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助剂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3828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纺织助剂生产系统,包括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控制单元;第一反应釜上布置有第一温控系统和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反应釜上连接有至少两个助剂料仓,各助剂料仓均通过进料管道与第二反应釜连接,各进料管道上均布置有流量传感器与流量阀;第二反应釜上还布置有第二温控系统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反应釜上还布置有PH检测计。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第一反应釜内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第二反应釜内温度,PH检测计实时检测第二反应釜内的酸碱性,控制单元控制各个助剂料仓内的功能性助剂定量地输入第二反应釜内,使纺织助剂生产的温度、比例、酸碱性均处于合适的范围,保证纺织助剂的生产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助剂生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纺织助剂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助剂是纺织品在加工过程中必须的化学物品,对提高纺织品的产品质量和附加价值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赋予纺织品各种特殊功能和风格,如柔软、防皱、防缩、防水、抗菌、抗静电、阻燃等,还可以改进染整工艺,起到节约能源和降低加工成本的作用。纺织助剂常见的包括精练剂、染色剂、匀染剂、柔软剂、毛效提升剂、涤纶低温染色载体、代用碱、CT粉、化纤油剂、高效退煮粉、双氧水稳定剂、除硅剂、起泡剂、起毛剂、固色剂等。
[0003]纺织助剂产品约80%是以表面活性剂为原料,约20%是功能性助剂,功能性助剂包括阻燃辅助剂、固色辅助剂、防菌辅助剂、酸碱调节剂等,纺织助剂在生产时,需要将表面活性剂以及功能性助剂进行混合,在混合的过程中保持合适的温度、比例以及酸碱性,而现有技术中的生产配置不合理,影响纺织助剂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织助剂生产系统,使纺织助剂在生产过程中保持合适的温度、比例以及酸碱性,保证纺织助剂的生产质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织助剂生产系统,包括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反应釜与所述第二反应釜之间连接有输送管道,所述第一反应釜与所述第二反应釜上均布置有搅拌装置;
[0006]所述第一反应釜设有用于通入表面活性剂的原料进口,所述第一反应釜上布置有第一温控系统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控系统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传输的温度信号并向所述第一温控系统传输控制信号;
[0007]所述第二反应釜的底部布置有出料管道,所述第二反应釜上连接有至少两个助剂料仓,各所述助剂料仓均通过进料管道与所述第二反应釜连接,各所述进料管道上均布置有流量传感器与流量阀,各所述流量传感器与各所述流量阀均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流量传感器传输的流量信号并向所述流量阀传输开度信号;
[0008]所述第二反应釜上还布置有第二温控系统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控系统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传输的温度信号并向所述第二温控系统传输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反应釜上还布置有PH检测计,所述PH检测计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温控系统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反应釜外部的温控腔和与所述温控腔通过进油管连通的油温机,所述油温机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温控腔与所述油温机之间还布置有回流管,所述进油管上布置有流量阀。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温控系统包括缠绕布置在所述第二反应釜外部的电热丝和布置在所述电热丝外侧的防护管,所述电热丝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防护管与所述电热丝之间还具有径向间隔,所述径向间隔形成保温隔层。
[0012]优选地,所述各所述进料管道上还布置有压力泵,所述压力泵布置在所述助剂料仓的出口端。
[0013]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和与所述搅拌电机传动连接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周向间隔布置有搅拌桨,所述搅拌轴两侧的搅拌桨以水平面为轴对称布置。
[0014]优选地,所述搅拌桨包括框架形的桨叶、与所述桨叶连接的刮板和与所述桨叶连接的扰动叶片,所述刮板布置在所述桨叶的外侧,所述扰动叶片与所述刮板分别布置在所述桨叶的上下两端。
[0015]优选地,所述扰动叶片的外侧向远离所述刮板的一端倾斜。
[0016]优选地,所述搅拌轴的底部还布置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成波浪形结构。
[0017]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内还布置有计时模块,所述计时模块用于计算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时间以及所述流量阀的启闭时间,并向所述控制单元传输时间信号。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纺织助剂生产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在生产纺织助剂时,表面活性剂从第一反应釜的原料进口进入,第一温度传感器向控制单元传输第一反应釜内的温度信号,控制单元控制第一温控系统和搅拌装置启动,使表面活性剂在设定温度下搅拌均匀,对表面活性剂进行预热,提高生产效率;表面活性剂搅拌以及预热完成后通过输送管道进入第二反应釜,第二温度传感器向控制单元传输温度信号,控制单元控制第二温控系统加热第二反应釜内的温度至设定值,控制单元根据流量传感器检测的流量控制流量阀的启闭,使各个助剂料仓内的功能性助剂定量地输入第二反应釜内,保证表面活性剂与功能性助剂比例均匀,控制单元控制搅拌装置混合表面活性剂与各个助剂料仓;PH检测计实时检测第二反应釜内的酸碱性并传输给控制单元,操作人员可实时调节第二反应釜内的酸碱性,使纺织助剂生产的温度、比例、酸碱性均处于合适的范围,保证纺织助剂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纺织助剂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的纺织助剂生产系统的控制原理图。
[0021]图中,1、第一反应釜;11、原料进口;2、第二反应釜;21、出料管道;22、PH检测计;3、控制单元;31、计时模块;4、第一温控系统;41、温控腔;42、油温机;43、进油管;44、回流管;5、第一温度传感器;6、助剂料仓;61、压力泵;62、进料管道;63、流量传感器;7、流量阀;8、第二温控系统;81、电热丝;82、防护管;83、保温隔层;9、搅拌装置;91、搅拌电机;92、搅拌轴;93、搅拌桨;94、桨叶;95、刮板;96、扰动叶片;97、扰流板;10、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纺织助剂生产系统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与图2所示,该纺织助剂生产系统包括第一反应釜1、第二反应釜2和控制单元3,第一反应釜1与第二反应釜2上还均布置有搅拌装置9,第一反应釜1与第二反应釜2之间连接有输送管道。第一反应釜1用于混合并预热表面活性剂,输送管道用于将第一反应釜1内的活性剂输送至第二反应釜2,搅拌装置9用于混合第一反应釜1、第二反应釜2内的纺织助剂原料,控制单元3用于控制第一反应釜1、第二反应釜2内的生产环境,控制单元3为PLC可编辑控制器,其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此处不作详细叙述。
[0024]第一反应釜1为金属材质的圆柱形结构,第一反应釜1的顶部设置有原料进口11,原料进口11用于与外设的储料装置连接,供表面活性剂通入第一反应釜1内。第一反应釜1内上还布置有第一温控系统4和第一温度传感器5,第一温控系统4和第一温度传感器5均与控制单元3电信号连接,控制单元3用于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5传输的温度信号并向第一温控系统4传输控制信号。
[0025]第一温度传感器5布置在第一反应釜1的顶部,第一温度传感器5用于实时检测第一反应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助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反应釜与所述第二反应釜之间连接有输送管道,所述第一反应釜与所述第二反应釜上均布置有搅拌装置;所述第一反应釜设有用于通入表面活性剂的原料进口,所述第一反应釜上布置有第一温控系统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控系统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传输的温度信号并向所述第一温控系统传输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反应釜的底部布置有出料管道,所述第二反应釜上连接有至少两个助剂料仓,各所述助剂料仓均通过进料管道与所述第二反应釜连接,各所述进料管道上均布置有流量传感器与流量阀,各所述流量传感器与各所述流量阀均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流量传感器传输的流量信号并向所述流量阀传输开度信号;所述第二反应釜上还布置有第二温控系统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控系统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传输的温度信号并向所述第二温控系统传输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反应釜上还布置有PH检测计,所述PH检测计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助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控系统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反应釜外部的温控腔和与所述温控腔通过进油管连通的油温机,所述油温机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温控腔与所述油温机之间还布置有回流管,所述进油管上布置有流量阀。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俊陈仲豪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瑞华助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