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高效电解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328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低温高效电解电容器,包括电解电容、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加热器件、温度传感器和隔热材料,所述隔热材料衬在外壳内,所述电加热器件安置在隔热材料和电解电容之间,所述温度传感器安置在电解电容的两极之间。(*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解电容器,尤其是一种可以在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的高效电解电容器,属于电子、电器元件

技术介绍
据申请人了解,现有电解电容器在低温-40℃环境条件下,主要性能将发生很大变化。通常容量降低20%、损耗增大30倍、漏电流增长2倍。检索发现,申请号为02267165.X、申请日为2002.09.1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容储能太阳能灯,其中提及一种作为储能元件的大容量电容。据介绍,该电容充放电效率高,可达90%以上;工作温度范围宽,为-40℃-70℃。但并未公开电容本身的结构特点以及具有低温工作特性的原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在低温(-40℃)环境条件下依然可以保持常温条件下工作性能的低温高效电解电容器。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低温高效电解电容器包括电解电容、外壳,还包括电加热器件、温度传感器和隔热材料,所述隔热材料衬在外壳内,所述电加热器件安置在隔热材料和电解电容之间,所述温度传感器安置在电解电容的两极之间。使用时,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接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输出控制端接电加热器件。当环境温度降低时,温度传感器将通过控制电路使加热器件通电,从而产生热量使电解电容温度升高,以达到保持本技术电解电容器性能参数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低温高效电解电容器如图1所示,其中1-外壳,2-隔热材料,3-加热导电薄膜,4-温度传感器,5-电解电容,6-引脚。外壳1中的电解电容5四周环绕加热导电薄膜3,加热导电薄膜3外绕隔热材料2,温度传感器4安置在电解电容的两极之间。使用时,如图2所示,温度传感器RT1的输出端接AT89C55DWD型封装控制芯片MCU的采样端,该芯片的输出控制端通过电阻R1接第一三极管V1的基极,此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电阻R2接第二三极管V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V2的发射极接12V正电源,集电极通过加热导电薄膜R4接地。当环境温度降低时,温度传感器RT1输出的传感信号为MCU芯片接收,该芯片控制两开关三极管V1、V2,使加热导电薄膜R4通电,从而产生热量使电解电容温度升高。实践证明,本实施例的电解电容器即使环境温度低至-40℃,依然可以保持常温下的性能参数,具有以下显著优点a.体积小、重量轻; b.具有自动温度加热控制;c.功耗低、加热速度快;d.保温时间长;e.传热性好;f.隔热性好。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低温高效电解电容器,包括电解电容、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加热器件、温度传感器和隔热材料,所述隔热材料衬在外壳内,所述电加热器件安置在隔热材料和电解电容之间,所述温度传感器安置在电解电容的两极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渝吴荣峰沈重跃马晓武谢瑞波吴轩东尚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二电仪光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