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翻转通用镀覆飞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433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翻转通用镀覆飞巴装置,包括支撑架(1)、提升钩(2、6、7、9)、电极横杆(3、4)、减速电机(5)、导电杆(8、16、17)、锲形块(22、23)、设置在电极横杆上的挂架;设置在电极横杆上的挂架,包括:长挂架(11)、短挂架(10)及连接并夹持固定长挂架(11)与短挂架(10)的夹具组件(19);锲形块(22)固定在长挂架(11)上,锲形块(23)固定在短挂架(10)上,锲形块(22)与锲形块(23)相对设置;在短挂架(10)和长挂架(11)的下端设置零件挂具,通过长挂架(11)相对于短挂架(10)沿垂直于支撑架(1)所在的平面方向相对移动,实现零件的自动翻转。实现零件的自动翻转。实现零件的自动翻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翻转通用镀覆飞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翻转通用镀覆飞巴装置,尤其适用于镀覆过程中变换挂具与零件接触位置、翻转零件排出零件内孔或凹槽气体。

技术介绍

[0002]镀覆生产线实现自动化生产已有四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方面成效显著。自动镀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自动滚镀(含振镀)生产和自动挂镀生产。自动滚镀生产方式适用于在滚筒中容易翻转、不易变形、不易碰伤的零件;自动挂镀生产方式适用于在镀覆过程中不适用自动滚镀生产的零件。电子产品中的插针、插孔,通用标准件中的螺钉、螺栓、螺母,兵器产品中的枪炮小型零部件等等,此类产品批量较大,常采用滚镀生产,能确保零件镀覆质量。但对不容易翻转、易变形、易碰伤的零件进行滚镀,容易导致零件碰伤、划伤等机械性损伤,因此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自动挂镀生产,以解决零件受到机械损伤的首要问题。采用自动挂镀生产,受到国内现有镀覆装备技术的制约,未能彻底解决镀覆过程中出现的镀层缺陷,特别是针对盲孔、凹槽类形状较复杂零件的镀覆,存在盲孔、凹槽底部无镀层或镀层不完整的现象。
[0003]在多种行业领域零件的镀覆方面,大部分的产品外形较复杂,零件易变形、易碰伤,同时存在盲孔、凹槽的结构,并且对镀覆零件的质量要求较高,对镀覆零件质量有无碰伤、镀层应完整要求,因此,长期以来,零件结构复杂的产品采用手工挂镀和翻转零件的生产方式以满足高质量的要求。
[0004]通用型镀覆飞巴装置是一种适用于自动镀覆生产线和手工镀覆生产线的装置。其主要功能是通过飞巴装置夹持零件,并将其放置于槽液中进行电沉积或涂覆过程。
[0005]由于传统的通用型镀覆飞巴装置是将零件直接浸入槽液中,且通过挂具组件固定零件位置无法自由移动。随着电沉积过程的进行,零件周边槽液浓度随之降低,致使沉积的镀层质量较差。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公开的旋转式电镀飞巴装置,其技术目的是使零件旋转起来实现槽液的充分交换,以达到更好的电沉积效果。但该装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0006](1)旋转式电镀飞巴装置结构复杂。该技术包括飞巴框架、传
[0007]动组件(包括旋转头联动组件、动力引入轴和动力引入齿轮)、动力装置和导电组件(导电头和导线)。其中旋转头联动组件置于飞巴框架中,动力引入轴的一端与旋转头联动组件通过连轴器连接,另一端与动力引入齿轮固定连接;导电头置于飞巴框架的两端,并通过导线与导电杯上端电性连接。该装置的零件众多,结构复杂。
[0008](2)旋转式电镀飞巴装置存在镀覆挂具印迹、内孔无镀层问题。
[0009]该装置是在传统的通用型镀覆飞巴装置上加入了旋转结构,使得挂镀时零件可以环绕中心轴旋转以提高槽液的稳定性,进而改善镀覆质量。但由于旋转挂钩与零件的接触点固定不变,致使得到的镀层接触挂钩的区域存在印痕;并且零件内孔存在无镀层或镀层不完整的可能。尤其带有盲孔的零件,若盲孔朝上时孔内存在多余空气无法正常排出,气泡
积聚在零件表面使得槽液无法与零件充分接触,造成盲孔处无镀层。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翻转通用镀覆飞巴装置,是一种结构巧妙、翻转零件均匀的自动翻转通用型镀覆飞巴装置。
[0011]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翻转通用镀覆飞巴装置,包括支撑架(1)、提升钩(2、6、7、9)、电极横杆(3、4)、减速电机(5)、导电杆(8、16、17)、锲形块(22、23)、设置在电极横杆上的挂架;
[0012]提升钩(2、6、7、9)设置于支撑架(1)的四角;
[0013]减速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一个偏心轴连接电极横杆(4),使电极横杆(4)能够相对支撑架(1)上下运动,左右不运动;
[0014]置于镀槽口的导电座上的导电杆(8、16、17)固定在支撑架(1)底部,导电座连接外部电源;
[0015]导电杆(16、17)通过导线连接减速电机(5);
[0016]导电杆(8)通过软导线给电极横杆(3、4)供电;
[0017]设置在电极横杆上的挂架,包括:长挂架(11)、短挂架(10)及连接并夹持固定长挂架(11)与短挂架(10)的夹具组件(19);
[0018]锲形块(22)固定在长挂架(11)上,锲形块(23)固定在短挂架(10)上,锲形块(22)与锲形块(23)相对设置;短挂架(10)与长挂架(11)分别与挂钩(12、13、14、15)连接,短挂架(10)与长挂架(11)分别通过其自身上端分别挂置于电极横杆(3)、电极横杆(4)上;短挂架(10)与长挂架(11)通过设置于其两侧的夹具组件(19)进行固定;在短挂架(10)和长挂架(11)的下端设置零件挂具,通过长挂架(11)相对于短挂架(10)沿垂直于支撑架(1)所在的平面方向(即上下)相对移动,实现零件的自动翻转。
[0019]优选的,支撑架(1)为矩形平板。
[0020]优选的,还包括:变频翻转控制器(18),减速电机(5)通过导电线与变频翻转控制器(18)连接,以实现长挂架(11)相对短挂架(10)的上下移动,且移动频率通过变频翻转控制器(18)调节,在挂架下端设计适用于喷管类零件结构的挂具组件,其中长挂架(11)相对短挂架(10)的前后两侧分别设计一大一小的环状挂圈,前侧的环状挂圈(20)与短挂架(10)连接,后侧的环状挂圈(21)与长挂架(11)连接;气体发生器喷管装挂时,将零件漏斗状的一端置于环状挂具组件。在自动生产过程中,接通电源后通过设定移动频率,即可实现长挂架(11)相对短挂架(10)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挂圈(21)、挂圈(20)与零件的接触点交替变换,由于零件的上下移动,能够完全消除内孔压气、排出积聚残液;与此同时环状挂具组件与零件接触点的交替改变,使得最终产品镀层无挂具印迹。
[0021]优选的,还包括两个支撑电极横杆(3、4)的固定块(30);
[0022]电极横杆(3、4)的两端套上轴承;
[0023]支撑架(1)的两端各固定设置一个支撑电极横杆(3、4)的固定块(30),对电极横杆(3、4)进行轴向限位,电极横杆(3、4)平行设置,支撑架(1)的一端的固定块(30)上设有用于使电极横杆(3)的一端上轴承旋转的轴孔和用于使电极横杆(4)的一端轴承能够上下运动的滑槽。(上下运动,是指:垂直于支撑架(1)所在的平面方向运动。)
[0024]支撑架(1)的另一端的固定块(30)上设有用于使电极横杆(3)的另一端上轴承旋转的轴孔和用于使电极横杆(4)的另一端轴承能够上下运动的滑槽。(上下运动,是指:垂直于支撑架(1)所在的平面方向运动)
[0025]优选的,减速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一个偏心轴连接电极横杆(4),使电极横杆(4)能够相对支撑架(1)上下运动,左右不运动,具体如下:
[0026]电极横杆(3、4)沿轴向开有一个横槽;减速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有固定偏心轴的偏心轴支架,偏心轴支架上固定偏心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翻转通用镀覆飞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提升钩(2、6、7、9)、第一电极横杆(3)、第二电极横杆(4)、减速电机(5)、第一导电杆(8)、第二导电杆(16)、第三导电杆(17)、第一锲形块(22)、第二锲形块(23)、设置在电极横杆上的挂架;提升钩(2、6、7、9)设置于支撑架(1)的四角;减速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一个偏心轴连接第二电极横杆(4),使第二电极横杆(4)能够相对支撑架(1)上下运动,左右不运动;置于镀槽口的导电座上的第一导电杆(8)、第二导电杆(16)、第三导电杆(17)固定在支撑架(1)底部,导电座连接外部电源;第二导电杆(16)、第三导电杆(17)通过导线连接减速电机(5);第一导电杆(8)通过软导线给第一电极横杆(3)、第二电极横杆(4)供电;设置在电极横杆上的挂架,包括:长挂架(11)、短挂架(10)及连接并夹持固定长挂架(11)与短挂架(10)的夹具组件(19);第一锲形块(22)固定在长挂架(11)上,第二锲形块(23)固定在短挂架(10)上,第一锲形块(22)与第二锲形块(23)相对设置;短挂架(10)与长挂架(11)分别与第一挂钩(12)、第二挂钩(13)、第三挂钩(14)、第四挂钩(15)连接,短挂架(10)与长挂架(11)分别通过其自身上端分别挂置于第一电极横杆(3)、第二电极横杆(4)上;短挂架(10)与长挂架(11)通过设置于其两侧的夹具组件(19)进行固定;在短挂架(10)和长挂架(11)的下端设置零件挂具,通过长挂架(11)相对于短挂架(10)沿垂直于支撑架(1)所在的平面方向相对移动,实现零件的自动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转通用镀覆飞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频翻转控制器(18),减速电机(5)通过导电线与变频翻转控制器(18)连接,以实现长挂架(11)相对短挂架(10)的上下移动,且移动频率通过变频翻转控制器(18)调节,在挂架下端设计适用于喷管类零件结构的挂具组件,其中长挂架(11)相对短挂架(10)的前后两侧分别设计一大一小的环状挂圈(20,21),前侧的环状挂圈(20)与短挂架(10)连接,后侧的环状挂圈(21)与长挂架(11)连接;气体发生器喷管装挂时,将零件漏斗状的一端置于环状挂具组件;在自动生产过程中,接通电源后通过设定移动频率,即可实现长挂架(11)相对短挂架(10)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环状挂圈(20,21)与零件的接触点交替变换,由于零件的上下移动,能够完全消除内孔压气、排出积聚残液;与此同时环状挂具组件与零件接触点的交替改变,使得最终产品镀层无挂具印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转通用镀覆飞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支撑第一电极横杆(3)、第二电极横杆(4)的固定块(30);第一电极横杆(3)、第二电极横杆(4)的两端套上轴承;支撑架(1)的两端各固定设置一个支撑第一电极横杆(3)、第二电极横杆(4)的固定块(30),对第一电极横杆(3)、第二电极横杆(4)进行轴向限位,第一电极横杆(3)、第二电极横杆(4)平行设置,支撑架(1)的一端的固定块(30)上设有用于使第一电极横杆(3)的一端上轴承旋转的轴孔和用于使第二电极横杆(4)的一端轴承能够上下运动的滑槽;支撑架(1)的另一端的固定块(30)上设有用于使第一电极横杆(3)的另一端上轴承旋转的轴孔和用于使第二电极横杆(4)的另一端轴承能够上下运动的滑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转通用镀覆飞巴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速电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黎明王彦飞何战宁雷洪胡智涛刘晓辉郭琪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