接成一体。其中输出插脚的接头与插脚方向垂直,插脚上端中部有一个凹口, 接头左半部的凸缘与插脚的凹口一边垂直连接。其中限制片呈倒U字型。本专利技术由于取用上述技术措施,在原有常幵继电器上进行改进, 故零件通用性高,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满足了市场需 求。而且既符合产品国际标准的规定,又补充了国际标准所没有的继 电器功能实现形式(如图8所示),其创造性和效果均十分显著。 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插脚布置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底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输出插脚结构示意图之一。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输出插脚结构示意图之二。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限制片结构示意图。图7是国际标准ISO 7588-3-1998对微型继电器的相关规定。 图8是本专利技术与国际标准ISO 7588-3-1998的对照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是在原有常开继电器基础上改进的,但继电器内部结构紧 凑,可供重新设计的空间很小,为了实现常闭继电器的插脚和常开继 电器的功能,对输出插脚、限制片及底座的结构作了重新设计。如图l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常幵继电器具有常闭继电器的插脚布置, 即原输出插脚5旋转转90度,并移到线圈输入插脚1与2之间。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常开继电器,由电磁机构和连接底座以及外壳17组成;其中电磁机构由动触点6、衔铁9、簧片 10、轭铁ll、骨架12、铁芯13、线圈16及引线构成。如图3结合图2所示,其中连接底座由线圈输入插脚1和2及引 线l-l, 2-1、动触点输入插脚3、输出插脚4、静触点7、限制片8、 电阻14、底座15构成。其中簧片10 —端与动触点6铆接,其另一 端与轭铁11铆接,线圈输入插脚1和2及引线1-1和2-1分别与线圈 16的引线连接,并与电阻14形成并联电路,动触点输入插脚3与轭 铁ll连接成一体,输出插脚4与静触点7连接。如图4、图5所示,其中输出插脚4的接头4-1与插脚4-2成90 度垂直连接,插脚4-2上端中部有一个凹口 4-2-1,接头4-l左半部的 凸缘与插脚4-2的凹口 4-2-1 —边垂直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输出插 脚4是先在平面的接头4-1与插脚4-2的连接处,于接头4-1 一边开 一个缺口,于另一边从插脚4-2上斜向割一刀;再将接头4-l折弯90 度,则接头上形成一个凸缘4-1-1,插脚上形成一个凹口 4-2-1。如图6结合图2所示,限制片8呈倒U字型,输出插脚4占据 了原常开继电器限制片的位置,但是限制片的位置又不能移动,故重 新设计了呈倒U字型的限制片8,其空挡让给了输出插脚4。'其中底座15采用常闭继电器的底座,并作了相应的改进。在继电器通电时,龟流会经线圈输入插脚1和2进入绕在骨架 12上的线圈16,由铁芯13、轭铁11产生的磁力将衔铁9吸住,同时带动固定在衔铁9上的簧片10,使固定在簧片10上的动触点6与静触点7闭合,则输出插脚4与轭铁11连成一体的输入插脚3接通, 继电器就会输出相应的负载电流。在继电器断电时,电阻14将释放线圈16产生的反电势,可改善 对电源系统的干扰。若无电信号输入,电磁机构不产生磁力,衔铁9 在簧片10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将动触点6与静触点7分开,则继电 器无负载电流输出,起到了常开继电器的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常开继电器,由电磁机构和连接底座以及外壳(17)组成;其中电磁机构由动触点(6)、衔铁(9)、簧片(10)、轭铁(11)、骨架(12)、铁芯(13)、线圈(16)构成;其中连接底座由线圈输入插脚(1)和(2)及引线( 1-1)和(2-1)、动触点输入插脚(3)、输出插脚(4)、静触点(7)、限制片(8)、电阻(14)、底座(15)构成;其中簧片(10)一端与动触点(6)铆接,其另一端与轭铁(11)铆接,线圈输入插脚(1)和(2)分别与线圈(16) 的引线连接,并与电阻(14)形成并联电路,动触点输入插脚(3)与轭铁(11)连接成一体,输出插脚(4)与静触点(7)连接;其特征是:其中输出插脚(4)的接头(4-1)与插脚(4-2)方向垂直,插脚(4-2)上端中部有一个凹口(4-2 -1),接头(4-1)左半部的凸缘(4-1-1)与插脚(4-2)的凹口(4-2-1)一边垂直连接;其中限制片(8)呈倒U字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常开继电器,由电磁机构和连接底座以及外壳(17)组成;其中电磁机构由动触点(6)、衔铁(9)、簧片(10)、轭铁(11)、骨架(12)、铁芯(13)、线圈(16)构成;其中连接底座由线圈输入插脚(1)和(2)及引线(1-1)和(2-1)、动触点输入插脚(3)、输出插脚(4)、静触点(7)、限制片(8)、电阻(14)、底座(15)构成;其中簧片(10)一端与动触点(6)铆接,其另一端与轭铁(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鹏飞干上游施勇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沪工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