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的可视化教学演示装置,下模座的顶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凹模的凹模座,下模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导柱,导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凹模座之间设有上模座,支撑板的中部固定设有螺纹支撑套管,螺纹支撑套管上下贯穿支撑板,螺纹支撑套管内贯穿设有匹配的螺杆,螺杆的底部向下伸入上模座顶面、并转动连接,螺杆的顶端还固定连接有扭力扳手,上模座的底部设有凸模,凹模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卸料板,卸料板上贯穿设有与凸模匹配的通孔,所述凸模、凹模、凹模座和将凹模固定于凹模座的凹模顶紧块均透明。从上述结构可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冲压的可视化教学演示装置,实现了对不同冲压力和不同尺寸配合模具对冲压工件的影响。冲压工件的影响。冲压工件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压的可视化教学演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教学演示教具的
,具体涉及一种冲压的可视化教学演示装置。
[0002]
技术介绍
:《模具制作入门实训》一般是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使用锉刀、锯条、錾子、锤子等手工工具制作一副简单冲压模具,使学生在模具手工实作的过程中学会简单冲压模具的结构功能组成、模具工作过程、以及模具零件加工、装配与调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培养模具钳工的锯、锉、划线、钻孔、铰孔、攻丝等基本操作技能技巧,为学习后续模具专业核心课程和相关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在课程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一般包含任务分解与熟悉、模具零件加工制作、模具零件装配、试模与调整等基本教学阶段。模具零件加工与装配完成后,通过实际试模调整过程,让学生发现并正确分析各自的模具零件在加工制作与装配过程中所存在的制造缺陷及其原因,进而为模具合理调整与修理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与掌握冲压模具结构功能组成、具体工作过程、以及零件加工制作的工艺技术知识与注意事项。但在课程的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很难进行有效试模,难以很好地实现课程预期的教学目标。因为冲压模具教学载体为完全无模具基础知识的学生初次使用手工工具制作完成的,高职院校多元化生源的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多数模具零件制作精度不够,模具装配起来后要么不能够灵活运动,要么凸凹模配合间隙大且不均,在真实的压力机上试模极易造成设备损坏和人生伤害,同时学生也难以直观地理解凸凹模配合间隙大小的改变将会对模具性质、工作性能、模具使用寿命及其产品质量产生哪些具体影响,课程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0003]名称为《冲压模结构互变教具》的专利虽然公开了一种演示冲压过程的教具,但是该教具只是展示冲压的过程,而且存在上述所提及的需要在真实的压力机上进行试模,一旦出现模具配合的问题在试模的过程中极容易损坏设备、甚至出现安全事故。而且该教具是无法观察到冲压过程中的工件形变过程,也无法对不同冲压力和不同模具尺寸配合下对冲压件的冲压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也无法研究不同冲压力和不同模具尺寸配合下对冲压模具使用寿命的影响。
[0004]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冲压的可视化教学演示装置,装置结构简单、工作演示过程可视化、直观化、操作安全方便可靠,可有效充当冲压模试模教学载体,完全满足《模具制作入门实训》课程实践教学需要。本装置在课程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实现以下功能作用:一是冲压模零件均由透明材料制作,冲裁速度便于手工控制,使模具在冲裁工作过程中,能够将料带在模具中的裁剪变化情况、模具各组成零件的功能作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便于模具初学者易于直观理解冲压模具的结构功能组成、工作原理过程;二是通过方便地更换镶嵌在凹模座中的外形相同而内孔尺寸不同的凹模,从而改变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配合间隙,使教学载体在教学演示过程中能够直观地反映凸凹模配合间隙的改变对模具冲裁力大小、模具寿命、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模具结构性质
由裁剪向拉深的演变过程,使模具初学者易于理解与掌握冲压模具零件设计、加工制作、装配、试模修整等环节中的相关注意事项;三是整个装置安装于小车上,挪动轻便,便于课程教学中能够依据教学实际需要随时挪动调整装置方位,使学生能够看得更清楚、更直观。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冲压的可视化教学演示装置,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顶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凹模的凹模座,所述下模座的顶面、位于凹模座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凹模座之间设有沿导柱上下活动的上模座,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固定设有螺纹支撑套管,所述螺纹支撑套管上下贯穿支撑板,所述螺纹支撑套管内贯穿设有匹配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底部向下伸入上模座顶面、并与上模座固定所设的推力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顶端还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上模座的底部、对应于凹模座内的凹模设有匹配的凸模,所述凹模座的顶部还通过位于凹模两侧所设的垫块固定连接有卸料板,所述冲压板料放置固定于凹模座顶面、位于垫块之间的区域内,所述卸料板上贯穿设有与凸模匹配的通孔,所述凸模、凹模、凹模座和将凹模固定于凹模座的凹模顶紧块均透明。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凹模座的底面对应于凹模设有匹配连通的落料孔A,所述下模座对应于落料孔A设有匹配连通的落料孔B。
[0007]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凹模座的顶面设有与凹模外侧壁匹配的凹模放置槽,所述落料孔A的顶部向上穿过凹模放置槽的槽底、并与凹模放置槽内的凹模的内孔匹配连通,所述凹模座顶部、位于垫块之间的一侧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凹模的凹模固定块,所述凹模固定块为透明。
[0008]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透明的凹模固定块、凹模和凸模形成放大透镜。
[0009]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凹模和凸模的强度大于冲压板料的强度。
[0010]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凹模的内壁与凸模的对应外侧壁之间贴合、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
[0011]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下模座的顶部设有与凹模座底部所设定位槽定位匹配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底部通过弹簧与下模座所设的活动槽的槽底连接,所述定位销顶端为球头,当弹簧仅受定位销重力作用时、定位销22顶端伸出活动槽,当定位销受到作用力将弹簧压缩的时候、定位销向下移动至活动槽内。
[0012]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上模座底部通过垫板将凸模固定于凸模固定板。
[0013]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上模座通过固定所设的导套与导柱上下活动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下模座固定连接于周转车座,所述周转车座的底部四角处分别设有万向滚轮。
[0015]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冲压板料由上至下包括多层相互固定的单元层,所述单元层的厚度相同、材质相同,并且相邻两层单元层的颜色不同。
[0016]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导柱的顶端同轴心设有轴杆,所述轴杆的侧壁上部设有连接螺纹,所述支撑板对应于轴杆设有匹配的定位通孔,所述轴杆的轴向长度大于定位通孔的轴向长度,并且连接螺纹的底部伸入定位通孔内,所述轴杆顶部依次通过螺
母和垫片与支撑板的顶面固定。
[0017]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下模座和凹模座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0018]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驱动装置为扭力扳手,所述扭力扳手为可调节不同扭力的数显扭力扳手,具备数据显示、记忆与输出功能。
[0019]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驱动装置为可变输出功率的驱动电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本专利技术的冲压的可视化教学演示装置,不需要使用压力机,直接通过扭力扳手实现不同扭力下所对应产生的下压力对在不同尺寸配合的模具内的冲压件进行冲压,并可以进行直接观察;而且还便于分析不同冲压力和不同尺寸配合的模具对冲压效果的影响。
[0020]第二、本专利技术的冲压的可视化教学演示装置,它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冲压的可视化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1),所述下模座(1)的顶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凹模(4)的凹模座(3),所述下模座(1)的顶面、位于凹模座(3)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导柱(2),所述导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与凹模座(3)之间设有沿导柱(2)上下活动的上模座(8),所述支撑板(9)的中部固定设有螺纹支撑套管(12),所述螺纹支撑套管(12)上下贯穿支撑板(9),所述螺纹支撑套管(12)内贯穿设有匹配的螺杆(11),所述螺杆(11)的底部向下伸入上模座(8)顶面、并与上模座(8)固定所设的推力轴承(13)转动连接,所述螺杆(11)的顶端还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上模座(8)的底部、对应于凹模座(3)内的凹模(4)设有匹配的凸模(18),所述凹模座(3)的顶部还通过位于凹模(4)两侧所设的垫块(5)固定连接有卸料板(6),所述冲压板料(19)放置固定于凹模座(3)顶面、位于垫块(5)之间的区域内,所述卸料板(6)上贯穿设有与凸模(18)匹配的通孔,所述凸模(18)、凹模(4)、凹模座(3)和将凹模(4)固定于凹模座(3)的凹模顶紧块(23)均透明。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的可视化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座(3)的底面对应于凹模(4)设有匹配连通的落料孔A(24),所述下模座(1)对应于落料孔A(24)设有匹配连通的落料孔B(2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的可视化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座(3)的顶面设有与凹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