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的导光方法以及使用该导光板的按键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312417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按键结构,包括:电路板、第一弹性层、第二弹性层、遮光层、按键群组、发光组件及遮光片。所述第二弹性层上具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具有链条状的遮光结构,所述遮光结构是由多个穿孔以相邻错开的方式排列而成的,并且所述遮光结构将导光板分隔成两个导光区,当两个导光区外部的不同色光导入导光板后,在任一导光区的光线经过所述遮光结构时,将使通过穿孔的光线亮度衰减,让光线无法到达另一导光区,以避免两个导光区的光线产生相互干扰或混光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键,特别涉及一种按键内部背光源的导光方法 及结构。
技术介绍
背光源模块除了广泛地运用在液晶显示器、招牌、广告牌上之外, 就连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器的电子产品也在广泛地使用背光模 块。因为在按键里安装背光源模块,从而令使用者在晚上或无光源的 情况下,依旧可以顺利地操作按键。传统的按鍵是在按键结构内部配置有导光板,在导光板周缘或底 部配置有发光二极管。当使用电子产品时,所述发光二极管立即被点 亮,而将光线导入导光板内部,此时导光板将光线导向配置于导光板 上方的按键上,使按键表面呈现透光效果,让使用者可以清楚地看见 每个按键表面上的文字、数字或符号。近年来多色发光二极管被制造出来之后,其也被广泛运用在电子 产品的按键上。多色光的发光二极管在电子产品的电路的控制下,产 生不同色光,以使按键表面或某些按键群组呈现出不同色光的彩色背 光效果。由于导光板只有一层,因此如果同时有多个多色光的发光二 极管被点亮,并且光线被同时导入导光板内部,则容易使得光线彼此 之间相互干扰或产生混光,导致按键表面所显示的色光不能达到原先 设定的色光。因此,为了解决光线彼此之间的相互干扰或混光等问题, 因此利用黑色的贴布贴附或油墨涂布于导光板的遮光处,在多个多色 光被导入导光板内部后,使按键表面或某些按键群组呈现出不同色光 的背光效果,让光线彼此之间不会产生干扰或混光等问题。但是,采 用这种遮光方式时,如果加工贴附或涂布处理不尽理想,则将导致漏 光现象发生,并且也造成导光板制作上的费时和费工序。因此,本专利技术在导光板上制作遮光结构,利用所述遮光结构来衰 减通过遮光结构的光线亮度,以避免光线彼此之间产生相互干扰或混 光等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上制作有链条状的遮光结构, 所述遮光结构是由多个穿孔以相邻错开的方式排列而成的,并且所述 遮光结构将所述导光板分隔成两个导光区,当两个导光区外部的不同 色光的光线导入导光板后,任一导光区的光线经过所述遮光结构时, 将使通过所述穿孔的光线亮度衰减,让光线无法到达另一导光区,从 而避免两个导光区的光线产生相互干扰或混光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的导光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的遮光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与按键结构配合使用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侧视示意图; 图9是图7的光学路径示意图; 图IO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用于手机上时的示意图;以及 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按键结构用于汽车音响面板上时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步骤100~106 导光板1载体ll 区块状导光部12框体状导光部13 长条状导光部14导光微结构15 遮光结构16穿孔161、 161a导光区17、 17'光线18缺口 19、 19a、 19b折射部191、 191a、 191b电路板2第一弹性层3薄膜弹片31金属弹片32第二弹性层4弹性体41凸体42遮光层5镂空孔51按键群組6按键61表面611、 311黏着层62缝隙63发光组件7底座71发光部72遮光片8手机9汽车音响面板10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详细说明,现配合附图进行如下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的导光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首先,在步骤100,准备导光板,该导光板上形成有区块状导光部、框体状导光部以及长条状导光部。步骤102,在导光板上成型链条状的遮光结构,所述遮光结构将 导光板分为两个导光区,并且所迷遮光结构由多个穿孔组成,所述多 个穿孔以相邻错开的方式排列。步骤104,当任一导光区外部的发光组件被点亮时,光线被导入 该导光区内。步骤106,当光线经过遮光结构的穿孔时,光线将被穿孔折射于 相邻的穿孔上,致使光线亮度衰减,从而无法穿过穿孔而到达另一导 光区,使两个导光区所产生的特定光源不会相互干扰或混光。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 大示意图。如图所示,导光板1是由透明无色的PC膜或TPU膜制成 的载体11,载体11上具有区块状导光部12、框体状导光部13以及长条状导光部14。区块状导光部12将光线导向至相应的单一按键上, 而框体状导光部13将光线导向至特定的按键群组上,长条状导光部 14将光线导向于栽体11的侧缘上。区块状导光部12、框体状导光部13以及长条状导光部14的导光 部由多个导光微结构15组成,在外部光线导入载体11内部后,导光 微结构15改变光线的行经路径,使光线可以集中投射于按键上。同时请一起参照图4,在区块状导光部12、框体状导光部13及长 条状导光部14之间设有链条状的遮光结构16,其将载体11分隔成两 个导光区17、 17',遮光结构16是由多个穿孔161以相邻4晉开的方 式排列而成的,在导光区17或17'将外部的光线18导入载体ll后, 光线18经过遮光结构16的穿孔161时,穿孔161将光线18折射于相 邻的穿孔161a上,使光线18衰减而不会穿过遮光结构16,因此在导 光区17和17'分别导入光线18时,皆不会产生相互干扰或混光等问 题。再一起参照图5,在导光板1的载体11的一侧及两个角处皆设有 缺口 19、 19a、 19b,缺口 19、 19a、 19b内具有呈阶梯状的光线折射 部191、 191a、 191b,缺口 19、 19a、 19b上配置有发光组件7,发光 组件7被点亮时所产生的光线18由折射部191、 191a、 191b导入后, 让光源能快速均匀地扩散到载体11的导光区17、 17'上。再一起参照图6,导光板1上的导光粒子15呈半圓形凹孔状。外 部光线18被导入导光板1的载体11内部后,在光线18行经至导光微 结构15时,导光微构15会改变光线18的行经路径,从而使光线18 可以集中地投射于按键上。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与按键结构配合使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在本图中所揭露的按键结构包括电路板2、第一弹性层3、第二弹性 层4、遮光层5、按键群组6、发光组件7以及遮光片8。电路板2为印刷有电路的薄膜印刷电路板。第一弹性层3配置于电路板2上,其上具有由硬性的PC材料制 成的薄膜弹片31、以及贴覆于薄膜弹片31上并与电路板2对应配置的金属弹片32,金属弹片32在被按压变形时,便产生喀嚓声,从而 让使用者感觉有按压按键61的效果。第二弹性层4配置于第一弹性层3上,并且由导光板1及弹性体 41组成。弹性体41由软性的PC材料制成,其与导光板1通过热压合 技术而结合在一起,并且在弹性体41上成型有多个凸体42,凸体42 对应金属片32配置。遮光层5设置于第二弹性层4上,遮光层5在对应导光粒子15 处为镂空孔51,相邻的按键61所形成的缝隙63位于遮光层5上,以 阻隔光线之间的干扰。按键群組6由多个按键61组成,每个按键61都是由具有透光效 果的材料制成的,其表面设有具有透光效果的数字、文字或符号,底 部设有黏着层62,黏着层62用于使按键61贴覆于遮光层5上,同时 相邻的按键61所形成的缝隙63位于遮光层5上,使遮光层5可以防 止光线从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内部背光源的导光方法,包括:a)、准备导光板;b)、在所述导光板上形成遮光结构,所述遮光结构将所述导光板分隔成两个导光区;以及c)、在至少两条光线由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两个导光区分别导入后,在所述至少两条光线达到所述遮光结构时,进入所述遮光结构的光线被衰减,以至于无法穿过所述遮光结构,在所述两个导光区上分别形成不同颜色的光线,所述光线投射于按键上。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按键内部背光源的导光方法,包括a)、准备导光板;b)、在所述导光板上形成遮光结构,所述遮光结构将所述导光板分隔成两个导光区;以及c)、在至少两条光线由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两个导光区分别导入后,在所述至少两条光线达到所述遮光结构时,进入所述遮光结构的光线被衰减,以至于无法穿过所述遮光结构,在所述两个导光区上分别形成不同颜色的光线,所述光线投射于按键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内部背光源的导光方法,其中,a步 骤中的导光板具有载体。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内部背光源的导光方法,其中,a步 骤中的遮光结构呈链条状。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内部背光源的导光方法,其中,所述 链条状的遮光结构由多个穿孔组成,所述多个穿孔以相邻错开的方式排列。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内部背光源的导光方法,其中,a步 骤中的导光板的所述载体上具有区块状导光部、框体状导光部及长条 状导光部。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内部背光源的导光方法,其中,所述 导光部由多个导光微结构组成。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内部背光源的导光方法,其中,所述 导光微结构为半圓形凹孔或凸出于所述载体表面的凸粒。8. —种按键内部的导光板结构,所述导光板结构具有载体,所述 载体上具有区块状导光部、框体状导光部及长条状导光部,在所述区 块状导光部、所述框体状导光部及所述长条状导光部之间设有遮光结 构,所述遮光结构将所述载体分隔成两个导光区。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内部的导光板结构,其中,所述栽体 由透明无色的PC膜或TPU膜制成。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内部的导光板结构,其中,所述区 块状导光部将光导向至相应的单一按键上。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内部的导光板结构,其中,所述框 体状导光部将光导向至特定的按键群组上。12.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鍵内部的导光板结构,其中,所述长 条状导光部将光导向至所述载体的側缘上。13.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内部的导光板结构,其中,所述导 光部由多个导光微结构组成。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按键内部的导光板结构,其中,所述导 光微结构为半圓形凹孔或凸出于所述栽体表面的凸粒。15.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内部的导光板结构,其中,所述遮 光结构呈链条状。16. 如杈利要求15所述的按键内部的导光板结构,其中,所述链 条状的遮光结构由多个穿孔组成,所述多个穿孔以相邻错开的方式排 列。17.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内部的导光板结构,其中,所述载 体的一侧及两角处皆设有缺口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按鍵内部的导光板结构,其中,所述缺 口内具有呈阶梯状的光线折射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张礼
申请(专利权)人:毅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