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转鼓式秸秆混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62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鼓式秸秆混料机,包括进料旋转输送机、回转密封压盖、回转筒体、喷淋液夹套、驱动齿轮、快卸接头、喷淋液控制阀、喷头、出口旋转输送机、支架、减速电机、充气口、喷淋液输送泵、喷淋液储罐、控制面板和充气泵。所述回转筒体上设置有多个喷淋液夹套结构,喷淋液夹套上设置有喷淋液控制阀和喷头,通过控制面板远程无线控制喷淋液控制阀,控制喷头向回转筒体内的秸秆物料喷淋多种喷淋液,使回转筒体内的秸秆物料与多种喷淋液充分完全混合。该秸秆混料机可用于青贮玉米、秸秆“黄贮”、秸秆生产沼气、生物燃料乙醇等的保存或预处理,有利于提高农业秸秆资源化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产的自动化水平。产的自动化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鼓式秸秆混料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转鼓式秸秆混料机。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是农作物秸秆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近7亿吨,这些秸秆可用于生物燃料、造纸原料、牛羊饲料和肥料。在使用前,一般都需要对粉碎的秸秆进行一定程度的预处理,如:用作生产沼气时需要在秸秆上喷洒尿素和碱液、青贮饲料时需要混入乳酸菌和纤维素酶等、生产燃料乙醇时需要预先消毒并混入酵母菌等。无论采用哪种预处理方式,都需要使用秸秆与多种液体进行混合。秸秆粉碎料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干燥。自由水的存在为各类有害微生物繁殖提供了有利环境,影响秸秆粉碎料的保存时间。而为了保持秸秆的固体培养基状态,加入的液体量需要严格控制,一般仅占秸秆总质量的2%左右。
[0003]传统的混料方式主要采用机械搅拌方式强化固液传质,这类方式由于机械力仅能作用于物料表面,少量液体无法渗入秸秆内部,混合效果差。同时剪切应力会造成微生物细胞损伤,影响代谢产率。而转鼓式混合方式可以使物料与液体在回转运动过程中充分接触,同时对活细胞没有剪切应力作用,是少量微生物菌种或酶制剂与固体颗粒混料的理想方式。但由于筒体的回转运动方式,喷淋管线及接线装置,无法直接设置于转鼓上,而添加于进料阶段又会使混合效果受到影响,使此类秸秆混合机械应用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转鼓式秸秆混料机,带有喷淋夹套和自动喷淋装置,可以同时处理多类液体与农作物秸秆混合。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鼓式秸秆混料机,包括进料旋转输送机1、回转密封压盖2、回转筒体3、喷淋液夹套5、驱动齿轮6、快卸接头7、喷淋液控制阀8、喷头9、出口旋转输送机10、支架12、减速电机14、充气口15、喷淋液输送泵16、喷淋液储罐17、控制面板18和充气泵19;所述回转筒体3安装在若干个支架12上,其中的一个支架12上设置有减速电机14,减速电机14的输出端带有齿轮,与安装在回转筒体3上的驱动齿轮6传动,使回转筒体3旋转;进料旋转输送机1通过回转密封压盖2安装在回转筒体3的进料端,出口旋转输送机10通过回转密封压盖2安装在回转筒体3的出料端;所述喷淋液夹套5设置在回转筒体3的外圆上;所述快卸接头7设置在喷淋液夹套5上,快卸接头7通过软管与喷淋液输送泵16出口连接,喷淋液输送泵16进口与喷淋液储罐17连接;所述充气口15设置在喷淋液夹套5上,充气口15通过软管与充气泵19连接;所述喷头9设置在回转筒体3的内壁上,喷淋液控制阀8将喷头9与喷淋液夹套5连通;所述控制面板18控制回转筒体3、进料旋转输送机1和出口旋转输送机10运转,并控制喷淋液控制阀8工作。
[0006]所述喷淋液夹套5根据所需喷入的预处理液体种类设置为1

5个。
[0007]所述喷淋液夹套5内气相空间占夹套体积的20%

40%,充气压力为0.4

0.8MPa。
[0008]所述回转筒体3的转速为1

5rpm。
[0009]所述喷淋液控制阀8为远程无线控制,通过控制喷淋液控制阀8的开度,调节液体喷淋量。
[0010]所述回转筒体3的内壁上设置有扬料板4,扬料板4径向均布于回转筒体3的内壁上,扬料板4高度为0.2

0.3倍回转筒体3直径。
[0011]所述支架12设置在可调节底座11上,通过调节手轮13调节可调节底座11一端的高度,使回转筒体3的进料端高于回转筒体3的出料端,回转筒体3的倾斜角度为1
‑5°

[001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转鼓式秸秆混料机具有以下优点:
[0013]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转鼓式秸秆混料机的结构优于机械搅拌结构,可以使混入液体与秸秆充分接触,渗入粉碎秸秆颗粒内部,而非仅在表面发生,同时不破坏活细胞,保证代谢产率。
[0014]2.通过设计喷淋液夹套5、喷头9和软管及快卸接头7,使法向喷淋过程与回转混合过程同时进行,且不会发生管线在筒体上的缠绕,加强了液体与秸秆粉碎料的传质。
[0015]3.在仅加入少量液体的情况下,实现了秸秆与液体的充分混合,保证了秸秆的保存时间和使用效果。
[0016]4.可以满足多种喷淋液在一次运动过程中,完成混合,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7]5.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调节喷淋液的加入量,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同时改善工作环境。
[0018]6.通过使预处理液与农业秸秆粉碎料的充分混合,提高了秸秆预处理效果,提高了农业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
[0019]7.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转鼓式秸秆混料机可用于青贮玉米、秸秆“黄贮”、秸秆生产沼气、生物燃料乙醇等的保存或预处理,有利于提高农业秸秆资源化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一种转鼓式秸秆混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说明:
[0022]1.进料旋转输送机,2.回转密封压盖,3.回转筒体,4.扬料板,5.喷淋液夹套,6.驱动齿轮,7.快卸接头,8.喷淋液控制阀,9.喷头,10.出口旋转输送机,11.可调节底座,12.支架,13.调节手轮,14.减速电机,15.充气口,16.喷淋液输送泵,17.喷淋液储罐,18.控制面板,19.充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及其应用。
[0024]实施例1
[0025]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转鼓式秸秆混料机见图1所示。
[002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转鼓式秸秆混料机,包括进料旋转输送机1、回转
密封压盖2、回转筒体3、喷淋液夹套5、驱动齿轮6、快卸接头7、喷淋液控制阀8、喷头9、出口旋转输送机10、支架12、减速电机14、充气口15、喷淋液输送泵16、喷淋液储罐17、控制面板18和充气泵19;所述回转筒体3安装在3个支架12上,其中间的支架12上设置有减速电机14,减速电机14的输出端带有齿轮,与安装在回转筒体3上的驱动齿轮6传动,使回转筒体3旋转;进料旋转输送机1通过回转密封压盖2安装在回转筒体3的进料端,出口旋转输送机10通过回转密封压盖2安装在回转筒体3的出料端;两个喷淋液夹套5分别设置在回转筒体3的外圆上;两个快卸接头7分别设置在两个喷淋液夹套5上,两个快卸接头7分别通过软管与两个喷淋液输送泵16出口连接,两个喷淋液输送泵16进口分别与两个喷淋液储罐17连接,用于分别向两个喷淋液夹套5内灌注两种喷淋液(为画图简便,图1中只画出1个喷淋液输送泵16和1个喷淋液储罐17);两个充气口15分别设置在两个喷淋液夹套5上,充气口15通过软管与充气泵19连接,用于向两个喷淋液夹套5内充气;喷头9分别设置在两个喷淋液夹套5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鼓式秸秆混料机,其特征是:包括进料旋转输送机(1)、回转密封压盖(2)、回转筒体(3)、喷淋液夹套(5)、驱动齿轮(6)、快卸接头(7)、喷淋液控制阀(8)、喷头(9)、出口旋转输送机(10)、支架(12)、减速电机(14)、充气口(15)、喷淋液输送泵(16)、喷淋液储罐(17)、控制面板(18)和充气泵(19);所述回转筒体(3)安装在若干个支架(12)上,其中的一个支架(12)上设置有减速电机(14),减速电机(14)的输出端带有齿轮,与安装在回转筒体(3)上的驱动齿轮(6)传动,使回转筒体(3)旋转;进料旋转输送机(1)通过回转密封压盖(2)安装在回转筒体(3)的进料端,出口旋转输送机(10)通过回转密封压盖(2)安装在回转筒体(3)的出料端;所述喷淋液夹套(5)设置在回转筒体(3)的外圆上;所述快卸接头(7)设置在喷淋液夹套(5)上,快卸接头(7)通过软管与喷淋液输送泵(16)出口连接,喷淋液输送泵(16)进口与喷淋液储罐(17)连接;所述充气口(15)设置在喷淋液夹套(5)上,充气口(15)通过软管与充气泵(19)连接;所述喷头(9)设置在回转筒体(3)的内壁上,喷淋液控制阀(8)将喷头(9)与喷淋液夹套(5)连通;所述控制面板(18)控制回转筒体(3)、进料旋转输送机(1)和出口旋转输送机(10)运转,并控制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十中李洪深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