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颅磁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131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的经颅磁治疗装置。有效解决经颅磁刺激线圈发热导致无法长时间使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经颅磁治疗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线圈盘、电源模块、电脑控制器和制冷机,所述电源模块与线圈盘互联,并连接制冷机用于供电,制冷机连接线圈盘。制冷机连接线圈盘。制冷机连接线圈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颅磁治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磁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的经颅磁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1985年,Barker等人将磁刺激线圈作用于头皮运动区,磁脉冲可以穿透头皮,颅骨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磁刺激过程中,被试者在肢体端也感受到震动感和肌肉收缩感,磁刺激部位无任何不适。
[0003]自1985年之后,磁刺激技术在不断革新,磁刺激技术不断革新。从单次磁刺激到重复磁刺激,从低频磁刺激到高频磁刺激,从简单的圆形线圈到复杂的八字形线圈、锥子形线圈以及H形线圈,将磁刺激的作用逐步明确和扩大。
[0004]在临床精神疾病的治疗中,磁刺激技术具有更安全、更方便的优势,因此也更易被病人接受,经颅磁作为一种脑神经刺激方法,己广泛地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0005]实际应用中,将快速变换的电流作用于刺激线圈,产生时变磁场,时变磁场在颅内进一步引起感应电流,产生的感应电流使神经原模电位产生变换,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磁刺激线圈材料选择、材料的载流能力,线圈绝缘方法以及线圈散热问题,都需要慎重选择和考虑。目前磁刺激过程中,磁刺激线圈产生的热量对线圈产生重要影响,一旦线圈温度达到预警值,就需要关闭磁刺激电源,无法实现长时间使用,而且线圈的寿命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经颅磁治疗装置,有效解决经颅磁刺激线圈发热导致无法长时间使用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包括:绝缘管和套设在所述绝缘管外部的超低电阻管或多股线;所述绝缘管为中空结构,绝缘管内部用于供液体或者气体循环流动,所述超低电阻管或多股线用于通电进而产生磁场。
[0008]所述的绝缘管为柔性材料制作。所述的经颅磁刺激线圈绕制到线圈盘中,线圈盘形状可以为圆形、八字形、H形、锥子形中的任一种。优选圆形或八字形。
[0009]进一步,本技术提供了经颅磁治疗装置:包括线圈盘、电源模块、电脑控制器和制冷机。所述电源模块与线圈盘互联,并连接制冷机用于供电,制冷机连接线圈盘。所述线圈盘由高温超导材料绕制。该高温超导材料具有如下特性:承载电流密度高,在温度低于临界温度以下,能够产生无阻效果,不会产生焦耳热,所以能够长时间使用;制冷机可用液氮制冷装置,制冷机连接线圈盘,维持正常使用超导材料所需要的制冷环境。
[0010]优选的,所述超低电阻管或多股线,使用材料为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由四层组成,包括基带、缓冲层、超导层、保护层所制成的线材或片材。
[0011]优选的,八字形或锥子形线圈盘绕制方式使用螺旋或蚊香式,采用先切割后绝缘的方式进行制作,片状导体螺旋绕制,线状导体采用漆包线蚊香式与螺旋式组合方式绕制,在线圈切割完毕后,对线圈进行绝缘处理。
[0012]优选的,线圈盘由PLA材料制成,介电系数在3.0

3.2之间,耐电弧形为120

200s,且具有很好的绝缘性能,在潮湿、低温条件下也能保持电性能稳定,盘线层每匝之间隔板厚度为0.4mm,外壳厚度为3mm,线圈顶层与线圈底层之间为咬合结构,保持线圈结构的密闭性,线圈盘线与壳有一定间隙,促进外壳液氮流通,带走热量。
[0013]本技术电路控制包括:脉冲放电单元,电容充电单元、控制单元。脉冲放电单元是利用电容存储单元通过控制充电开关单元向线圈盘放电。电容充电单元是利用单相220V输入交流电为储能电容器恒流充电作为恒流充电电源。电脑控制器的控制单元根据设置的刺激模式和刺激强度等参数,通过充电控制模块实时检测电路中恒流充电电源信号,通过电压电流检测模块实时检测电路中恒流充电电源和电容存储单元信号,通过放电控制模块实时检测电路中充电开关单元信号,实现对线圈盘放电控制。
[0014]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流单元,电流单元与整流单元连接,整流单元输出端接三极管基极,三极管发射极接线圈盘,三极管集电极接充电开关单元,三极管的基极和整流单元之间接电容存储单元。所述充电开关单元为半导体闸流管触发电路。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一种经颅磁刺激高温超导带材、线材绕制磁线圈盘,能够有效降低传统线圈材料使用中焦耳热量产生,增加产品使用寿命,另外本技术所使用的电源电路设计根据检测目标电流变化生产生物信号,并根据脑电传感器生成的磁刺激控制信号输出给线圈盘,线圈盘根据所述刺激控制信号,生产磁刺激,对患者进行精准治疗。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在附图中:
[0018]图1 为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结构图;
[0019]图2为八字形线圈盘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圆形线圈盘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八字形线圈盘外形图;
[0022]图5为本技术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6 为本技术电路控制框图;
[0024]图7 为本技术电源模块输出控制图。
[0025]图中:110、基带;120、缓冲层;130、超导层;140、保护层;200、线圈盘;210、绝缘管;220、超低电阻管或多股线;230、外壳;300、电源模块;310、电流单元;320、整流单元;330、充电开关单元;340、电容存储单元;350、恒流充电电源;410、制冷机;500、电脑控制器;510、脉冲放电单元;520、电容充电单元;530、控制单元;531、充电控制模块;532、电压电流检测模块;533、放电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经颅磁刺激线圈制作:参照图1,使用超导带材,该种材料在临界温度下电阻为0的特性,可大幅降低经颅磁刺激产生焦耳热的可能性。超导带材由4层组成:在基带110基础上覆盖缓冲层120、超导层130、封装后的保护层140,选用的基带110可以为不锈钢、镍钨合金等金属材料,抛光处理后使用PVD或者其他气相沉积方法溅射缓冲层120,在缓冲层120之上使用涂覆方法将YBCO溶液涂覆于超导层,通过吸氧镀银、镀铜增加超导带材强度,防止磁刺激线圈超导层脱落,导电电阻发热,产生焦耳热。
[0028]经颅磁刺激线圈的结构:参照图2,图3,线圈的结构形状决定线圈类型,使用超导带材绕制的线圈可以为圆形、八字形、H形,锥子形等多种形状。绕制的线圈包括绝缘管210和套设在绝缘管外部的超低电阻管或多股线220,其中绝缘管2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颅磁治疗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线圈盘、电源模块、电脑控制器和制冷机,所述电源模块与线圈盘互联,并连接制冷机用于供电,制冷机连接线圈盘;线圈盘安置有经颅磁刺激线圈,经颅磁刺激线圈包括:绝缘管和套设在所述绝缘管外部的超低电阻管或多股线,所述绝缘管为中空结构;所述超低电阻管或多股线,使用材料为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由四层组成,由基带、缓冲层、超导层、保护层所叠加成的线材或片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颅磁治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流单元,电流单元与整流单元连接,整流单元输出端接三极管基极,三极管发射极接线圈盘,三极管集电极接充电开关单元,三极管的基极和整流单元之间接电容存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华实朱梦军刘璐尚普谢元惠胡启明张智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渊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