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芳香族聚酯和聚酯树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2869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42
[课题]提供:聚合反应时的副反应非常少、色调和韧性优异的全芳香族聚酯、和其聚酯树脂组合物。[解决方案]通过如下全芳香族聚酯解决上述课题,所述全芳香族聚酯的特征在于,包含下述结构单元(I)、(II)、(III)和(IV)作为必须的构成成分,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的含量为40~75摩尔%,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I)的含量为0.5~7.5摩尔%,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II)的含量为8.5~30摩尔%,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V)的含量为8.5~30摩尔%,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II)、(III)和(IV)的总含量为100摩尔%,在分子内具有酯键或酯键与酮键的组合,相对于前述酯键与前述酮键的总计,前述酮键的量为0.0000~0.0010摩尔%。量为0.0000~0.0010摩尔%。量为0.0000~0.0010摩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全芳香族聚酯和聚酯树脂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合反应时的副反应非常少、色调和韧性优异的全芳香族聚酯、和其聚酯树脂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全芳香族聚酯等液晶性树脂均衡性良好地具有优异的流动性、机械强度、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电性质等,适合作为高功能工程塑料被广泛利用。
[0003]作为全芳香族聚酯目前市售的大多数以4

羟基苯甲酸为主成分。然而,4

羟基苯甲酸的均聚物的熔点会变得高于分解点,因此,需要通过使各种成分共聚从而低熔点化。
[0004]使用1,4

苯二甲酸、1,4

二羟基苯、4,4
’‑
二羟基联苯等作为共聚成分的全芳香族聚酯的熔点高至350℃以上,在通用的装置中进行熔融加工时过高。或者,为了使这种高熔点的物质降低熔点直至能用通用的熔融加工设备加工的温度,尝试了各种方法,某种程度地实现了低熔点化,但另一方面,存在无法保持高温(熔点下附近)下的机械强度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以6

羟基
‑2‑
萘甲酸为主成分的特定结构所形成的全芳香族聚酯(专利文献1)。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

1797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0]然而,专利文献1的全芳香族聚酯在聚合反应时通过副反应形成酮键,存在由该酮键而产生的产物导致聚合物的色调恶化,且韧性降低的问题。
[0011]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聚合反应时的副反应非常少、色调和韧性优异的全芳香族聚酯、和其聚酯树脂组合物。
[0012]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3]本专利技术人等发现通过如下全芳香族聚酯可以解决上述课题,所述全芳香族聚酯的特征在于,包含下述结构单元(I)、(II)、(III)和(IV)作为必须的构成成分,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的含量为40~75摩尔%,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I)的含量为0.5~7.5摩尔%,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II)的含量为8.5~30摩尔%,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V)的含量为8.5~30摩尔%,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II)、(III)和(IV)的总含量为100摩尔%,在分子内具有酯键或酯键与酮键的组合,相对于前述酯键与前述酮键的总计,前述酮键的量为0.0000~0.0010摩尔%,本专利技术人等至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方案。
[0014][0015](1)一种全芳香族聚酯,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结构单元(I)、(II)、(III)和(IV)作为必须的构成成分,
[0016]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的含量为40~75摩尔%,
[0017]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I)的含量为0.5~7.5摩尔%,
[0018]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II)的含量为8.5~30摩尔%,
[0019]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V)的含量为8.5~30摩尔%,
[0020]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II)、(III)和(IV)的总含量为100摩尔%,
[0021]在分子内具有酯键或酯键与酮键的组合,相对于前述酯键与前述酮键的总计,前述酮键的量为0.0000~0.0010摩尔%.
[0022][0023](2)一种聚酯树脂组合物,其含有(1)所述的全芳香族聚酯。
[0024](3)一种聚酯成型品,其是将(1)或(2)所述的全芳香族聚酯或聚酯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到的。
[0025](4)一种全芳香族聚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
[0026]将6

羟基
‑2‑
萘甲酸、4

羟基苯甲酸、和4,4
’‑
二羟基联苯用脂肪酸酐进行酰化,并与1,4

苯二甲酸进行酯交换,
[0027]相对于包含6

羟基
‑2‑
萘甲酸、4

羟基苯甲酸、1,4

苯二甲酸、和4,4
’‑
二羟基联苯的全部单体,
[0028]6‑
羟基
‑2‑
萘甲酸的用量为40~75摩尔%,
[0029]4‑
羟基苯甲酸的用量为0.5~7.5摩尔%,
[0030]1,4

苯二甲酸的用量为8.5~30摩尔%,
[0031]4,4
’‑
二羟基联苯的用量为8.5~30摩尔%,
[0032]6‑
羟基
‑2‑
萘甲酸、4

羟基苯甲酸、1,4

苯二甲酸、和4,4
’‑
二羟基联苯的总用量为100摩尔%,
[0033]最终聚合温度为340℃以下。
[0034](5)根据(4)所述的全芳香族聚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含氮杂环式化合物作为催化剂。
[0035](6)根据(5)所述的全芳香族聚酯的制造方法,其中,含氮杂环式化合物为1

甲基咪唑。
[0036](7)根据(4)所述的全芳香族聚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钾化合物和/或三价的钴化合物作为催化剂。
[0037](8)根据(7)所述的全芳香族聚酯的制造方法,其中,钾化合物为乙酸钾。
[0038](9)根据(7)或(8)所述的全芳香族聚酯的制造方法,其中,三价的钴化合物为三(2,4

戊二酮)钴(III)。
[0039]专利技术的效果
[0040]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聚合反应时的副反应量非常少、色调和韧性优异的全芳香族聚酯、和其聚酯树脂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不妨碍本专利技术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适宜加以变更而实施。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A~B”是指,“A以上且B以下”。
[0042][全芳香族聚酯][0043]本专利技术的全芳香族聚酯的特征在于,包含下述结构单元(I)、(II)、(III)和(IV)作为必须的构成成分,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的含量为40~75摩尔%,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I)的含量为0.5~7.5摩尔%,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II)的含量为8.5~30摩尔%,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V)的含量为8.5~30摩尔%,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II)、(III)和(IV)的总含量为100摩尔%,在分子内具有酯键或酯键与酮键的组合,相对于前述酯键与前述酮键的总计,前述酮键的量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全芳香族聚酯,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结构单元(I)、(II)、(III)和(IV)作为必须的构成成分,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的含量为40~75摩尔%,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I)的含量为0.5~7.5摩尔%,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II)的含量为8.5~30摩尔%,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V)的含量为8.5~30摩尔%,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I)、(II)、(III)和(IV)的总含量为100摩尔%,在分子内具有酯键或酯键与酮键的组合,相对于所述酯键与所述酮键的总计,所述酮键的量为0.0000~0.0010摩尔%,2.一种聚酯树脂组合物,其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芳香族聚酯。3.一种聚酯成型品,其是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芳香族聚酯或聚酯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到的。4.一种全芳香族聚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将6

羟基
‑2‑
萘甲酸、4

羟基苯甲酸、和4,4
’‑
二羟基联苯用脂肪酸酐进行酰化,并与1,4

苯二甲酸进行酯交换,相对于包含6

羟基
‑2‑
萘甲酸、4

羟基苯甲酸、1,4

苯二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田俊明川原俊纪
申请(专利权)人:宝理塑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