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管材翻边的新型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197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道连接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管材翻边的新型连接结构。基于管材翻边的新型连接结构,包括外锁紧套、内锁紧套、加强套、一对管材以及O型圈,所述管材的端部具有翻边处理而成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端面具有与O型圈对应的密封槽,所述加强套套设于管材外,所述加强套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头接触的固定环,所述外锁紧套、所述内锁紧套分别套设与所述加强套外,通过所述外锁紧套与所述内锁紧套的螺纹连接使一对所述管材连接固定。管材的端部具有翻边处理而成的连接头,一对管材连接形成内径相同的通径,从而使液体在经过该连接结构时的阻力小,防止结垢,因此该连接结构具有通径一致、防结垢、密封效果好的有益效果。密封效果好的有益效果。密封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管材翻边的新型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连接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管材翻边的新型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复合管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输送,在油田领域中,管道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结垢堵塞、腐蚀,几乎每个月都要定期对管道进行通球清理。由于油田工况复杂,工作压力较高,常规的电熔、热熔连接强度不够。因此在油田中高压领域的连接方式几乎都是金属管件扣压,虽然强度较为可靠,但是金属件易腐蚀,长时间与原油介质接触,加速了腐蚀的速度。而且金属扣压这种连接方式,还存在连接处缩径的问题,即整个管道系统通径不一致,连接处的通径大大小于管道本身通径,更容易导致此处结垢,堵塞管道。
[0003]请参见图1,申请号为CN201120308501.8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管口翻边的钢塑复合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且管口相对的两根待连接管道(1)、两端分别插入两根管道(1)管口内的衬套(2)和两个分别套于两根管道(1)上间距可调的法兰盘(3),所述管道(1)的管口设置沿管道(1)径向向外延伸的翻边(1a),所述衬套(2)中部沿周向设置有环状凸沿(2a),两根管道(1)管口上的翻边(1a)从两侧顶住衬套(2)的环状凸沿(2a),两个法兰盘(3)由外向内分别压紧两根管道(1)管口上的翻边(1a)。
[0004]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处通径缩小,影响整体管道系统的流量以及易导致结垢在此处粘附,堵塞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径一致、防结垢、密封效果好的基于管材翻边的新型连接结构。
[0006]为达上述优点,本技术提供的基于管材翻边的新型连接结构,包括外锁紧套、内锁紧套、加强套、一对管材以及O型圈,所述管材的端部具有翻边处理而成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端面具有与O型圈对应的密封槽,所述加强套套设于管材外,所述加强套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头接触的固定环,所述外锁紧套、所述内锁紧套分别套设与所述加强套外,通过所述外锁紧套与所述内锁紧套的螺纹连接使一对所述管材连接固定。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材与所述连接头的内表面平齐,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平齐。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锁紧套、所述内锁紧套的端部设有外六角。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套内表面设有多道单向卡齿,所述单向卡齿朝向所述固定环,通过所述单向卡齿增加所述加强套与所述管材的摩擦力。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套由金属或橡胶制成。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套背向所述固定环的一端设有斜面。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材由PPR或PE制成。
[0013]在本技术中,管材的端部具有翻边处理而成的连接头,一对管材连接形成内
径相同的通径,从而使液体在经过该连接结构时的阻力小,防止结垢,因此该连接结构具有通径一致、防结垢、密封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基于管口翻边的钢塑复合管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基于管材翻边的新型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所示为图2的基于管材翻边的新型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0017]图4所示为图2的基于管材翻边的新型连接结构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19]请参见图2、图3,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基于管材4翻边的新型连接结构,包括外锁紧套1、内锁紧套2、加强套3、一对管材4以及O型圈5,管材4的端部具有翻边处理而成的连接头41,连接头41的端面具有与O型圈5对应的密封槽411,加强套3套设于管材4外,加强套3的一端设有与连接头41接触的固定环31,外锁紧套1、内锁紧套2分别套设与加强套3外,通过外锁紧套1与内锁紧套2的螺纹连接使一对管材4连接固定。通过外锁紧套1与内锁紧套2的螺纹连接使其分别挤压固定环31,进而使O型圈5变形起到密封作用。
[0020]请参见图4,管材4与连接头41的内表面平齐,从而保证液体通过时的阻力降至最低,防止连接出的结垢,连接头41与固定环31的外表面平齐,从而方便外锁紧套1与内锁紧套2的旋转锁紧。
[0021]外锁紧套1、内锁紧套2的端部设有外六角,通过拧动外六角对外锁紧套1或内锁紧套2进行螺纹连接。
[0022]加强套3内表面设有多道单向卡齿32,单向卡齿32朝向固定环31,通过单向卡齿32增加加强套3与管材4的摩擦力。加强套3背向固定环31的一端设有斜面33,斜面33方便外锁紧套1与内锁紧套2的安装。加强套3由金属制成。管材由PPR或PE制成。
[0023]连接头41的厚度大于管材4的厚度,连接头41的端面还设有多个变形槽412。当一对管材4连接固定时,连接头41的端面发生形变,而变形槽412可容纳形变部分,使一对连接头41的端面保持紧密贴合,防止出现缝隙,提高密封效果。
[0024]在安装过程中,先将外锁紧套1或内锁紧套2套设于管材4外,外锁紧套1与内锁紧套2的端部相互对应,再套设加强套3,使固定环31靠近管材4端部,接着对管材4的端部进行翻边处理并形成连接头41,然后用卡压设备对加强套3进行扣压,最后在密封槽411内放入O型圈5,并通过扳手拧紧外锁紧套1和/或内锁紧套2实现密封连接。
[0025]除了最后拧紧这步骤,其他均可在工厂内预制,发货到施工现场时,仅需装入O型圈5和拧紧外锁紧套1和内锁紧套2即可实现管道的连接,从而避免了施工时法兰螺栓连接繁琐、费时费力的问题。
[0026]当输送液体时,由于管材4的内径相同,且连接头41的内径也相同,因此液体经过
一对管材4的连接处不会受到阻碍,不影响流速,从而防止连接处的结垢。
[0027]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加强套3由橡胶制成。当一对管材4连接固定时,加强套3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从而防止连接处因震动导致密封效果下降的问题。
[0028]本技术中,通过外锁紧套1与内锁紧套2的螺纹连接使一对管材4连接固定,连接更为方便。
[0029]本技术中,一对管材4通过O型圈5密封连接,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0030]本技术中,管材4的端部具有翻边处理而成的连接头41,一对管材4连接形成内径相同的通径,从而使液体在经过该连接结构时的阻力小,防止结垢,因此该连接结构具有通径一致、防结垢、密封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0031]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管材翻边的新型连接结构,包括外锁紧套、内锁紧套、加强套、一对管材以及O型圈,所述管材的端部具有翻边处理而成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端面具有与O型圈对应的密封槽,所述加强套套设于管材外,所述加强套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头接触的固定环,所述外锁紧套、所述内锁紧套分别套设与所述加强套外,通过所述外锁紧套与所述内锁紧套的螺纹连接使一对所述管材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管材翻边的新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与所述连接头的内表面平齐,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管材翻边的新型连接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江慧刘跃明金崇阳霍福磊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