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耗材PCR抑制剂残留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263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耗材PCR抑制剂残留的检测方法,其包括:以初始浸润液对待检测耗材进行预处理,获得待检测试样;将待检测试样均匀分为多份,并分别加入PCR试剂盒进行PCR检测,直至获得待检测试样的Ct值,定义为试样组Ct值;将初始浸润液预处理后,也加入PCR试剂盒进行PCR检测,由此获得初始浸润液组的Ct值,定义为对照组Ct值;依据ΔCt的数值判定生物耗材中是否有PCR抑制剂残留,ΔCt=试样组Ct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耗材PCR抑制剂残留的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耗材PCR抑制剂残留的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检测


技术介绍

[0002]PCR用生物耗材在生产、包装、运输等过程中容易残留各种抑制PCR反应的各类物质,如苯酚、聚丙烯、二甲苯胺等,从而会对PCR扩增效率等造成不良影响。为避免使用残留有PCR抑制剂的不合格生物耗材所带来的检测准确性差等问题,一般需要预先对PCR用生物耗材中PCR抑制剂的残留情况进行检测。理论上来说,气/液相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等均可以用于检测生物耗材PCR抑制剂残留,但是其需要较为复杂的预处理过程,且未考虑到PCR反应过程中DNA模板、引物及其它PCR所需组件等与生物耗材的相互作用及人为因素的干扰,因此检测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本申请人此前也开发过一种检测PCR用生物耗材中PCR抑制剂的方法,其主要是利用荧光定量PCR试剂SYBR GREEN检测预处理过生物耗材的去离子水,再检测荧光量来判定是否存在PCR抑制剂,但此种方法仍无法实现精准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耗材PCR抑制剂残留的检测方法,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为实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物耗材PCR抑制剂残留的检测方法,其包括:
[0006]S1、将待检测的生物耗材浸入初始浸润液,并在37℃放置1

2h,之后取出所述生物耗材,而将余留的浸润液作为待检测试样在室温下静置1

2h,然后均匀地分成m份,m≥3,分别记为溶液A1、溶液A2、

溶液A
m

[0007]S2、将溶液A1均匀地分成n份,n≥3,分别标记为溶液A
11
、溶液A
12


溶液A
1n

[0008]S3、在溶液A
11
、溶液A
12


溶液A
1n
中分别加入PCR试剂盒,所述PCR试剂盒包含过量的荧光试剂及PCR扩增组件;
[0009]S4、进行PCR实验,并在PCR扩增阶段根据实际实验信息确定基线与阈值,当扩增反应达到阈值时,分别记录溶液A
11
、溶液A
12


溶液A
1n
中每一个溶液中达到阈值时的Ct值,再排除其中被污染样本的Ct值,并计算剩余样本的Ct值的平均值,由此获得溶液A1组的Ct值;
[0010]S5、根据溶液A1组的Ct值,选择对溶液A2进行稀释或浓缩后继续进行检测;
[0011]S6、按照步骤S2

步骤S5的操作,对溶液A2、

溶液A
m
的Ct值继续进行检测,直至连续三次测得的溶液Ai组的Ct值均>10而<35,i=1、2、3、

m,即获得待检测试样的Ct值,定义为试样组Ct值,同时确定以该溶液Ai组进行PCR实验时所对应的合适DNA模板浓度;
[0012]S7、将初始浸润液在37℃放置1

2h后,再在室温下静置1

2h,然后加入PCR试剂盒,并使其中的DNA模板浓度达到所述的合适DNA模板浓度,之后按照步骤S2

步骤S4的操作进
行PCR实验,由此获得初始浸润液组的Ct值,定义为对照组Ct值;
[0013]S8、依据ΔCt的数值判定生物耗材中是否有PCR抑制剂残留,其中ΔCt=试样组Ct值

对照组Ct值。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包括:将待检测的生物耗材置入无菌袋中,并加入初始浸润液浸没所述生物耗材,且使所述生物耗材与初始浸润液的质量体积比在1g:10mL以下,再在37℃放置1

2h,之后取出所述生物耗材,获得所述待检测试样。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中所述荧光试剂包括SYBR Green试剂。所述PCR扩增组件是本领域习知的,其包括DNA模板、引物、dNTP、Taq DNA Polymerase、MgCl2、缓冲液等常规组分。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将所述基线设置为PCR初始扩增阶段PCR产物的量,并将所述阈值设置为所述基线的10倍。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若溶液A
11
、溶液A
12


溶液A
1n
中一个溶液达到阈值时的Ct值与所有溶液达到阈值时的Ct值的平均值相差大于0.5,则将该溶液视为被污染样本。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中对溶液A
11
、溶液A
12


溶液A
1n
采用重复性检测方法。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
[0020]若溶液A1组的Ct值≤2,则将溶液A2稀释为溶液A1的10倍稀释液,溶液A3稀释为已经过10倍稀释的溶液A2的10倍稀释液(即溶液A1的100倍稀释液),以此类推;
[0021]若溶液A1组的Ct值≥35,则将溶液A2浓缩为溶液A1的10倍浓缩液,溶液A3浓缩为已经过10倍浓缩的溶液A2的10倍浓缩液(即溶液A1的100倍浓缩液),以此类推;
[0022]若2<溶液A1组的Ct值<35,则将溶液A2浓缩为溶液A1的2倍浓缩液,溶液A3浓缩为2倍浓缩后的溶液A2的2倍浓缩液,以此类推;
[0023]并且,当溶液A1组的Ct值≤2或者≥35,且已经过10倍稀释或者已经过10倍浓缩的溶液A2组的Ct值变化为>2且<35时,则将溶液A3浓缩为已经过10倍稀释或者已经过10倍浓缩的溶液A2的2倍浓缩液,以此类推。
[0024]其中,步骤S7中的初始浸润液是未经生物耗材浸入过的。
[00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8具体包括:若ΔCt>2,则判断待检测生物耗材中有PCR抑制剂残留;若ΔCt≤2,则判断待检测生物耗材中无PCR抑制剂残留。
[00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耗材为PCR用生物耗材,例如PCR扩增管等,所述PCR抑制剂包括苯酚、聚丙烯、二甲苯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且均不限于此。
[00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初始浸润液采用1
×
TE缓冲液(1
×
TE Buffer)。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耗材PCR抑制剂残留的检测方法综合考量了生物耗材在PCR扩增反应中受到的多种影响,且可以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能够实现对生物耗材中PCR抑制剂残留情况的精准、快速、高通量的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耗材PCR抑制剂残留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将待检测的生物耗材浸入初始浸润液,并在37℃放置1

2h,之后取出所述生物耗材,而将余留的浸润液作为待检测试样在室温下静置1

2h,然后均匀地分成m份,m≥3,分别记为溶液A1、溶液A2、

溶液A
m
,所述初始浸润液采用1
×
TE缓冲液;S2、将溶液A1均匀地分成n份,n≥3,分别标记为溶液A
11
、溶液A
12


溶液A
1n
;S3、在溶液A
11
、溶液A
12


溶液A
1n
中分别加入PCR试剂盒,所述PCR试剂盒包含过量的荧光试剂及PCR扩增组件;S4、进行PCR实验,并在PCR扩增阶段根据实际实验信息确定基线与阈值,当扩增反应达到阈值时,分别记录溶液A
11
、溶液A
12


溶液A
1n
中每一个溶液中达到阈值时的Ct值,再排除其中被污染样本的Ct值,并计算剩余样本的Ct值的平均值,由此获得溶液A1组的Ct值;S5、根据溶液A1组的Ct值,选择对溶液A2进行稀释或浓缩后继续进行检测,其中:若溶液A1组的Ct值≤2,则将溶液A2稀释为溶液A1的10倍稀释液,溶液A3稀释为已经过10倍稀释的溶液A2的10倍稀释液,以此类推;若溶液A1组的Ct值≥35,则将溶液A2浓缩为溶液A1的10倍浓缩液,溶液A3浓缩为已经过10倍浓缩的溶液A2的10倍浓缩液,以此类推;若2<溶液A1组的Ct值<35,则将溶液A2浓缩为溶液A1的2倍浓缩液,溶液A3浓缩为2倍浓缩后的溶液A2的2倍浓缩液,以此类推;并且,当溶液A1组的Ct值≤2或者≥35,且已经过10倍稀释或者已经过10倍浓缩的溶液A2组的Ct值变化为>2且<35时,则将溶液A3浓缩为已经过10倍稀释或者已经过10倍浓缩的溶液A2的2倍浓缩液,以此类推;S6、按照步骤S2

步骤S5的操作,对溶液A2、

溶液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衡丁贤明
申请(专利权)人:赛宁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