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043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机的构造,在进行织机的框架中的侧框架内的摆动机构等的维护时,不需要解除驱动轴与驱动传递机构的连结状态等,能够实现用于该维护的作业的简化。驱动传递机构包括:驱动传递轴,其在侧框架的空间内与驱动轴平行地延伸并从侧框架的侧壁突出地设置且与电动机连结;以及齿轮系,其将驱动传递轴与驱动轴连结。驱动传递轴与驱动轴连结。驱动传递轴与驱动轴连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织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织机,其具备:电动机,其用于驱动织机;驱动轴,其经由摆动机构而与用于摆动驱动筘的摆动轴连结,并经由驱动传递机构而与电动机连结,并且由电动机旋转驱动;以及箱体状的侧框架,其以使驱动轴及摆动轴的各轴线方向与宽度方向一致的朝向来收纳驱动轴及摆动轴。

技术介绍

[0002]在织机中,框架成为包括一对侧框架且该侧框架由多个梁部件连结的结构。并且,织机具备作为主驱动源的电动机,并构成为由该电动机驱动主轴(主旋转轴)。而且,该电动机设于一对侧框架中的一个侧框架侧。此外,各侧框架呈箱体形状,并在其内部具有空间。
[0003]并且,在上述一个侧框架内收纳有与主轴连结的驱动轴。而且,该驱动轴由电动机旋转驱动,从而与该驱动轴连结的主轴被旋转驱动。再者,该驱动轴的旋转也用于摆动驱动筘。具体而言,在上述一个侧框内还收纳有用于摆动驱动筘的摆动轴,该摆动轴经由凸轮机构、曲柄机构这样的摆动机构而与驱动轴连结。而且,织机构成为,伴随如上所述地旋转驱动驱动轴,摆动驱动摆动轴,由此摆动驱动筘。
[0004]此外,作为如上所述地为了由电动机旋转驱动驱动轴而将驱动轴与电动机连结的结构(驱动传递机构),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在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驱动轴从侧框架的外侧的侧壁突出地设置。并且,虽然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说明,但是电动机在收纳驱动轴的侧框架的外侧,以被安装于侧框架等的托架支撑的形式设置。而且,该电动机与驱动轴通过带轮和挂绕于两带轮的同步带连结,上述带轮分别安装于电动机的输出轴及驱动轴的从侧框架的侧面突出的部分的端部。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1078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可是,在织机中,因老化、机械方面的异常的发生等,有时进行侧框架内的摆动机构等的维护。此外,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织机也如此,在普通的织机中,为了能够进行上述的维护,侧框架由主体的部分即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摆动机构等对应的部分)敞开的框架主体和以覆盖框架主体中的如上所述地敞开的部分的形式能够装卸地安装的框架罩构成。而且,该维护是在侧框架中将其框架罩从框架主体卸下后进行的。
[0010]然而,在现有的织机中,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织机中的带轮等那样,在驱动轴的从侧框架的侧面突出的部分的端部连结有用于将电动机(输出轴)的旋转传递至驱动轴的驱动传递机构。因此,为了如上所述地在侧框架中拆卸框架罩来进行维护,需要将带轮从驱动轴拆卸等解除驱动轴与驱动传递机构的连结状态的动作。
[0011]为此,在现有的织机的上述维护中,伴随框架罩的装卸,必须进行上述的驱动轴与驱动传递机构的连结状态的解除以及再连结,用于进行该维护的作业整体上变得繁杂。并且,在该驱动传递机构是专利文献1的由带轮及同步带构成的机构情况下,伴随上述再连结,也必须进行同步带的张力的再调整等,在该情况下,该作业变得更加繁杂。
[0012]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机的构造,该织机在进行上述维护时,不需要解除驱动轴与驱动传递机构的连结状态等,能够实现其作业的简化。
[0013]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的织机中,驱动传递机构包括:驱动传递轴,其在侧框架的空间内与驱动轴平行地延伸,并从侧框架的侧壁突出,且与电动机连结;以及齿轮系,其将驱动传递轴与驱动轴连结。
[0015]并且,在这样的本专利技术的织机中,驱动传递机构也可以具备主动齿轮系,该主动齿轮系是与齿轮系不同的主动齿轮系,并且设于在宽度方向上与侧框架分离的位置,电动机的输出轴与驱动传递轴利用主动齿轮系连结。另外,也可以使收纳主动齿轮系的主动箱内的空间与侧框架的空间相独立。
[0016]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织机,在进行上述维护时,不需要解除驱动轴与驱动传递机构的连结状态,从因而能够简化用于该维护的作业。详细而言,在本专利技术的织机中,驱动传递机构构成为,与电动机连结的驱动传递轴在侧框架内经由齿轮系而与驱动轴连结。由此,不解除驱动轴与驱动传递机构的连结状态便能够进行框架罩的拆卸。因此,根据像这样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织机,通过使电动机的配置为适当的位置,能简化为了进行上述维护而必须进行的框架罩的拆卸作业。其结果,能够容易地进行上述维护。
[0018]并且,在这样的本专利技术的织机中,使连结驱动传递轴与电动机的输出轴的连结结构为齿轮系(主动齿轮系),从而像这样构成的驱动传递机构在维护方面有利。详细而言,关于上述连结结构,也考虑经由带轮及同步带进行连结的结构。但是,在该情况下,需要进行同步带的张力的调整等作业。相对于此,通过使上述连结结构为主动齿轮系,不需要这样的作业。因此,根据该结构,驱动传递机构在维护方面有利。
[0019]并且,在使上述连结结构为主动齿轮系的情况下,通过构成为,收纳主动齿轮系的主动箱内的空间与侧框架内的空间独立,能够在主动箱侧和侧框架侧自由地选择减轻各空间内的机械部件的发热、磨损等的润滑油。其结果,能够使在侧框架侧和主动箱侧采用的润滑油为适于收纳在各个空间内的机械部件的种类的润滑油。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织机1的主视剖视图。
[0021]图2是图1的A

A线剖视图。
[0022]符号的说明
[0023]1—织机,5—主轴,10—框架,12—驱动侧框架(侧框架),12a—驱动侧框架的外侧壁,12b—驱动侧框架的内侧壁,14—框架主体,14a—框架主体的外壁部,14b—框架主体的内壁部,14c—敞开部,14d—贯通孔,14e—突出部,16—框架罩,20—电动机,22—输出轴,30—驱动轴,32—偏心部,40—打纬装置,42—筘,44—摇臂轴,50—摆动轴,60—摆动机构,
62—摆动臂,64—连结杆,70—联轴部件,72—联轴部件,80—驱动传递机构,82—驱动传递轴,84—齿轮系,84a—驱动齿轮,84b—从动齿轮,90—主动机构,92—主动齿轮系,92a—驱动齿轮,92b—从动齿轮,94—主动箱,94a—一个侧壁,94a—外侧面,94b—另一个侧壁,94c—贯通孔,94d—贯通孔,94e—突出部,100—油封。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基于图1及图2,对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织机的一个实施方式(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5]在织机1中,框架10成为包括呈箱体形状的一对侧框架12、12且该侧框架12由多个梁部件连结的结构。并且,织机1具备电动机20,并构成为由该电动机20驱动织机1的主轴5。而且,该电动机20设于一对侧框架12、12中的一个侧框架(以下称为“驱动侧框架”)12的一侧。
[0026]而且,驱动侧框架12由作为主体部分的框架主体14和安装于框架主体14的框架罩16构成。具体而言,框架主体14形成为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机,具备:电动机,其用于驱动织机;驱动轴,其经由摆动机构而与用于摆动驱动筘的摆动轴连结,并经由驱动传递机构而与上述电动机连结,且由上述电动机旋转驱动;以及箱体状的侧框架,其以使上述驱动轴及上述摆动轴的各轴线方向与宽度方向一致的朝向来收纳上述驱动轴及上述摆动轴,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传递机构包括:驱动传递轴,其在上述侧框架的空间内与上述驱动轴平行地延伸,并从上述侧框架的侧壁突出地设置,且与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名木启一山岸大吾田村公一山和也
申请(专利权)人: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