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二次张拉工艺和移动台座的混凝土T梁预制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89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二次张拉工艺和移动台座的混凝土T梁预制工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流水线体系布置;步骤二,混凝土浇筑、养护;步骤三,模板拆除、混凝土凿毛;步骤四,梁体移动至养护棚;步骤五,蒸汽养护;步骤六,预应力初张拉;步骤七,梁体吊离台座;步骤八,梁体转运至终张拉区;步骤九,二次养护;步骤十,预应力终张拉;步骤十一,预应力孔道压浆、封锚;步骤十二,转运、存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模板安装效率,降低了模板拼装、吊装等作业的劳作强度,提高了施工安全性;降低了借地所的资金投入较少成本。采用蒸养设备、二次张拉工艺为完成工期紧、工程量大的项目提供了保证。工程量大的项目提供了保证。工程量大的项目提供了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二次张拉工艺和移动台座的混凝土T梁预制工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公路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采用二次张拉工艺和移动台座的混凝土T梁预制工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桥梁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大跨径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T梁应用越来越广。T梁预制任务存在数量多,工期紧,任务重,临时用地征地费用高等问题。而传统的T梁预制工法采用固定台座、拼装模板、一次张拉等工艺,机具设备投入大、周转率低、生产周期长、施工场地大。现有传统的T梁预制工艺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故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标准化程度高、生产周期短、施工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施工占地少的采用二次张拉工艺和移动台座的混凝土T梁预制工法。
[000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二次张拉工艺和移动台座的混凝土T梁预制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流水线体系布置;根据工艺顺序,合理设计生产流水线布置图;每条生产流水线设置钢筋制作区,制梁区,蒸养区,初张拉区,养护区,二次张拉区,存梁区;液压模板委托专业模板厂家进行制造,模板采用分段加工的整体钢模板,在工厂加工完成后运送至现场,施工时现场组拼成型;模板配备相应的锲块模板调节,以适应不同梁长的需求;
[0007]步骤二:混凝土浇筑、养护;混凝土由拌和站制备,使用搅拌车运输至施工现场;使用龙门吊配合料斗进行投料入模;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逐级推进”的浇筑方法;浇筑方向从梁的一端循序进展至另一端,在梁将近另一端时为避免梁端混凝土产生蜂窝等不密实现象,改从另一端向相反方向放料;混凝土振捣以1.5KW高频振捣器为主插入振捣为辅的形式进行振捣;附着式振捣器采用“V”字形方式布置,水平间距约1m,下方振捣器均设置在马蹄斜面处;
[0008]步骤三:模板拆除、混凝土凿毛;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且T梁表面及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后,拆除外侧模板和端模;拆模时,先将端模和顶部对拉杆拆除,再收回竖向油缸、横向油缸退回侧模;模板拆除后及时对梁端、横隔板、翼缘板两侧进行凿毛,凿除浮浆,露出石子为准;凿毛时外侧边缘预留25mm不凿;
[0009]步骤四:梁体移动至养护棚;T梁凿毛完成后,启动移动台座,将T梁移动至养护棚,为防止T梁倾覆,移动前在T梁两端设置支撑杆,移动台座速度3.75m/min;养护前对波纹管口进行封堵;
[0010]步骤五:蒸汽养护;
[0011]步骤六:预应力初张拉;包括钢绞线制作和预应力张拉;
[0012]步骤七:梁体吊离台座;T梁在张拉区初张拉完成后,移动台座移动至提梁区,利用单台50+50t龙门吊将T梁提放至运梁车上,T梁吊装共设置两个吊点,采用兜托梁底起吊法,龙门吊吊钩处设置扁担梁直接与钢丝绳连接。T梁吊装时在底部及顶板两侧设置专用装置用以保护T梁边角混凝土不受损坏;
[0013]步骤八:梁体转运至终张拉区;T梁吊装至运输车后,安装两端支撑,并用钢丝绳及手拉葫芦对T梁进行绑扎,固定牢固后开动运输车,运输至终张拉区;
[0014]步骤九:二次养护;T梁放置于终张拉区后,对未进行终张拉的T梁进行覆盖土工布喷淋养护,同时注意对钢绞线安装保护套管,防止钢绞线锈蚀。T梁存放按编号有规划的进行,以利于架梁时的T梁运输;
[0015]步骤十:预应力终张拉;
[0016]步骤十一:预应力孔道压浆、封锚;预应力束张拉完成后在48小时内进行孔道压浆,压浆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压浆完毕后对梁端进行封锚,封锚混凝土浇筑后,静置1~2h,带模养护;当梁体预应力孔道内的水泥浆强度达到规定值和封锚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即可吊梁转移至存梁区;
[0017]步骤十二:转运、存梁;T梁由二次养护张拉区转运至存梁区进行存梁,放置于存梁台座上,采用双层存放;下层T梁下方设置橡胶垫块,端横隔板两侧采用方木支撑,上层T梁采用工字钢进行支垫。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一中,标准T梁预制模板采用全液压系统,系统由T梁侧模、端头模、底模台车、油缸及油路、同步液压系统、电气控制操作系统、混凝土浇筑平台等构成。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T梁预制模板的底模为可移动结构,底部设置行走轨道,通过电机驱动整体纵向向前行走。移动台座归位至浇筑区采用两台龙门吊抬吊,吊至规定位置后,检查轮毂位置与已标识好的箭头对齐后,对台座模板进行清理、涂刷脱模剂。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六中,钢绞线制作中,预应力采用ΦS15.2mm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钢绞线采用穿索机单根穿束;钢绞线穿束要保证钢绞线平行,不得缠绕;穿束后检查钢绞线外露孔口情况,保证两端外露相等,并满足张拉要求。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六中,预应力张拉中;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张拉力与伸长量双向控制的方法进行张拉。根椐钢绞线的强度、拉力和弹性模量值计算出每束钢绞线在初始拉力,控制拉力和超张拉力下的伸长值。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预应力张拉采用湖南联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DC

2500Q前卡式智能张拉千斤顶,智能张拉控制系统采用高度集成的控制器,通过电磁阀控制两缸或四缸同步张拉;系统操作简单,一键操作即可完成整个张拉过程,控制精度高,可有效提高预应力施工质量。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系统由智能张拉主机、智能张拉从机、千斤顶、位移和压力传感器组成。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六中,预应力初张拉施工具体包括:
[0025]步骤6.1,钢束张拉采用智能张拉设备,两端同步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得超过1束。张拉过程中保持两端钢绞线的伸长量基本一致,两端相差不超过理论伸长值的6%;
[0026]步骤6.2,初张拉操作流程:0

10%σ

50%σ;;第一阶段张拉力值为10%σ,应力使钢绞线从松弛状态达到受力状态,消除伸长值测量误差,并使同束各根钢绞线受力趋于一致;第二阶段自动控制升压速度,平稳升压,自动平衡同一束预应力钢绞两端张拉力值及油缸伸长值;当张拉力达到50%σ时,开始持荷阶段5分钟,自动补压,压力值不超过
±
1%;持荷完毕,控制缓释系统自动缓慢卸载、锚固;千斤顶回顶,首先完成N2钢束初张拉,然后继续完成N3钢束,最后为N1钢束。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5)中蒸汽养护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0028](a)静置阶段:温度保持在5

30℃,时间不少于3小时;
[0029](b)升温阶段:升温时间为3小时,升温速度每小时不超过10℃;
[0030](c)恒温阶段:温度为40℃,恒温时间为24小时,保持≥95%的相对湿度,蒸养过程中,对温度、湿度进行监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二次张拉工艺和移动台座的混凝土T梁预制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流水线体系布置;根据工艺顺序,合理设计生产流水线布置图;每条生产流水线设置钢筋制作区,制梁区,蒸养区,初张拉区,养护区,二次张拉区,存梁区;液压模板委托专业模板厂家进行制造,模板采用分段加工的整体钢模板,在工厂加工完成后运送至现场,施工时现场组拼成型;模板配备相应的锲块模板调节,以适应不同梁长的需求;步骤二:混凝土浇筑、养护;混凝土由拌和站制备,使用搅拌车运输至施工现场;使用龙门吊配合料斗进行投料入模;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逐级推进”的浇筑方法;浇筑方向从梁的一端循序进展至另一端,在梁将近另一端时为避免梁端混凝土产生蜂窝等不密实现象,改从另一端向相反方向放料;混凝土振捣以1.5KW高频振捣器为主插入振捣为辅的形式进行振捣;附着式振捣器采用“V”字形方式布置,水平间距约1m,下方振捣器均设置在马蹄斜面处;步骤三:模板拆除、混凝土凿毛;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且T梁表面及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后,拆除外侧模板和端模;拆模时,先将端模和顶部对拉杆拆除,再收回竖向油缸、横向油缸退回侧模;模板拆除后及时对梁端、横隔板、翼缘板两侧进行凿毛,凿除浮浆,露出石子为准;凿毛时外侧边缘预留25mm不凿;步骤四:梁体移动至养护棚;T梁凿毛完成后,启动移动台座,将T梁移动至养护棚,为防止T梁倾覆,移动前在T梁两端设置支撑杆,移动台座速度3.75m/min;养护前对波纹管口进行封堵;步骤五:蒸汽养护;步骤六:预应力初张拉;包括钢绞线制作和预应力张拉;步骤七:梁体吊离台座;T梁在张拉区初张拉完成后,移动台座移动至提梁区,利用单台50+50t龙门吊将T梁提放至运梁车上,T梁吊装共设置两个吊点,采用兜托梁底起吊法,龙门吊吊钩处设置扁担梁直接与钢丝绳连接。T梁吊装时在底部及顶板两侧设置专用装置用以保护T梁边角混凝土不受损坏;步骤八:梁体转运至终张拉区;T梁吊装至运输车后,安装两端支撑,并用钢丝绳及手拉葫芦对T梁进行绑扎,固定牢固后开动运输车,运输至终张拉区;步骤九:二次养护;T梁放置于终张拉区后,对未进行终张拉的T梁进行覆盖土工布喷淋养护,同时注意对钢绞线安装保护套管,防止钢绞线锈蚀。T梁存放按编号有规划的进行,以利于架梁时的T梁运输;步骤十:预应力终张拉;步骤十一:预应力孔道压浆、封锚;预应力束张拉完成后在48小时内进行孔道压浆,压浆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压浆完毕后对梁端进行封锚,封锚混凝土浇筑后,静置1~2h,带模养护;当梁体预应力孔道内的水泥浆强度达到规定值和封锚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即可吊梁转移至存梁区;步骤十二:转运、存梁;T梁由二次养护张拉区转运至存梁区进行存梁,放置于存梁台座上,采用双层存放;下层T梁下方设置橡胶垫块,端横隔板两侧采用方木支撑,上层T梁采用工字钢进行支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二次张拉工艺和移动台座的混凝土T梁预制工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标准T梁预制模板采用全液压系统,系统由T梁侧模、端头模、底模台车、油缸及油路、同步液压系统、电气控制操作系统、混凝土浇筑平台等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二次张拉工艺和移动台座的混凝土T梁预制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梁预制模板的底模为可移动结构,底部设置行走轨道,通过电机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国泰冯炳森荆国臣孙一星吴宇奔张健薛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