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DI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粘着剂组合物、粘着层和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05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粘着剂组合物、粘着层和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粘着剂组合物含有丙烯酸聚合物(A)、交联剂(B)和增粘树脂(C),所述丙烯酸聚合物(A)含有源自(甲基)丙烯酸酯单体(a1)的单元、以及源自选自由具有酸基的单体(a2)和具有酰胺基的单体(a3)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单元,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含有具有碳原子数6以上的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a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粘着剂组合物、粘着层和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着剂组合物、粘着层和带。

技术介绍

[0002]粘着带是作业性优异、粘接可靠性高的接合手段,因此广泛用于例如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设备或家电产品等电子设备的制造场合。尤其是近年来,在个人计算机、数字摄像机、电子笔记本、移动电话、人手持系统(Personal Handphone System,PHS)、智能手机、游戏机、电子书等便携式电子终端等所述电子设备中,强烈要求高功能化与薄型化。
[0003]作为在此种粘着带中使用的粘着剂,例如已知有:含有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含酰胺基的单体和含羟基的单体的共聚物的(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粘着剂组合物(参照专利文献1);包含含有源自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

乙基己酯和含极性基单体的单元的丙烯酸系聚合物的丙烯酸系粘着剂(专利文献2);含有具有碳原子数1~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具有芳香族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含氮的乙烯基单体与具有羧基的共聚性乙烯基单体和/或具有羟基的共聚性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的粘着剂(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包含具有碳原子数1~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具有碳原子数4~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与含羟基的单体的共聚物的粘着剂等(专利文献5)。
[0004][现有技术文献][0005][专利文献][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

183276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8

087334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9

104930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19

196486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2019

210381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第2019/167712号
[0012][专利文献7]国际公开第2020/027180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14]在所述便携式电子终端的制造场合中,在主要构成零件的薄型化的同时,用于固定所述零件的粘着带也要求进一步的薄型化。另外,就粘接可靠性的观点而言,用于固定所述零件的粘着带要求强粘着力化。粘着带的粘着力有粘着剂层越厚则越提高的倾向,尤其是有难以利用薄膜(例如厚度10μm以下)的粘着带表现出强粘着力的倾向。进而,作为提高粘着剂的凝聚力而表现出强粘着力的手段,一般使用极性高的丙烯酸单体,但根据本专利技术者等人的研究,若使用高极性的(甲基)丙烯酸单体,则对低极性被粘物的粘着力发生撕裂(zipping)(滑粘(Slip

stick)现象),难以获得稳定的粘着力。
[0015]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情况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着剂组合物,虽为薄膜但无论被粘物的极性如何均可表现出稳定的强粘着力。
[0016][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17]本专利技术的粘着剂组合物含有丙烯酸聚合物(A)、交联剂(B)和增粘树脂(C),所述丙烯酸聚合物(A)含有源自(甲基)丙烯酸酯单体(a1)的单元、以及源自选自由具有酸基的单体(a2)和具有酰胺基的单体(a3)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单元,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含有具有碳原子数6以上的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a1

1),源自所述具有酸基的单体(a2)和具有酰胺基的单体(a3)的单元的合计含有率为5质量%以下,所述丙烯酸聚合物(A)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500,000以上,所述增粘树脂(C)的含有率在粘着剂组合物的不挥发成分中为10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
[0018][专利技术的效果][0019]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粘着剂组合物,虽为薄膜但无论被粘物的极性如何均可表现出稳定的强粘着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专利技术的粘着剂组合物含有丙烯酸聚合物(A)、交联剂(B)和增粘树脂(C)。
[0021]所述丙烯酸聚合物(A)含有源自(甲基)丙烯酸酯单体(a1)的单元、以及源自选自由具有酸基的单体(a2)和具有酰胺基的单体(a3)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单元。
[0022]作为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a1),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环状醚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含脂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含芳香环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含环氧烷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等。
[0023]作为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中的烷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壬基、正癸基、月桂基、硬脂基等直链状烷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异戊基、新戊基、异己基、异庚基、异辛基、2

乙基己基、异壬基、异癸基、异硬脂基等支链状烷基等。所述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以上,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下,进而优选为12以下。
[0024]作为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2

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异硬脂酯等。
[0025]另外,作为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a1),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等含环状醚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含脂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含芳香环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2

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丁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含环氧烷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等。
[0026]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a1)包含具有碳原子数为6以上的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a1

1)。通过含有所述丙烯酸烷基酯(a1

1),可提高所得的粘着剂层的柔软性。
[0027]作为所述丙烯酸烷基酯(a1

1),可列举:丙烯酸己酯、丙烯酸庚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2

乙基己酯、丙烯酸壬酯、丙烯酸异壬酯、丙烯酸正癸酯、丙烯酸异癸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硬脂酯、丙烯酸异硬脂酯等。
[0028]所述丙烯酸烷基酯(a1

1)中的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7以上,更优选为8以上,例如为20以下,优选为18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下,进而优选为12以下。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着剂组合物,含有丙烯酸聚合物(A)、交联剂(B)和增粘树脂(C),所述丙烯酸聚合物(A)含有源自(甲基)丙烯酸酯单体(a1)的单元、以及源自选自由具有酸基的单体(a2)和具有酰胺基的单体(a3)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单元,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a1)含有具有碳原子数6以上的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a1

1),源自所述具有酸基的单体(a2)和具有酰胺基的单体(a3)的单元的合计含有率为5质量%以下,所述丙烯酸聚合物(A)的重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泽久美子小松崎优纪纲岛启次
申请(专利权)人:DI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