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合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272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合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
15
N标记的芳胺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
15
N标记的芳胺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稳定同位素标记试剂是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稳定性同位素原子,利用其独特的示踪性而进行分析测定的化学试剂。
15
N标记的分子作为示踪剂已成熟且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态学、土壤学、地质学、食品安全、生命科学、环境、临床医学、药学等领域。
15
N标记的分子属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科研用试剂,国外在同位素标记试剂方面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技术和产品链,但出于技术保密和产品垄断等原因,不仅关于合成的技术文献和专利鲜有报道,而且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检测方法也少见公开发表。
[0003]15
N标记的分子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合成法、生物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采用常规的化学反应原理,用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基础试剂代替常规试剂,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目标化合物,常见的使用
15
N 标记硝酸或者
15
N标记氯化铵作为基础原料,合成的分子种类也有限;生物合成法是通过动物、植物、酶或微生物的生理代谢过程引入稳定同位素,主要用于合成生命科学领域所需的稳定同位素标记氨基酸及多肽试剂。生物法制备稳定同位素
15
N标记的试剂时,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组分、氮源的利用与代谢途径的设计都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获得和同位素丰度是否被稀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
15
N标记的芳胺的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合成
15
N标记的芳胺的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用锂粉将
15
N2还原形成Li
315
N;步骤2,将 Li
315
N在过渡金属催化剂、配体、碱、相转移催化剂以及溶剂的作用下与卤代芳烃类化合物反应,即得
15
N标记的芳胺。优选地,步骤1 和步骤2为一锅法反应。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合成
15
N标记的芳胺的方法,的反应通式如下:
[0007][0008]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合成
15
N标记的芳胺的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卤代芳烃类化合物为氯代芳烃、溴代芳烃或碘代芳烃。
[0009]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合成
15
N标记的芳胺的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溴代芳烃为具有式一结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0010][0011]式一中,R
1-R5均为H;或R
2-R5为H,R1选自甲基、乙基、异丙基、苯基、甲氧基、三氟甲氧基中的任意一种;或R1,R2,R4,R5为H, R3选自甲基、叔丁基、三甲基硅基、甲氧基、三氟甲氧基中的任意一种;或R
1-R5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基团构成部分不饱和或全部不饱和的环状结构,该环状结构上允许含有杂原子或取代基。
[0012]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合成
15
N标记的芳胺的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过渡金属催化剂为零价钯催化剂。优选地,零价钯催化剂为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CAS:51364-51-3)。
[0013]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合成
15
N标记的芳胺的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配体为有机膦化合物。优选地,有机膦化合物为2
-ꢀ
双环己基膦-2',6'-二甲氧基联苯(CAS:657408-07-6)、2-二环己基磷
ꢀ-
2,4,6-三异丙基联苯(CAS:564483-18-7)、1,4-双(二苯基膦)丁烷 (CAS:7688-25-7)、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 (CAS:161265-03-8)、1,1'-联萘-2,2'-双二苯膦(CAS:98327-87-8)、2-二环己基磷-2',6'-二异丙氧基-1,1'-联苯(CAS:787618-22-8)、正丁基二(1-金刚烷基)膦(CAS:321921-71-5)中的任意一种。更优选地,有机膦化合物为 2-二环己基磷-2',6'-二异丙氧基-1,1'-联苯(CAS:787618-22-8)或正丁基二(1-金刚烷基)膦(CAS:321921-71-5)。
[0014]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合成
15
N标记的芳胺的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碱为碱金属醇盐。优选地,碱金属醇盐为叔丁醇钠(CAS: 865-48-5)。
[0015]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合成
15
N标记的芳胺的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相转移催化剂为四烷基卤化铵。优选地,四烷基卤化铵为四丁基溴化钠(CAS:1643-19-2)。
[0016]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合成
15
N标记的芳胺的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摩尔量为卤代芳烃类化合物摩尔量的5%-10%。
[0017]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合成
15
N标记的芳胺的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80℃-200℃。优选地,步骤二中反应温度为120-160℃。更进一步优选地,步骤二中反应温度为150℃。
[0018]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合成
15
N标记的芳胺的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2的反应时间为8h-48h。
[0019]专利技术的作用与效果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以
15
N2为氮源合成含有
15
N标记的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因为本专利技术独创性地提出以
15
N2作为氮源,以金属锂粉为还原剂,以零价钯为催化剂合成所述的含有
15
N标记的有机化合物,所以,本专利技术实现了
15
N2向含有
15
N标记的有机化合物的转化,而且还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底物官能团兼容性较好,产率高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阐述。
[0022]<实施例1>
[0023]以
15
N2为氮源合成含有
15
N标记的咔唑的方法,步骤如下:
[0024]在25mL反应管中加入锂粉42.0mg,充满氮气氛围下在150℃反应4小时,之后向反应体系中依次加入2,2
’-
二溴联苯156mg,叔丁醇钠96.1mg,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11.4mg,2-二环己基磷
ꢀ-
2',6'-二异丙氧基-1,1'-联苯23.3mg,四丁基溴化铵161mg以及1,4
-ꢀ
二氧六环2mL,得到混合液。混合液在150℃下反应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
15
N标记的芳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用锂粉将
15
N2还原形成Li
315
N;步骤2,将Li
315
N在过渡金属催化剂、配体、碱、相转移催化剂以及溶剂的作用下与卤代芳烃类化合物反应,即得
15
N标记的芳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
15
N标记的芳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卤代芳烃类化合物为氯代芳烃、溴代芳烃或碘代芳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
15
N标记的芳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溴代芳烃为具有式一结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式一中,R
1-R5均为H;或R
2-R5为H,R1选自甲基、乙基、异丙基、苯基、甲氧基、三氟甲氧基中的任意一种;或R1,R2,R4,R5为H,R3选自甲基、叔丁基、三甲基硅基、甲氧基、三氟甲氧基中的任意一种;或R
1-R5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基团构成部分不饱和或全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章杰王凯邓梓豪刘烽关冰涛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