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模压前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352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名称为一种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模压前处理方法。属于光学玻璃精密模压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硫系玻璃因高温成型过程中组成元素易挥发和与模具发生界面反应而导致最终产品出现雾化和黏模不良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在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模压前,先在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表面通过物理镀膜形成保护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阻止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在高温成型过程中元素挥发和与模具或者空气发生界面反应形成白雾或黏模不良、提高精密模压的良率和降低模压制造成本的特点,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主要用于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模压前的处理。密模压预型体模压前的处理。密模压预型体模压前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模压前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玻璃精密模压
,具体涉及一种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模压前处理方法,用于改善硫系玻璃模压产品的耐候性和阻止模压过程中硫系玻璃表面与模具或者空气发生界面反应形成白雾或黏模不良,从而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

技术介绍

[0002]光学玻璃精密模压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光学元件加工技术,将加工好的光学预型体放置在高精度的模具中,在无氧的环境中加热加压,玻璃预型体成型制备出所需的高精度光学元件。精密模压技术已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光学元件制造技术。近年来,安防、监控、数码相机、手机等领域的迅速发展,市场对各类产品更轻、体积更小、成本更低以及效果更好的需求下,非球面透镜受到了光学设计者的青睐。
[0003]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光学元件,精密模压设计需要采用合适的模压机床、高精度的模具以及合适的模压工艺。硫系玻璃由于其组成元素少,玻璃稳定性差,高温成型过程中硫系玻璃预型体易挥发,也容易与模具发生界面反应,最终产品出现雾化和黏模不良,降低的精密模压的良率,增加了模压制造成本。
[0004]专利CN102079627B中公开了一种精密模压前处理预型体的方法,化学镀膜方法处理硫系玻璃会加速玻璃表面的化学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模压前处理方法,该方法即能改善硫系玻璃模压产品的耐候性,又能阻止模压过程中硫系玻璃表面与模具或者空气发生界面反应形成白雾或黏模不良,从而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模压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模压前,先在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表面通过物理镀膜形成保护层。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保护层为采用物理溅射法或物理蒸镀法在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表面形成的镀膜膜层。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镀膜膜层是红外增透膜或红外金刚石膜。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的形状为球型、透镜式、棒状、条状或块状。
[001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由Ge

Se

As、Ge

Se

Sb、Se

As或其他硫族系统玻璃制备而成。
[001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使用物理蒸镀法在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表面形成红外增透膜。
[001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使用物理溅射法在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表面形成红外金刚石膜。
[001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物理蒸镀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在高频率的超声波清洗设备清洗5分钟,高速甩干后放入镀膜机中;镀膜机中放入红外增透膜膜料,镀膜室抽真空至3
×
10
‑4Pa,先用氩气清扫30分钟,在100℃烘烤3h,获得表面镀有红外增透膜的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
[001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物理溅射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在高频率的超声波清洗设备清洗5分钟,高速甩干后放入镀膜机中;镀膜机中放入红外金刚石膜料,镀膜室抽真空至3
×
10
‑4Pa,先用氩气清扫30分钟,在120℃烘烤3h,获得表面镀有红外金刚石膜的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
[0015]本专利技术由于在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模压前,先在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表面通过物理镀膜形成保护层,因而模压时将其投入精密模压模具中,在常规模压条件下(环境为含N
2 99.999%,氧含量10ppm,模压温度230℃,压力150Kgf,成型周期20min),制备出模压产品,将所制模压产品置于空气中10h,在7倍显微镜下观察产品的外观,产品表面外观正常,未出现均匀分布的白雾或黏模不良。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可阻止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在高温成型过程中元素挥发和与模具或者空气发生界面反应形成白雾或黏模不良、提高精密模压的良率和降低模压制造成本的特点。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模压前的处理。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有增透膜层预型体模压产品的外观图。
[0019]图2为与实施例1对比的无镀膜处理预型体模压产品外观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有红外金刚石膜层预型体模压产品的外观图。
[0021]图4为与实施例2对比的无镀膜处理预型体模压产品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1为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模压前的物理蒸镀法处理。
[0024]选择直径9mm的硫系玻璃(IRG206)球型预型体,采用物理蒸镀法在预型体表面形成红外增透膜。
[0025]将预型体在高频率的超声波清洗设备清洗5分钟,高速甩干后放入镀膜机中。镀膜机中放入红外增透膜膜料,镀膜室抽真空至3
×
10
‑4Pa,先用氩气清扫30分钟,在100℃烘烤3h,在预型体表面镀不同厚度的膜料,获得表面镀有红外增透膜的预型体。
[0026]将镀膜处理的实施例1预型体和与实施例1对比的未进行处理的预型体,同时投入精密模压模具中,在相同模压条件下(环境为含N
2 99.999%,氧含量10ppm,模压温度230℃,压力150Kgf,成型周期20min),制备出模压产品。
[0027]将镀膜处理和未进行处理的预型体的模压产品,置于空气中10h,在7倍显微镜下观察产品的外观,对比情况见图1、图2,有明显的差异。图1、图2显示,镀增透膜产品表面外观正常,未镀膜处理产品表面出现均匀分布的白雾(白点状)。实施例1提高了产品的外观质
量。
[0028]实施例2为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模压前的物理溅射法处理。
[0029]选择直径9mm的硫系玻璃(IRG206)球型预型体,采用物理溅射法在预型体表面形成红外金刚石膜。
[0030]将预型体在高频率的超声波清洗设备清洗5分钟,高速甩干后放入镀膜机中。镀膜机中放入红外金刚石膜料,镀膜室抽真空至3
×
10
‑4Pa,先用氩气清扫30分钟,在120℃烘烤3h,在预型体表面镀不同厚度的膜料,获得表面镀有红外金刚石膜的预型体。
[0031]将镀膜处理的实施例2预型体和与实施例2对比的未进行处理的预型体,同时投入精密模压模具中,在相同模压条件下(环境为含N
2 99.999%,氧含量10ppm,模压温度230℃,压力150Kgf,成型周期20min),制备出模压产品。
[0032]将镀膜处理和未进行处理的预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模压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模压前,先在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表面通过物理镀膜形成保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模压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层为采用物理溅射法或物理蒸镀法在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表面形成的镀膜膜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模压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镀膜膜层是红外增透膜或红外金刚石膜。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模压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的形状为球型、透镜式、棒状、条状或块状。5.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模压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系玻璃精密模压预型体由Ge

Se

As、Ge

Se

Sb或Se

As硫族系统玻璃制备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硫系玻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雅吴梦邱超韦献慧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