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电容器的防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30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爆电容器的防震结构,包括壳体和电容器芯子以及装在壳体与电容器芯子之间的弹簧圈、弹性卡箍,壳体上设有电极,电容器芯子装在壳体内,电容器芯子通过带刻痕的引出线与壳体上的电极相连接,电容器芯子的底端装有绝缘下套;该弹簧圈弹性衬垫在电容器芯子的底端的绝缘下套的下端与壳体的底壁的内侧面之间;弹性卡箍箍在电容器芯子的柱形外侧壁处,并弹性抵在电容器芯子的柱形外侧壁与壳体的侧壁的内侧面之间。采用该结构后,使得电容器芯子在一定振动强度下,不会产生位移,从而保证了防爆电容器在一般振动条件下引出线在刻痕处不会断开,保证了防爆电容器的使用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爆电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欧式防爆电容器的防震结构
技术介绍
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隔直,耦合,旁 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电路等方面。防爆电容器是电容器中的一 种,比如说人们较常使用的欧式防爆电容器等,现有技术的欧式防爆电容器,因 防爆需要内部到电极的引出线必须使用刻痕技术,使得防爆得以实现。该欧式防 爆电容器通常包括壳体、壳体上的电极和壳体内的电容器芯子,电容器芯子通过 引出线与壳体上的电极相连接,为了实现防爆效果,引出线使用刻痕技术,电容 器芯子则是安装在壳体内,倘若该电容器芯子在壳体内无法得以较好的固定,则 有可能在一定振动强度下,因芯子在振动下产生位移而使得引出线在刻痕处断开, 从而导致了电容器开路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防爆电容器的防震结 构,通过在电容器芯子与壳体之间的安装处设置防震结构,使得电容器芯子在一 定振动强度下,不会产生位移,从而保证了防爆电容器在一般振动条件下引出线 在刻痕处不会断开,保证了防爆电容器的使用效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爆电容器的防震结 构,包括壳体和电容器芯子,壳体上设有电极,电容器芯子装在壳体内,电容器 芯子通过带刻痕的引出线与壳体上的电极相连接,电容器芯子的底端装有绝缘下 套;还包括一弹簧圈,该弹簧圈弹性衬垫在电容器芯子的底端的绝缘下套的下端与壳体 的底壁的内侧面之间;一弹性卡箍,弹性卡箍箍在电容器芯子的柱形外侧壁处,并弹性抵在电容器 芯子的柱形外侧壁与壳体的侧壁的内侧面之间。本技术的一种防爆电容器的防震结构,是在电容器芯子与壳体之间装有 防震部件, 一个部件为弹簧圈,弹簧圈衬垫在电容器芯子的底端的绝缘下套的下 端与壳体的底壁的内侧面之间,使电容器芯子与壳体之间的上下间隙被消除,这 样,电容器芯子在壳体内就不会上下晃动;另一个部件为弹性卡箍,弹性卡箍先 是箍在电容器芯子的柱形外侧壁处,然后装入壳体中,并使弹性卡箍弹性抵在电 容器芯子的柱形外侧壁与壳体的侧壁的内侧面之间,使电容器芯子与壳体周壁之 间的间隙被消除,这样,电容器芯子在壳体内就不会前后或左右晃动;从而使电 容器芯子被固定在壳体内,电容器芯子在一定振动强度下,就不会产生位移,防 止了在一般振动条件下引出线在刻痕处发生断开现象的发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在壳体和电容器芯子之间还装有一弹 簧圈、 一弹性卡箍来构成防爆电容器的防霖结构,且该弹簧圏弹性衬垫在电容器 芯子的底端的绝缘下套的下端与壳体的底壁的内侧面之间,该弹性卡箍箍在电容 器芯子的柱形外侧壁处,并弹性抵在电容器芯子的柱形外侧壁与壳体的侧壁的内 侧面之间,使电容器芯子与壳体之间的上下间隙和周壁之间的间隙被消除,这样, 电容器芯子在壳体内就不会上下晃动和前后或左右晃动,使电容器芯子被固定在 壳体内,电容器芯子在一定振动强度下,不会产生位移,从而保证了防爆电容器 在一般振动条件下弓I出线在刻痕处不会断开,保证了防爆电容器的使用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 种防爆电容器的防震结构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防爆电容器的防震结构,包括壳体l和电容器芯子2,壳体1上设有电极,电容器芯子2装在壳体1内,电容器芯子2通 过带刻痕的引出线与壳体上的电极相连接,电容器芯子2的底端装有绝缘下套21; 还包括一弹簧圈31,该弹簧圈31弹性衬垫在电容器芯子2的底端的绝缘下套21的下端与壳体1的底壁的内侧面之间.-一弹性卡箍32,弹性卡箍32箍在电容器芯子2的柱形外侧壁处,并弹性抵 在电容器芯子2的柱形外侧壁与壳体1的侧壁的内侧面之间。本技术的一种防爆电容器的防震结构,是在电容器芯子2与壳体1之间 装有防震部件, 一个部件为弹簧圏31,弹簧圈31衬垫在电容器芯子2的底端的 绝缘下套21的下端与壳体1的底壁的内侧面之间,使电容器芯子2与壳体1之间 的上下间隙被消除,这样,电容器芯子2在壳体1内就不会上下晃动;另一个部 件为弹性卡箍32,弹性卡箍32先是箍在电容器芯子2的柱形外侧壁处,然后装 入壳体1中,并使弹性卡箍32弹性抵在电容器芯子2的柱形外侧壁与壳体1的侧 壁的内侧面之间,使电容器芯子2与壳体1周壁之间的间隙被消除,这样,电容 器芯子2在壳体1内就不会前后或左右晃动;从而使电容器芯子2被固定在壳体 l内,电容器芯子2在一定振动强度下,就不会产生位移,防止了在一般振动条 件下引出线在刻痕处发生断开现象的发生。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防爆电容器的防震结构,但 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爆电容器的防震结构,包括壳体和电容器芯子,壳体上设有电极,电容器芯子装在壳体内,电容器芯子通过带刻痕的引出线与壳体上的电极相连接,电容器芯子的底端装有绝缘下套;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弹簧圈,该弹簧圈弹性衬垫在电容器芯子 的底端的绝缘下套的下端与壳体的底壁的内侧面之间; 一弹性卡箍,弹性卡箍箍在电容器芯子的柱形外侧壁处,并弹性抵在电容器芯子的柱形外侧壁与壳体的侧壁的内侧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防爆电容器的防震结构,包括壳体和电容器芯子,壳体上设有电极,电容器芯子装在壳体内,电容器芯子通过带刻痕的引出线与壳体上的电极相连接,电容器芯子的底端装有绝缘下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洲向艳雄陈渊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法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