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持国标和欧标双枪充电的直流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367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持国标和欧标双枪充电的直流充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电池管理装置、国标充电回路和欧标充电回路;动力电池与所述电池管理装置连接;国标充电回路包括第一国标充电回路和第二国标充电回路,第一国标充电回路和第二国标充电回路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国标充电插座和第二国标充电插座;所述欧标充电回路包括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所述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欧标充电插座和第二欧标充电插座;所述第一国标充电回路、第二国标充电回路、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均连接所述电池管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实现了既适用于国标双枪充电,又适用于欧标双枪充电。用于欧标双枪充电。用于欧标双枪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持国标和欧标双枪充电的直流充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支持国标和欧标双枪充电的直流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珍惜地球上有限的石油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己经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具有零(低)污染物排放、低噪声、能源效率高、维修及运行成本低等特点,代表了世界汽车发展的方向,但需利用充电机对车载电源进行充电。
[0003]在新能汽车充电
仍存在因充电电流小导致充电时间长的问题,该问题也是目前制约电动汽车行业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电动汽车使用大功率充电技术是充电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中国新能源行业积极开拓国外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所设计的新能源商用车既需满足国际标准充电需求,又需要满足国内标准充电需求,因此需要针对新能源商用车设计新的充电系统以解决国标与欧标充电兼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国标和欧标双枪充电的直流充电系统,实现了既适用于国标双枪充电,又适用于欧标双枪充电。
[0005]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支国标和欧标双枪充电的直流充电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电池管理装置、国标充电回路和欧标充电回路;
[0006]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电池管理装置连接,同时连接在系统的主回路上;
[0007]所述国标充电回路包括第一国标充电回路和第二国标充电回路,所述第一国标充电回路和第二国标充电回路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国标充电插座和第二国标充电插座;
[0008]所述欧标充电回路包括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所述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欧标充电插座和第二欧标充电插座;
[0009]所述第一国标充电回路、第二国标充电回路、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均连接所述电池管理装置,同时并联连接在所述主回路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国标充电回路、第二国标充电回路、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均通过高压插件和低压插件,与所述电池管理装置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国标充电回路、第二国标充电回路、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上均分别设置有正继电器和负继电器。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主回路上设置有MSD和电流传感器。
[0013]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电池为单路功率型动力电池或双路功率型动力电池,所述双路功率电池采用并联连接的方式连接在系统的主回路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管理装置连接有液冷回路,所述液冷回路包括液冷装置、液冷高压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所述液冷高压正继电器、液冷装置和主负继电依次串联连接;所
述液冷装置的高压接口连接所述电池管理装置,同时连接在所述主回路上;
[0015]所述电池管理装置内的BMS控制所述液冷高压正继电器的开合,所述液冷装置控制所述主负继电器的开合。
[0016]进一步的,所述BMS为所述液冷装置供电,并通过控制所述液冷装置的运行控制所述功率型动力电池处于合适的温度范围。
[0017]进一步的,在所述BMS中预设所述功率型动力电池的SOC值、温度和充放电电流三者之间的关系;
[0018]所述BMS根据所述三者之间的关系、所述功率型动力电池当前的温度和所述功率型动力电池当前的SOC值确定所述功率型动力电池当前的最大充电电流,选择所述功率型动力电池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充电桩的最大充电电流之间较小的最大充电电流作为所述功率型动力电池的实际充电电流。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欧标充电插座和第二欧标充电插座的低压通讯信号先发送至EVCC,再由EVCC转换成国标CAN信号后发送至所述BMS;所述第一国标充电插座和第二国标充电插座的低压通讯信号直接发送至所述BMS;
[0020]当所述BMS检测到当前充电插座的连接识别为国标充电连接时,按照国标充电流程进行充电;
[0021]当所述BMS检测到当前充电插座的连接识别为欧标充电连接时,由EVCC将欧标充电桩的PLC信号转换成国标CAN信号发送至所述BMS后,按照国标充电流程进行充电。
[00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欧标充电插座和第二欧标充电插座采用直流正负高压接口、PP充电枪、PE接地方式和CP基于PWM频率的信号线;
[0023]所述第一国标充电插座和第二国标充电插座采用直流正负高压接口、CC1和CC2充电枪、PE接地方式和CAN信号线。
[002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支国标和欧标双枪充电的直流充电系统,本系统通过设置第一国标充电回路、第二国标充电回路、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并配置相应的动力电池和电池管理装置,使得本系统可以同时满足国标双充的充电标准和欧标充电的充电标准,进而可以实现同时应用于国标双枪充电和欧标双枪充电,扩大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范围,大大提高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时的便利程度。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支国标和欧标双枪充电的直流充电系统的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国标和欧标双枪充电的直流充电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电池管理装置、国标充电回路和欧标充电回路;
[0029]所述动力电池通过电池管理装置连接在所述国标充电回路和欧标充电回路的主回路上;
[0030]优选地,所述电池管理装置为电池高压箱;
[0031]优选地,所述主回路上设置有MSD和电流传感器。
[0032]作为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动力电池为单路功率型动力电池或双路功率型动力电池,所述双路功率电池采用并联连接的方式通过所述电池管理装置连接在所述国标充电回路和欧标充电回路的主回路上。
[0033]所述国标充电回路包括第一国标充电回路和第二国标充电回路,所述第一国标充电回路和第二国标充电回路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国标充电插座和第二国标充电插座;
[0034]所述欧标充电回路包括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所述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欧标充电插座和第二欧标充电插座;
[0035]所述第一国标充电回路、第二国标充电回路、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互相并联连接;
[0036]作为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国标充电回路、第二国标充电回路、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均通过高压插件和低压插件,与所述电池管理装置连接;
[0037]第一国标充电回路、第二国标充电回路、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国标和欧标双枪充电的直流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电池、电池管理装置、国标充电回路和欧标充电回路;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电池管理装置连接,同时连接在系统的主回路上;所述国标充电回路包括第一国标充电回路和第二国标充电回路,所述第一国标充电回路和第二国标充电回路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国标充电插座和第二国标充电插座;所述欧标充电回路包括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所述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欧标充电插座和第二欧标充电插座;所述第一国标充电回路、第二国标充电回路、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均连接所述电池管理装置,同时并联连接在所述主回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国标和欧标双枪充电的直流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国标充电回路、第二国标充电回路、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均通过高压插件和低压插件,与所述电池管理装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国标和欧标双枪充电的直流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国标充电回路、第二国标充电回路、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上均分别设置有正继电器和负继电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国标和欧标双枪充电的直流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路上设置有MSD和电流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国标和欧标双枪充电的直流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为单路功率型动力电池或双路功率型动力电池,所述双路功率型电池采用并联连接的方式连接在系统的主回路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国标和欧标双枪充电的直流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装置连接有液冷回路,所述液冷回路包括液冷装置、液冷高压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所述液冷高压正继电器、液冷装置和主负继电器依次串联连接;所述液冷装置的高压接口连接所述电池管理装置,同时连接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富李春晓马秋香覃记荣黄国桂杨泽华曹永利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