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口腔正畸转矩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2366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正畸转矩簧,包括呈倒置“Ω”状的辅助固定部及呈倒置“U”形状的施力部,且施力部的顶部向远离辅助固定部的方向弯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口腔正畸转矩簧可直接固位于托槽上,可以在正畸治疗的任何阶段进行必要的转矩控制,避免了因治疗早期转矩失控而导致的骨开窗骨开裂等不良并发症;并且因其独特的辅助固位倒置“Ω”曲和施力部位“U”型曲可根据临床使用的托槽型号进行调整,扩大了临床使用范围,并且操作简单,便于对单颗牙进行转矩控制。行转矩控制。行转矩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正畸转矩簧


[0001]本技术涉及口腔矫正
,尤其涉及一种口腔正畸转矩簧。

技术介绍

[0002]转矩控制是正畸治疗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也是正畸治疗的难点。传统矫治器一般是通过在不锈钢方丝上弯制附加转矩进行转矩控制,弯制复杂而且难度大,特别是对于单颗牙的转矩控制更是不易。
[0003]目前,临床上用到的转矩控制装置“门型辅弓”减少了弓丝弯制,也便于对单颗牙进行转矩控制,但其仍然只能应用于不锈钢方丝上,从而导致正畸早期阶段无法进行必要的转矩控制,出现一些临床常见的转矩失控,严重的甚至会出现骨开窗,骨开裂等不良并发症。
[0004]因此,正畸医生希望在正畸治疗的各个阶段都能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转矩控制,进而最大程度地避免因转矩失控而导致的骨开窗骨开裂等严重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有效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口腔正畸转矩簧。
[0006]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口腔正畸转矩簧,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呈倒置“Ω”状的辅助固定部及呈倒置“U”形状的施力部,且施力部的顶部向远离辅助固定部的方向弯曲。
[0008]上述的口腔正畸转矩簧,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辅助固定部及施力部由澳丝一体弯制形成。
[0009]上述的口腔正畸转矩簧,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施力部的高度为4mm。
[0010]上述的口腔正畸转矩簧,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施力部的高度为6mm。
[0011]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提供的口腔正畸转矩簧可直接固位于托槽上,可以在正畸治疗的任何阶段进行必要的转矩控制,避免了因治疗早期转矩失控而导致的骨开窗骨开裂等不良并发症;并且因其独特的辅助固位倒置“Ω”曲和施力部位“U”型曲可根据临床使用的托槽型号进行调整,扩大了临床使用范围,并且操作简单,便于对单颗牙进行转矩控制。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口腔正畸转矩簧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中:1、辅助固定部;2、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
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18]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口腔正畸转矩簧,包括呈倒置“Ω”状的辅助固定部1及呈倒置“U”形状的施力部2,且施力部2的顶部向远离辅助固定部1的方向弯曲,本技术中辅助固定部1及施力部2由澳丝一体弯制形成。
[0019]本技术中提供的转矩簧主要通过正畸结扎丝固定于正畸托槽的槽翼内,使用时使用者可调整作为辅助固位的辅助固定部1的大小来适应不同型号的托槽翼。
[0020]本技术中为适应不同的牙冠长度,使用时使用者可选择不同高度的施力部2来满足使用需求。
[0021]本技术中转矩簧由0.014英寸进口澳丝(澳丝具有良好的弹性模量和硬度,便于弯制,且其安装后施加的力量也较为轻柔)弯制而成,使用时其先通过呈倒置“Ω”状的辅助固定部分1直接固位于托槽上,再通过呈倒置“U”形状的固定部2作用于牙冠龈方或者切端进行转矩控制,上述使用方式下因其结扎固定于托槽上,因而可以克服因矫治弓丝与托槽之间存在余隙而导致托槽预置转矩不能完全表达的问题(市面上的门型辅弓是通过夹子固位于弓丝上面,并且只能放置于较粗的硬方丝上),故而在整个正畸过程中(包括初期排齐整、中期关闭间隙、后期精调阶段)均可使用,相较于目前临床上用到的使用时需固定于粗硬方丝上的“门型辅弓”,其应用克服了粗方弓丝的缺点,还扩大了临床适应范围。
[0022]本技术中“Ω”曲和“U”型曲结构使得医护人员可根据牙面所粘托槽的大小灵活调整“Ω”曲和“U”型曲的结构大小,以满足不同临床需求,上述调整过程简单易行,大大扩大了临床使用范围。
[0023]本技术中“U”型曲的结构底部与牙面接触,大大增大了施力面积,使得牙齿受力更柔和。
[0024]本技术中根据转矩控制的方式,施力部分设置为4mm和6mm两种不同类型,以满足不同临床需求。
[0025]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正畸转矩簧,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倒置“Ω”状的辅助固定部(1)及呈倒置“U”形状的施力部(2),且所述施力部(2)的顶部向远离所述辅助固定部(1)的方向弯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正畸转矩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固定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文婷彭友俭李宜宁王娟陈巧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