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真空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176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管真空瓶,是针对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的双瓶容量较为单一,较难在出液时同时喷出或混合喷出的技术问题而设计。该真空瓶的外瓶内设有第一内瓶和第二内瓶,第一内瓶和第二内瓶的瓶口处泵芯组立同时通过盖片和大圈固定于外瓶的瓶口,及第一内瓶和第二内瓶的瓶口,外罩与大圈扣合;其要点是所述泵芯组立的阀杆分别伸出大圈,阀杆分别与头帽内的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扣合,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分别通过第一出液孔和第二出液孔喷出。第一内瓶的腔体内容量大于第二内瓶的腔体内容量,对应第一内瓶的泵芯组立和第一出液孔大于第二内瓶的泵芯组立的第二出液孔;所述第一内瓶的瓶体呈月牙形,第二内瓶的瓶体呈圆形。形。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管真空瓶


[0001]本技术涉及真空瓶,是一种可以调节料体比例的双管真空瓶(乳液瓶)。

技术介绍

[0002]真空瓶是指一种能使气体与外界温度隔绝的容器或隔绝外部细菌的容器,市场销售的真空瓶是由一个圆柱体成椭圆体容器加一个安置底部的活塞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用弹簧的收缩力,且不让空气进入瓶中,造成真空状态,而利用大气压力来推动瓶底的活塞前进。现有一下真空瓶采用双管和双喷头结构,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020106360.7,授权公告日2010.11.17,技术名称“一种双喷头式真空瓶”;该真空瓶包括外盖、阀体、肩盖、外瓶、中瓶及内瓶,所述肩盖外壁上、下侧依次卡接外盖与外瓶,所述中瓶内层套有两个内瓶,每个内瓶的瓶颈端设置由泵头、活塞及推杆组成的阀体,所述肩盖的顶端安装带有外杆的钮扣。但上述产品和同类产品中双瓶容量基本相同,双瓶中液体独立出液,较难在出液时同时喷出或混合喷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双管真空瓶,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的双瓶容量较为单一,较难在出液时同时喷出或混合喷出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4]一种双管真空瓶,该真空瓶的外瓶内设有第一内瓶和第二内瓶,第一内瓶和第二内瓶的瓶口处分别设有泵芯组立,两侧的泵芯组立同时通过盖片和大圈固定于外瓶的瓶口,及第一内瓶和第二内瓶的瓶口,外罩与大圈扣合。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泵芯组立的阀杆分别伸出大圈,阀杆分别与头帽内的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扣合,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分别通过第一出液孔和第二出液孔喷出。该真空瓶主要是针对目前市场上欠缺的两种混合液体的功能实现,其主要功能如下:1、固定两种原料的泵出比例,使其为最佳比例;2、两种原料独立保存,保存方式包括真空瓶和乳液瓶,给配方开发更多的灵活和空间;3、一次按压,同时出料,使液体保存到最后一秒。
[0005]所述第一内瓶的腔体内容量大于第二内瓶的腔体内容量,对应第一内瓶的泵芯组立和第一出液孔大于第二内瓶的泵芯组立的第二出液孔。上述结构亦可作为乳液瓶使用的结构实施例。
[0006]所述第一内瓶的瓶体呈月牙形,第二内瓶的瓶体呈圆形,第二内瓶设置于第一内瓶的月牙槽一侧。上述结构便于第一内瓶和第二内瓶的腔体内容量不同,以及空间占用的合理。
[0007]所述外瓶呈圆形或椭圆形。
[0008]所述泵芯组立的泵体内进液口设有弹套,泵体内阀针与伸出泵体和内塞的阀杆扣合,扣合处的阀针外径设有小活塞,内塞设置于泵体的泵口处,伸出泵体和内塞的阀杆外径设有弹簧。上述为一种泵芯组立的结构实施例。
[0009]所述头帽内的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通过内孔和外孔同时出液,在出液后呈现同一出液孔喷出。上述为两种原料在喷出后第一时间混合的结构实施例。
[0010]所述头帽的出液孔内设有喷片。上述结构为原料的喷出效果为雾状,而头帽的一次注塑成型省略喷片的结构,免去二次组装的麻烦。
[0011]所述第一内瓶和第二内瓶内泵芯组立的泵体分别设有吸管。上述为带吸管的乳液瓶结构。
[0012]所述第一内瓶和第二内瓶内底部分别设有大活塞,第一内瓶和第二内瓶底部的瓶口分别设有底盖,底盖设有通孔。从而该真空瓶作为另一种瓶体内带大活塞的真空瓶使用,第一内瓶的瓶体采用对应的大圆形即可。
[0013]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装配方便,各部件装配紧密、稳定,密封性好,出液稳定;其适合作为双头真空瓶或乳液瓶使用,及其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外瓶内第一内瓶和第二内瓶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2的第一内瓶和第二内瓶分开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头帽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盖片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序号及名称:1、外瓶,2、第一内瓶,3、第二内瓶,4、泵芯组立,5、大圈,6、盖片,7、头帽,8、外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结构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

图5所示,该真空瓶的外瓶1内设有第一内瓶2和第二内瓶3,第一内瓶和第二内瓶的瓶口处分别设有泵芯组立4,两侧的泵芯组立同时通过盖片6和大圈5固定于外瓶的瓶口,及第一内瓶和第二内瓶的瓶口,外罩8与大圈扣合。其具体结构如下:泵芯组立的阀杆分别伸出大圈,阀杆分别与头帽7内的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扣合,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分别通过第一出液孔和第二出液孔喷出。第一内瓶的腔体内容量大于第二内瓶的腔体内容量,对应第一内瓶的泵芯组立和第一出液孔大于第二内瓶的泵芯组立的第二出液孔。第一内瓶的瓶体呈月牙形,第二内瓶的瓶体呈圆形,第二内瓶设置于第一内瓶的月牙槽一侧,对应的外瓶呈圆形或椭圆形。泵芯组立的泵体内进液口设有弹套,泵体内阀针与伸出泵体和内塞的阀杆扣合,扣合处的阀针外径设有小活塞,内塞设置于泵体的泵口处,伸出泵体和内塞的阀杆外径设有弹簧。
[0021]使用时,第一内瓶和第二内瓶分别装入两种配比的原料,按压头帽时,两种原料同时出料。该真空瓶的结构特点如下:1、双料双管的出液结构;2、头同时帽出液的设计结构;3、第一内瓶和第二内瓶的双管设计亦可采用其它形状。
[0022]根据上述结构特征,亦可在头帽内的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通过内孔和外孔同时出液,在出液后呈现同一出液孔喷出,头帽的出液孔内设置喷片,第一内瓶和第二内瓶内泵芯组立的泵体分别设有吸管。以及,第一内瓶和第二内瓶内底部分别设有大活塞,第一内瓶和第二内瓶底部的瓶口分别设有底盖,底盖设有通孔,第一内瓶的瓶体采用对应的大圆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管真空瓶,该真空瓶的外瓶(1)内设有第一内瓶(2)和第二内瓶(3),第一内瓶和第二内瓶的瓶口处分别设有泵芯组立(4),两侧的泵芯组立同时通过盖片(6)和大圈(5)固定于外瓶的瓶口,及第一内瓶和第二内瓶的瓶口,外罩(8)与大圈扣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芯组立(4)的阀杆分别伸出大圈(5),阀杆分别与头帽(7)内的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扣合,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分别通过第一出液孔和第二出液孔喷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管真空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瓶(2)的腔体内容量大于第二内瓶(3)的腔体内容量,对应第一内瓶的泵芯组立(4)和第一出液孔大于第二内瓶的泵芯组立的第二出液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管真空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瓶(2)的瓶体呈月牙形,第二内瓶(3)的瓶体呈圆形,第二内瓶设置于第一内瓶的月牙槽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管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正匠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