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声装置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270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风洞试验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和系统,发声装置包括:分频部、高音发声结构和低音发声结构:所述分频部连接所述高音发声结构和所述低音发声结构,所述高音发声结构和所述低音发声结构相互连接,所述高音发声结构为环形高音扬声器,所述低音发声结构的声音辐射端背向所述环形高音扬声器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声装置和系统提高了声源的使用效率,可适用于宽频带发声,更加适用于风洞流场下的发声。场下的发声。场下的发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声装置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风洞试验
,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声装置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航空运输流量的急剧增加,飞机的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不仅严重影响了机场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还降低了舱内乘客乘坐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日益加重的飞机噪声污染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亟需降低飞机整机噪声和机舱内部的噪声,因此,对飞机降噪的技术研究愈加迫切。
[0003]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大型商用飞机而言,发动机短舱是导致飞机噪声的重要因素,而现有技术中极少有在风洞中研究发动机短舱对机体表面、舱内或机体周围等带来的噪声影响。目前研究发动机短舱发声的试验主要通过真实飞行试验进行研究,然而,真实的飞行试验具有成本高、试验难度大、难以实现的现实问题。
[0004]同时,目前风洞试验中关于发动机短舱的模拟试验均是以针对短舱的气动力特性、气动力综合优化设计为目的的试验,用来优化发动机短舱相对机翼的安装位置,从而达到不仅能够减小发动机短舱的进气和喷流对增升装置的不利影响,并利用发动机短舱的进气和喷流提高增升效果。
[0005]风洞试验中需要多向声源的发声装置,现有的全向声源多为球形声源或点形声源,此类声源通常用于建筑声学中,使用环境通常为消声室、房间等气体流量较小或不存在单向气流的环境内。但由于风洞试验中的声源需要在高强度均匀流场下保持全向声源的特性,风洞中的风速可达80m/s,气流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会影响部分扬声器振膜的正常工作,因此,至今还未出现针对发动机短舱的噪声特性在风洞试验中开展相关噪声模拟的试验。
[0006]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于:1. 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短舱是带来飞机噪声的主要因素,但少有在风洞中对发动机短舱噪声影响方面的研究;2. 现有技术中通过真实飞机的飞行对发动机短舱的噪音进行试验,成本高、试验难度大且难以实现;3. 现有技术中风洞试验在发动机短舱方面的研究,主要用于气动力特性试验,还未有针对发动机短舱噪声特性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声装置和系统,解决了现有发声装置在风洞试验中难以应用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包括:分频部、高音发声结构和低音发声结构:所述分频部连接所述高音发声结构和所述低音发声结构,所述高音发声结构和所述低音发声结构相互连接,所述高音发声结构为环形高音扬声器,所述低音发声结构的声音辐射端背向所述环形高音扬声器设置。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迎风面的形状为流线型子弹头。
[00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背风面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水平参考线。
[0011]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材料为铝合金,所述壳体周围还设置有透声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高音扬声器包括多个高音扬声器和高音支架,所述多个高音扬声器均匀分布于所述高音支架周围。
[0013]进一步的,所述高音扬声器的发声端设置有散热器。
[0014]进一步的,所述低音发声结构包括低音扬声器和导音支架,所述导音支架面向与所述低音扬声器的声音辐射端设置,所述导音支架用于扩散所述低音扬声器的声音辐射。
[0015]进一步的,所述导音支架为圆锥形导音支架。
[0016]进一步的,所述低音发声结构还包括低音支架,所述低音支架连接所述低音扬声器。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风洞发声系统,包括:连接装置、控制装置和所述的发声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发声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发声装置的发声强度。
[001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 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高音发声结构和低音发声结构,使得发声装置实现了宽频带声源的输出,如能够实现100Hz~20kHz频带声源的输出,满足了宽频带发声的需求,避免了因声源频带无法满足需求的频繁更换而导致的无法满足发生需求或降低使用效率的问题,提高了声源的使用效率;2. 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高音发声结构和低音发声结构,使得高音和低音分别采用不同的发声结构发声,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实现了高音和低音的交替使用,使得高音发声结构在使用时,减少了低音发声结构的使用频率,反之的减少了高音发声结构的使用频率,整体提高了发生装置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3. 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高音发声结构设置为环形高音扬声器,实现了高音声源的全指向性发声,使得高音声源在环形的360度均能够实现均匀发声,极大降低了高速气流对高音发声结构发声端的损坏,同时也有效避免了高速气流的背景噪声对高音声源发声的干扰;4. 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低音发声结构的声音辐射端背向所述环形高音扬声器,最大限度降低了高音声源对低音声源的影响,使得低音声源能够顺利发声,保证了低音声源发声的稳定性和精确性;5. 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发声装置迎风面的形状为流线型子弹头,最大限度的避免了风场对试验装置的影响,减少了流场阻力,进一步提高了试验结果的精确度;6. 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低音发声结构中设置导音支架,使得低音发声结构中发出的低音声源在环形的360度均能够实现均匀发声,实现了高音声源的全指向性发声,极大降低了高速气流对高音发声结构发声端的损坏,同时也有效避免了高速气流的背景噪声对高音声源发声的干扰;7. 本专利技术通过发声装置与连接装置连接形成风洞发声装置,得到一种能够应用于风洞声学试验中模拟发动机短舱发声的试验装置,避免了真实飞行试验成本高、试验难度大、难以实现的问题,具有试验成本低廉、简单易行、结果可靠且便于试验等优势。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发声装置的爆炸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发声装置的爆炸图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发声装置的截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高音发声结构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高音扬声器的爆炸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低音发声结构的爆炸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风洞发声系统的示意图一;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风洞发声系统的示意图二。
[0021]其中,100、发声装置,110、分频部,120、高音发声结构,121、高音扬声器,1211、散热器,122、高音支架,130、低音发声结构,131、低音扬声器,132、低音支架,133、导音支架,140、壳体,141、水平参考线,142、透声孔,150、固定部,200、连接装置,300、控制装置,400、试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的说明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是例子,用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特征。以下特定例子所描述的元件和排列方式,仅用来精简的表达本专利技术,其仅作为例子,而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垂直"、"水平"、"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频部(110)、高音发声结构(120)和低音发声结构(130):所述分频部(110)连接所述高音发声结构(120)和所述低音发声结构,所述高音发声结构(120)和所述低音发声结构(130)相互连接,所述高音发声结构(120)为环形高音扬声器,所述低音发声结构(130)的声音辐射端背向所述环形高音扬声器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声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140),所述壳体(140)迎风面的形状为流线型子弹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声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40)的背风面设置有固定部(150),所述壳体(140)表面设置有水平参考线(141)。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40)的材料为铝合金,所述壳体周围还设置有透声孔(14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声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高音扬声器包括多个高音扬声器(121)和高音支架(122),所述多个高音扬声器(121)均匀分布于所述高音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建黄奔吴松岭杨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