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及运输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2666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舱及运输工具。该方舱包括方舱本体,方舱本体内形成有医护人员休息区、第一缓冲区、脱防护服区、第二缓冲区、病房区和第三缓冲区;医护人员休息区和病房区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缓冲区、脱防护服区和第二缓冲区,各区之间设置为能够完全隔离;从医务人员休息区到第一缓冲区、脱防护服区、第二缓冲区以及病房区的气压依次减小;第三缓冲区靠近病房区设置,第三缓冲区的气压大于病房区的气压,且第三缓冲区设置为能够与方舱本体的外部相连通;第三缓冲区靠近病房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传递窗,第三缓冲区远离病房区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传递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隔离效果更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隔离效果更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隔离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舱及运输工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舱及运输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高致病性传染病病例隔离治疗用的医用方舱及包含该医用方舱的运输工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与我国深入交流的国家不断增加,受全球人员往来、运输便利程度和频率增高的影响,传染病防控面临着严峻挑战。境外传染病病例输入我国的风险不断提高。目前,亟需建立耐用、舒适的可移动装配式高致病性传染病病例隔离方舱用于航班、机场、游轮、车站、码头和医疗机构等。
[0003]CN112057277A公开了传染疾病简易快速充气式治疗隔离舱,由方舱、消毒室和空气净化装置构成,方舱的入口处有连接成一体的消毒室,消毒室与方舱连通的一端设有C形门I;方舱的顶部设有进气管路、底部出气口处通过管路与空气净化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进气口内部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有一个以上的消毒器,消毒器的上部气体出口通过管路与水气分离器的顶部进气端连接,水气分离器的出气端通过管路与过滤器底部进气端连接,过滤器顶部出气端连接有医用模式泵,医用模式泵出口端通过管路连接有消音过滤器。
[0004]CN111441618A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智慧方舱,包括移动应急隔离方舱、通风空调系统、防二次污染处理系统、应急报账系统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在移动应急隔离方舱内分为医护工作区、缓冲室和病室,医护工作区内配备有医护用卫生间,病室内配备有病患用卫生间;通风空调系统包括:新风空调机组;排风机组;压差传感器;空气品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新风控制模块;排风控制模块;防二次污染处理系统包括排污装置和净化消毒处理装置。但该方舱的医护工作区和病室之间仅设置一个缓冲区,其隔离安全性仍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舱,该方舱的隔离性能较好,可以大大降低高致病性传染病的扩散。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输工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舱,包括方舱本体,所述方舱本体内形成有医护人员休息区、第一卫生间、第一缓冲区、脱防护服区、第二缓冲区、病房区和第三缓冲区;
[0007]所述病房区包括隔离病人室和第二卫生间;
[0008]所述医护人员休息区和病房区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缓冲区、脱防护服区和第二缓冲区,且第一缓冲区靠近医护人员休息区设置,各区之间设置为能够完全隔离;
[0009]从医护人员休息区到第一缓冲区、脱防护服区、第二缓冲区以及病房区的气压依次减小;
[0010]所述第三缓冲区靠近所述病房区设置,所述第三缓冲区的气压大于所述病房区的气压,且所述第三缓冲区设置为能够与所述方舱本体的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三缓冲区靠近
病房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传递窗,所述第三缓冲区远离所述病房区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传递窗。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舱,优选地,所述方舱为隔离方舱;所述医护人员休息区与第一缓冲区之间的气压差设置为5~10Pa,所述第一缓冲区和脱防护服区之间的气压差设置为5~10Pa,所述脱防护服区和第二缓冲区之间的气压差设置为5~10Pa,所述第二缓冲区和病房区之间的气压差设置为5~10Pa,第三缓冲区和病房区之间的气压差设置为5~15Pa。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舱,优选地,所述隔离病人室的一侧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处设置有排风过滤器;所述医护人员休息区的一侧设置有新风口,所述新风口处设置有新风过滤设备。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舱,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区内设置有洗手池和/或手消设备;所述病房区设置有医护人员座椅。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舱,优选地,所述方舱还包括微压差计,所述微压差计为多个,分别设置在医护人员休息区、第一缓冲区、脱防护服区、第二缓冲区、病房区和第三缓冲区内。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舱,优选地,所述方舱还包括消毒设备,所述消毒设备设置为能够自动对所述方舱的整个空间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和烟雾消毒,无需工作人员进入方舱消毒。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舱,优选地,所述方舱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的总开关设置在所述医护人员休息区内;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微压差计、消毒设备相连。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舱,优选地,所述方舱本体为集装箱结构,所述医护人员休息区和第一卫生间组成为专用区,其中,所述专用区设置在方舱本体的一端部,专用区的截面为长方形;第一缓冲区、脱防护服区和第二缓冲区设置在方舱本体的中部附近,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平行并相邻设置,且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均与脱防护服区相邻设置;第一缓冲区、脱防护服区和第二缓冲区组成的区域的截面为长方形,该长方形的一个长边与专用区的一个长边重合;病房区和第三缓冲区组成的区域位于方舱本体的另一端部。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舱,优选地,所述方舱作为采样方舱;所述方舱还包括采样部;所述采样部设置为隔离手套结构;所述采样部用于对所述方舱本体的外部的人员进行采样。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运输工具,其包括运输工具本体和根据如上所述的方舱;所述方舱还包括固定卡索件,所述固定卡索件设置于所述方舱本体的外表面,用于将所述方舱本体固定在所述运输工具本体上。
[0020]本专利技术的方舱通过在医护人员休息区和病房区之间设置第一缓冲区、脱防护服区、第二缓冲区以及相邻区域之间形成气压差使得气流定向流动、以及配合消毒设备大大提高方舱的隔离效果,减少高致病性传染病的扩散。本专利技术还通过设置第三缓冲区,以及在第三缓冲区设置第一传递窗、第二传递窗,两传递窗之间保持压差,避免在传递药物时病房区的细菌或病毒向外扩散。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方舱的空间利用率较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舱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3]100

方舱本体,110

专用区,111

医护人员休息区,1111

第一隔离门,112

第一卫生间,120

第一缓冲区,121

采样部,130

脱防护服区,140

第二缓冲区,150

病房区,151

隔离病人室,1511

排风过滤器,152

第二卫生间,160

第三缓冲区,161

第一传递窗,162

第二传递窗,163

第七隔离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25]本专利技术的方舱包括方舱本体和固定卡索件;运输工具包括运输工具本体及所述方舱。下面进行详细描述。
[0026]<方舱本体>
[0027]传统的方舱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方舱本体,所述方舱本体内形成有医护人员休息区、第一卫生间、第一缓冲区、脱防护服区、第二缓冲区、病房区和第三缓冲区;所述病房区包括隔离病人室和第二卫生间;所述医护人员休息区和病房区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缓冲区、脱防护服区和第二缓冲区,各区之间设置为能够完全隔离;从医护人员休息区到第一缓冲区、脱防护服区、第二缓冲区以及病房区的气压依次减小;所述第三缓冲区靠近所述病房区设置,所述第三缓冲区的气压大于所述病房区的气压,且所述第三缓冲区设置为能够与所述方舱本体的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三缓冲区靠近病房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传递窗,所述第三缓冲区远离所述病房区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传递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为隔离方舱;所述医护人员休息区与第一缓冲区之间的气压差设置为5~10Pa,所述第一缓冲区和脱防护服区之间的气压差设置为5~10Pa,所述脱防护服区和第二缓冲区之间的气压差设置为5~10Pa,所述第二缓冲区和病房区之间的气压差设置为5~10Pa,第三缓冲区和病房区之间的气压差设置为5~15P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病人室的一侧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处设置有排风过滤器;所述医护人员休息区的一侧设置有新风口,所述新风口处设置有新风过滤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区内设置有洗手池和/或手消设备;所述病房区设置有医护人员座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还包括微压差计,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丽丽刘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