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用模具、锻造方法以及锻造成型品技术

技术编号:312303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锻造用模具具有:第一模,其具备腔;第二模,其具备能够通过朝向第一模相对地移动,来在与腔之间夹着并推压被加工材料的芯;突起,其形成于腔的底面,朝向芯并沿着第一模或第二模的移动方向突出;以及开口部,其在芯中与突起对向的部分,朝向移动方向设置,在第一模和第二模合模的状态下,在被加工材料与芯之间形成间隙。芯之间形成间隙。芯之间形成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锻造用模具、锻造方法以及锻造成型品


[0001]本公开涉及锻造用模具、锻造方法以及锻造成型品。

技术介绍

[0002]日本特开2019

147172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转子毂的锻造模。在该锻造模中形成转子毂的凸缘部的部分,形成有开口部。锻造加工时,被加工材料的一部分能够从该开口部向外侧逃离。由此,能够减轻从锻造模施加给成为被加工材料的凸缘部的部分的负荷,抑制在该部分产生残留应变。
[0003]根据日本特开2019

147172号公报的转子毂的锻造模,能够抑制在转子毂的凸缘部产生残留应变。通过抑制凸缘部的残留应变,能够提高要求特别高加工精度的盘载置面的平滑度。
[0004]这样,在锻造成型品中,优选根据其用途,抑制适当部位的残留应变。另一方面,当锻造加工时,对锻造模也会由于来自被加工材料的反作用力而施加负荷。因此,除了要求抑制成型品的残留应变之外,还要求提高模具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考虑上述事实,提高锻造用模具的耐久性。
[0006]第一方式的锻造用模具具有:第一模,其具备腔;第二模,其具备能够通过朝向所述第一模相对地移动,来在与所述腔之间夹着被加工材料并可进行推压的芯;突起,其形成于所述腔的底面,朝向所述芯并沿着所述第一模或所述第二模的移动方向突出;以及开口部,其在所述芯中与所述突起对向的部分,朝向所述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和所述第二模合模的状态下,在所述被加工材料与所述芯之间形成间隙。
[0007]第一方式的锻造用模具在腔的底面,形成有朝向芯沿着第一模或第二模的移动方向突出的突起。因此,通过腔与芯来夹着被加工材料并进行推压时,被加工材料从突起受到局部压力。由此,被加工材料朝向芯变形。
[0008]另一方面,在芯中与腔的突起对向的部分,朝向第一模或第二模的移动方向设有开口部。该开口部是在第一模和第二模合模了的状态下,与被加工材料之间形成间隙的部分。即,在被加工材料中,从腔的突起被推压而变形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不与芯相接触。由此,减轻从突起经由被加工材料而作用于芯的推压力。另外,减轻从芯经由被加工材料而作用于腔的推压力。因此,能够提高锻造用模具的耐久性。
[0009]第二方式的锻造用模具在第一方式的锻造用模具中,在所述腔的侧面,设有沿着与所述移动方向相交的方向的台阶面,在所述芯上,形成有在与所述台阶面之间推压所述被加工材料的推压面。
[0010]在第二方式的锻造用模具中,通过与第一模或第二模的移动方向相交的方向的台阶面以及推压面,来推压被加工材料。因此,被加工材料的外周部被镦锻。由此,能够使得被加工材料的外周部的金属组织变得致密,提高强度。
[0011]另外,能够在被加工材料的外周部,形成向与第一模或第二模的移动方向相交的方向伸出的凸缘。因此,与仅通过切削来形成凸缘的情况相比,材料的成品率高。
[0012]第三方式的锻造方法利用了具备腔的第一模和具备在与所述腔之间夹着被加工材料并可进行推压的芯的第二模,其中,具有:向所述腔配置所述被加工材料的步骤,所述腔在底面形成有朝向所述芯并沿着所述第一模或所述第二模的移动方向突出的突起;和将所述第一模和所述第二模合模来使所述被加工材料成型,并且通过在所述被加工材料与所述芯之间形成的间隙来形成自由成形面的步骤,所述第二模在所述芯中与所述突起对向的部分具有朝向所述移动方向设置的开口部。
[0013]用于第三方式的锻造方法的锻造用模具在腔的底面,形成有朝向芯突出的突起。因此,在利用腔和芯来夹着被加工材料并进行推压时,被加工材料从突起受到局部压力。由此,被加工材料朝向芯变形。
[0014]另外,在被加工材料上,在第一模的突起的上方形成有自由成形面。即,从腔的突起被推压而变形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不与芯接触。由此,减轻从突起经由被加工材料而作用于芯的推压力。另外,减轻从芯经由被加工材料而作用于腔的推压力。因此,能够提高锻造用模具的耐久性。
[0015]第四方式的锻造成型品具有:外周部,其形成圆筒状;凸缘部,其形成于所述外周部的上端部,向所述外周部的径向外侧伸出;中央部,其形成于所述外周部的内侧;凹部,其形成于所述中央部的底面;以及凸部,其在所述中央部,形成于所述凹部的上方,所述凸部具备自由成形面。
[0016]第四方式的锻造成型品在中央部的底面形成有凹部。即,中央部的底面被锻造用模具推压而变形。
[0017]另一方面,在中心部的凹部上方,形成有成为自由成形面的凸部。即,被锻造用模具推压的底面的相反侧部分不被锻造用模具推压。即,该部分不被从锻造用模具推压而自由变形地形成。由此,当锻造加工时,减轻从成型品而作用于锻造用模具的推压力。因此,能够提高锻造用模具的耐久性。
[0018]根据本公开,能够提高锻造用模具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本公开的实施例基于以下附图,详细地进行说明。
[0019]图1A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锻造用模具的主视图。图1B是图1A的B

B线截面图。图2A是表示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锻造用模具的腔配置了坯料的状态的主视截面图。图2B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锻造用模具合模使坯料变形的状态的主视截面图。图2C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锻造用模具进一步合模使坯料变形的状态的主视截面图。图3A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锻造成型品的主视图。图3B是图3A的B

B线截面图。
图4A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锻造成型品的自由成形面的形状的一例的截面图。图4B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锻造成型品的自由成形面的形状的另一例的截面图。图5A是表示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锻造成型品切削形成的转子毂的主视图。图5B是图5A的B

B线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针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锻造用模具、锻造方法以及锻造成型品,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进行说明。在各附图中利用同一个附图标记表示的结构要素是指同一个结构要素。但是,只要在说明书中没有特别注明,各结构要素不限于一个,也可以存在多个。另外,针对在各附图中重复的结构以及符号,存在省略说明的情况。此外,本公开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也可以在本公开的目的范围内省略结构或者替换为不同结构等添加适当变更来加以实施。
[0021]首先,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锻造用模具”、“锻造方法”以及“锻造成型品”的概略。
[0022]在图1A、图1B中,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锻造用模具20(以下,称为模具20)”。利用该模具20,通过图2A~图2C所示的“锻造方法”,来对作为被加工材料的坯料50进行锻造。由此,成形图3A、图3B所示的“锻造成型品60(以下,称为成型品60)”。成型品60是图5所示的作为最终成型品的转子毂10的中间材料。转子毂10通过对成型品60进行切削加工而成形。
[0023]<转子毂&g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造用模具,其中,具有:第一模,其具备腔;第二模,其具备通过朝向所述第一模相对地移动,来在与所述腔之间夹着被加工材料并可进行推压的芯;突起,其形成于所述腔的底面,朝向所述芯并沿着所述第一模或所述第二模的移动方向突出;以及开口部,其在所述芯中与所述突起对向的部分,朝向所述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和所述第二模合模的状态下,在所述被加工材料与所述芯之间形成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用模具,其中,在所述腔的侧面,设有沿着与所述移动方向相交的方向的台阶面,在所述芯上,形成有在与所述台阶面之间推压所述被加工材料的推压面。3.一种锻造方法,利用了具备腔的第一模和具备在与所述腔之间夹着被加工材料并可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野健志伊藤浩信三泽正树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