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佳佳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体表的筋膜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436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用于体表的筋膜导向装置,筋膜导向装置包括基板与导向部,导向部固定装配于基板的内侧面;导向部包括第一导向面与第二导向面,第一导向面与内侧面的夹角为第一角,第二导向面与内侧面的夹角为第二角,第一角大于第二角。筋膜导向装置作用于体表时,内侧面平行于人体皮肤,第一导向面与皮肤形成的第一作用角等于第一角,第二导向面与皮肤形成的第二作用角等于第二角,第一导向部施加于体表的第一作用力为平行于内侧面且自第二导向面指向第一导向面,从而令筋膜可快速沿第一作用力的方向移动、延伸,进而带动体液快速沿第一作用力的方向移动、延伸,因此,筋膜导向装置可同时松解肌筋膜与理顺肌筋膜。可同时松解肌筋膜与理顺肌筋膜。可同时松解肌筋膜与理顺肌筋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体表的筋膜导向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筋膜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体表的筋膜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筋膜科学在近年来逐渐到重视,通过体表肌筋膜的改变,可以促进人体健康,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在日常应用中,发现现有的作用于体表肌筋膜的工具,普遍存在仅能松解肌筋膜,但不能理顺肌筋膜的情况。因此,需提供一种可同时松解肌筋膜与理顺肌筋膜的筋膜导向装置及筋膜导向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同时松解肌筋膜与理顺肌筋膜的用于体表的筋膜导向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筋膜导向装置包括基板与导向部,导向部固定装配于基板的内侧面;导向部包括第一导向面与第二导向面,第一导向面与内侧面的夹角为第一角,第二导向面与内侧面的夹角为第二角,第一角大于第二角。
[0005]由上述方案可见,筋膜导向装置作用于体表时,内侧面平行于人体皮肤,第一导向面与皮肤形成的第一作用角等于第一角,第二导向面与皮肤形成的第二作用角等于第二角,第一导向部施加于体表的第一作用力为平行于内侧面且自第二导向面指向第一导向面,从而令筋膜可快速沿第一作用力的方向移动、延伸,进而带动体液快速沿第一作用力的方向移动、延伸,因此,筋膜导向装置可同时松解肌筋膜与理顺肌筋膜。
[0006]优选的,筋膜导向装置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导向区、第二导向区与第三导向区,第一导向区、第二导向区与第三导向区分别至少布置有一个导向部。
[0007]进一步的,第一导向区内的导向部的第一导向面相对于第二导向面远离第二导向区。
[0008]进一步的,第二导向区内的导向部的第一导向面相对于第二导向面远离第二导向区。
[0009]进一步的,第三导向区内的导向部的第一导向面相对于第二导向面靠近第二导向区。
[0010]进一步的,导向部为三棱柱体。
[0011]进一步的,第一导向区的导向部数量与第二导向区的导向部数量相同,第一导向区的导向部数量少于第三导向区的导向部数量。
[0012]进一步的,第一导向区布置有三个导向部,第二导向区布置有三个导向部。
[0013]进一步的,第三导向区布置有五个导向部。
附图说明
[0014]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
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筋膜导向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筋膜导向装置实施例的施力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筋膜导向装置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筋膜导向装置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筋膜导向装置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筋膜导向装置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0021]图7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筋膜导向装置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体表的筋膜导向装置100包括基板1 与导向部2,导向部2固定装配于基板1的内侧面3。导向部2包括第一导向面5与第二导向面6,导向部2为三棱柱体,第一导向面5与内侧面3 的夹角为第一角,第二导向面6与内侧面3的夹角为第二角,第一角大于第二角,导向部2粘接于基板1,内侧面3平行于基板1的外侧面。
[0024]基板1可为塑胶件或金属件,亦可为能产生弹性形变的橡胶件、金属件、布料件,进一步的,基板1可为板状件,亦可为环状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角为90
°
,第二角为45
°
,筋膜导向装置100为一体成型的橡胶件。
[0025]筋膜导向装置100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导向区7、第二导向区8与第三导向区9,第一导向区7、第二导向区8与第三导向区9分别至少布置有一个导向部2。第一导向区7内的导向部2的第一导向面5相对于第二导向面6远离第二导向区8,第二导向区8内的导向部2的第一导向面5相对于第二导向面6远离第二导向区8,第三导向区9内的导向部2的第一导向面5相对于第二导向面6靠近第二导向区8。
[0026]第一导向区7的导向部2数量与第二导向区8的导向部2数量相同,第一导向区7的导向部2数量少于第三导向区9的导向部2数量。第一导向区7布置有三个导向部2,第二导向区8布置有三个导向部2,第三导向区9布置有五个导向部2。
[0027]参见图1与图2,筋膜导向装置100作用于体表时,内侧面3平行于人体的体表皮肤10,第一导向面5与体表皮肤10形成的第一作用角等于第一角,第二导向面6与体表皮肤形成的第二作用角等于第二角,第一角大于第二角,因此,第二导向面6沿平行于内侧面3且自第二导向面6指向第一导向面5的方向作用于皮肤10的第二分力大于第一导向面5沿平行于内侧面3且自第二导向面6指向第一导向面5的方向作用于皮肤10的第一分力,第一分力与第二分力的合力为第一作用力,第一导向部2施加于体表的第一作用力方向X为平行于内侧面3且自第二导向面6指向第一导向面5从而于筋膜处形成单向阀,使筋膜、体液沿单一方向移动,即为令筋膜可快速沿第一作用力的方向移动、延伸,进而带动体液快速沿第一作用力的方向移动、延伸,因此,筋膜导向装置100可同时松解肌筋膜与理顺肌筋膜。因此,第一导向区7施加于体表皮肤10的作用力方向与第二导向区8施加于体表皮肤10的作用力方向相
反,第一导向区7施加于体表皮肤10的作用力方向与第三导向区9施加于体表皮肤10的作用力方向相同。由于第一导向区7的导向部2数量与第二导向区8的导向部2数量相同,第一导向区7的导向部2数量少于第三导向区9的导向部2数量,筋膜导向装置100施加于体表皮肤的合力方向与第三导向区9施加于体表皮肤10 的作用力方向相同。
[0028]优选的,一种筋膜导向方法应用上述筋膜导向装置100,筋膜导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步骤S1,将筋膜导向装置100施压于体表;
[0030]步骤S2,第二导向面沿平行于内侧面且自第二导向面指向第一导向面的方向作用于皮肤的第二分力大于第一导向面沿平行于内侧面且自第二导向面指向第一导向面的方向作用于皮肤的第一分力,第一分力与第二分力的合力为作用力,第一作用力、第二作用力与第三作用力均为作用力,筋膜导向装置100的第一导向区7施加第一作用力于体表,筋膜导向装置100 的第二导向区8施加第二作用力于体表,筋膜导向装置100的第三导向区 9施加第三作用力于体表,第一作用力与第二作用力的方向相反,第三作用力与第一作用力的方向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体表的筋膜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筋膜导向装置包括基板与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固定装配于所述基板的内侧面;所述导向部包括第一导向面与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内侧面的夹角为第一角,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内侧面的夹角为第二角,所述第一角大于所述第二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体表的筋膜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筋膜导向装置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导向区、第二导向区与第三导向区,所述第一导向区、所述第二导向区与所述第三导向区分别至少布置有一个所述导向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体表的筋膜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区内的所述导向部的所述第一导向面相对于所述第二导向面远离所述第二导向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体表的筋膜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区内的所述导向部的所述第一导向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蔡佳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