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中皂苷含量的检测方法及园参和野山参的鉴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4080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参中皂苷含量的检测方法及园参和野山参的鉴别方法。所述人参中皂苷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人参样品待测液中的皂苷含量;其中,检测条件包括:采用流动相A和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所述流动相A为甲酸与乙腈的混合液;所述流动相B为甲酸与水的混合液。基于所述人参中皂苷含量的检测方法,建立了一种园参和野山参的鉴别方法。该检测方法对仪器要求不高、可测成分多、分离度高、耗时短,所述园参和野山参的鉴别方法快速、高效、准确,具有简便和明确标准参数。数。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参中皂苷含量的检测方法及园参和野山参的鉴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参中皂苷含量的检测方法及园参和野山参的鉴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参是驰名中外的名贵药材,具有保肝、调节免疫、抗疲劳、抗糖尿病、抗肿瘤、抗抑郁、治疗心脑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功效。根据人参生长环境和栽培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园参、林下山参、野山参和野生人参4类。自然传播、生长于深山密林的原生态人参,称为野生人参。野生人参是人参中的极品,产量极少,资源濒临枯竭,且不允许私自采挖和买卖,因此市场上以栽培人参和半栽培人参为主,其中人工栽培的人参俗称“园参”,商品年限多在4~5年,一般不超过6年;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人参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商品年限多在10年以上;依据《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GB/T 18765

2015》国家标准规定,播种后自然生长于深山密林15年以上的人参,可称为野山参,商品年限多在15年以上20年左右。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野山参具有明显优于园参而与野生人参更为接近的内在品质和药用价值,价值不菲,经常单支售价过万,而园参的批发价格仅为每公斤数百至千元,二者价格差异悬殊,因此野山参与园参的科学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野山参与园参的判别仍以经验鉴别为主,芦、艼、体、纹、须、皮、点等方面的外观特征是其主要的鉴别要点,但该方法对鉴定者的鉴别经验有极高的要求,评价结果也因人而异,过于主观,不具备可重复性,且对于野山参、园参的粉末性原料样品几乎没有判别能力。
[0004]近年来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与人参判别相关的技术方法层出不穷,经前期文献整理发现,除人参原支外观性状鉴别外,野山参和园参的鉴别还包括显微特征物的体积和数量及木质部比例检查、红外光谱形状和强度的比较、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拟合、分子生物学基因测序、人参皂苷含量的分析和基于分析化学的代谢组学研究等方法。但上述方法无论是在原料药的鉴别还是成品检验的日常质量控制工作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较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成果转化,尤其是在面临人参市场需求量逐年攀升的情况下,迫切的需要一个更简单的、更方便的、具有较好判别性质的质量控制指标。
[0005]2015版国家标准《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中仅规定,野山参或野山参粉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应大于0.40%,人参皂苷Re和Rg1含量之和应大于0.60%,人参总皂苷含量应大于4.40%,而这一标准和《中国药典》(2020版)对人参项下园参和林下山参含量控制标准本质是一致的,均只对3个主要的皂苷成分进行了最低含量限制,而且还存在园参和林下山参标准共用混用的情况,这使得人们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将三者进行有效区别。详见表1。
[0006]表1人参标准对人参皂苷的含量规定
[0007][0008]此外,文献中报道的基于分析化学的代谢组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如《Identification of mountain

cultivated ginseng and cultivated ginseng using UPLC/oa

TOF MSE with a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sample

profiling strategy》(Doi:10.1016/j.jgr.2015.11.001),《基于NMR和UPLC

QTOF

MS/MS技术的林下山参化学成分研究》(朱海林.[D].吉林大学,2017),《Nontargeted metabolomics approach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cultivation ages of mountain cultivated ginseng leaves using UHPLC/QTOF

MS》(Doi:10.1016/j.jpba.2017.04.009),《基于UPLC

Q

TOF/MS的植物代谢组学技术鉴别林下山参的生长年限》(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9):3609

3614),《UPLC

QTOF/MS

based nontargeted metabolomic analysis of mountain

and garden

cultivated ginseng of different ages in northeast China》(Doi:10.3390/molecules24010033)均存在所得差异性、特异性代谢标志物过多,分析检测方法对仪器有较高要求,且无明确含量标准和指标的缺点,这些结果或许在科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尚未明确指出适用于药品大规模生产情况下日常检验等实际工作场景中的判别指标和限量范围,导致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应用产生不可忽视的脱节情况。
[0009]而专利《一种利用人参皂苷成分含量及其比例鉴别人参种类及其生长年限的方法》(申请号:201811572380.0)虽然明确指出了Re/Rg1、Rb1/Rg1和Rf/Rg1三个比值可以鉴别样品的种类和生长年限,且分别规定了3年以下园参、3年至5年的园参、6年及以上的园参、8年至12年的林下参、13年至15年的林下参、16年以上的林下参、8年至10年的野山参、11年至14年的野山参、15年至19年的野山参、20年至25年的野山参、26年至29年的野山参、30年以上的野山参中Rg1、Re/Rg1、Rb1/Rg1和Rf/Rg1含量范围。但是就整个判别方法而言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专利中对各类人参的称谓令人存疑,“林下参”应为“林下山参”,15年以上的林下山参可称为“野山参”,而“野山参”是否采用的是“野生人参”的样本并未明确指出;其次,判别指标采用了Rg1、Re/Rg1、Rb1/Rg1和Rf/Rg1进行范围限量,判定方法极其繁杂,判定参数过多且范围过窄,在日常药品检验等工作中普适性和可行性不高,而且由于人参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方法的可重复性也并不好,准确率较低。
[0010]另有专利《鉴别野山参与园参、林下山参与园参的方法》(申请号CN202010868017.4)对人参皂苷Rb1的含量和Rb1/Ro的比值进行了考量,用以判别野山参与园参、林下山参与园参,规定当Rb1的含量占样品重量的百分比≥0.6%,Rb1/Ro≥2.0,则样品为野山参(生长年限≥15年的林下山参),而园参无法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当Rb1/Ro≥2.0,林下山参(5

14年)80%以上的样品符合此标准,而园参中90%以上的样品不符合此标准。相对而言,林下山参(5

14年)的判别率较低,而且其检测方法中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虽然检测时间大幅度缩短,但对仪器要求较高,导致方法普适性稍差。
[0011]而其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参中皂苷含量的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人参样品待测液中的皂苷含量;其中,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条件包括:采用流动相A和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所述流动相A为甲酸与乙腈的混合液,其中,所述甲酸占所述流动相A总体积的0.01%~0.5%;所述流动相B为甲酸与水的混合液,其中,所述甲酸占所述流动相B的总体积的0.01%~0.5%;所述皂苷包括R1、Rg1、Re、Rf、Rb1、Ro、Rb2、Rb3和Rd中的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参中皂苷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酸占所述流动相A总体积的0.1%;和/或,所述甲酸占所述流动相B的总体积的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参中皂苷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洗脱的洗脱程序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参中皂苷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条件包括:C18色谱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3nm,柱温30℃,进样量1~10μ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参中皂苷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参样品待测液的制备包括:先将人参样品粉碎后过2~8号筛,烘干至恒重,称取样品加入甲醇

水混合液或乙醇

水混合液中超声或回流提取,提取液经过滤膜过滤,即得所述人参样品待测液。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参中皂苷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参样品粉碎后过4号筛;和/或,所述甲醇

水混合液中甲醇的体积分数为30~90%,例如70%;和/或,所述超声的时间为10~120min,较佳地为100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静陈丹青吴咏梅许庆娟王士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上药神象健康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