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非重力输液器且具备压力开启及测压功能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1264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非重力输液器且具备压力开启及测压功能的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体、下壳体以及安装在上壳体、下壳体之间的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嵌入到上壳体或下壳体内,弹性元件的两侧分别设有测压孔和压力开启阀口,所述下壳体上设有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进液孔与测压孔通过弹性元件隔开,压力开启阀口与出液孔连通,测压孔内安装设置于输液泵上的力传感器,进液孔连接输液泵的泵后管路。该结构同时具备了压力开启功能、及测压功能,并且是以一个弹性元件实现此功能,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非重力输液器且具备压力开启及测压功能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输液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非重力输液器且具备压力开启及测压功能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输液是一种重要的临床给药方式,从输液方法诞生到现在已经100多年了,其间药液容器、给药通路(输液器)及穿刺部件几经改进,也诞生了动力输液设备(如输液泵),输液已经越来越安全了。但输液器本身一直停留在重力输液阶段,其主要的标志在于输液管路中都要配备滴壶这样的部件,它的作用在于给医护人员提供粗略计量、视觉反馈作用,用以检查输液是否正常。即便在使用输液泵的情况下,滴壶也起到了监视是否出现自流这样的安全性作用。也正是由于滴壶存在,在带来直观监测的同时也带来诸多不足:
[0003]1.由于滴壶的存在,输液容器(吊瓶、吊袋)必须挂起来,占用空间多,不便于移动。在使用输液泵输液的情况下,由于延续现有的输液器体系,输液袋或瓶依然要吊起来,限制了可移动性;
[0004]2.在使用输液泵输液时,实际上没有人会通过监测滴壶判断输液是否正常,此时管路非预期的泄漏、机械疲劳泵压下降、使用了未经认定的输液器、环境温度低引起输液器过硬等都可能造成输液压力丧失,引起自流,伤害到患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滴数传感器可能会成为一种选择,但其容易误报的特性限制了这一安全措施的应用;
[0005]3.使用输液泵输液,当从输液泵中移出输液器时,必须人为提前关闭流量调节器,人为失误会造成输液自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非重力输液器且具备压力开启及测压功能的结构。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用于非重力输液器且具备压力开启及测压功能的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体、下壳体以及安装在上壳体、下壳体之间的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嵌入到上壳体或下壳体内,弹性元件的两侧分别设有测压孔和压力开启阀口,所述下壳体上设有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进液孔与测压孔通过弹性元件隔开,压力开启阀口与出液孔连通,测压孔内安装设置于输液泵上的力传感器,进液孔连接输液泵的泵后管路。
[0009]进一步,所述上壳体或下壳体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弹性元件抵触;该支撑板也可设于弹性元件上,与上、下壳体抵触。弹性元件的一侧覆盖测压孔,另一侧覆盖压力开启阀口。
[0010]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与上壳体、下壳体或弹性元件一体成型。
[0011]进一步,所述测压孔和压力开启阀口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
[0012]进一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扣合,测压孔设置在上壳体的顶部,测压孔的数
量为多个。
[0013]进一步,所述弹性元件的材质为硅橡胶或PVC软膜等柔性材料。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该结构同时具备了压力开启功能、及测压功能,并且是以一个弹性元件实现此功能,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0015]2.在输液泵工作的情况下,药液进入下壳体的进液孔,在药液流动的压力作用下,弹性元件变形并挤压测压孔内的力传感器,通过力传感器可以测量药液的流动压力,具备实时测压功能;
[0016]3.药液进一步挤压压力开启阀口一侧的弹性元件时,弹性元件产生形变,压力开启阀口处于打开状态,进液孔和出液孔通过压力开启阀口连通,药液单向流向患者,打开压力开启阀口的压力阈值可以通过测压孔内的力传感器进行测量,这就避免了泵与管路配合不当、泵自身磨损、温度因素对管路硬度弹性的影响、管路机械尺寸不合格等因素产生的泵压力失控引起的输液风险。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非重力输液器且具备压力开启及测压功能的结构,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上壳体1、下壳体2以及安装在上壳体1、下壳体2之间的弹性元件3,弹性元件3嵌入到上壳体1或下壳体2内,弹性元件3的两侧分别设有测压孔4和压力开启阀口5,下壳体2上设有进液孔6和出液孔7,进液孔6与测压孔4通过弹性元件3隔开,压力开启阀口5与出液孔7连通,测压孔4内安装设置于输液泵上的力传感器8,进液孔6连接输液泵的泵后管路,其中,力传感器8可以为触力传感器、应变片等力传感器。弹性元件3的材质为硅橡胶或PVC软膜等柔性材料。
[0023]进一步,上壳体1或下壳体2上设有支撑板9,支撑板9与弹性元件3抵触;支撑板9也可设置于弹性元件3上,与上壳体1及下壳体2抵触,弹性元件3的一侧覆盖测压孔4,另一侧覆盖压力开启阀口5。
[0024]本实施例中,支撑板9与上壳体1一体成型,支撑板9呈“一”字型,测压孔4和压力开启阀口5分别位于支撑板9的两侧。
[0025]实施例2
[0026]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测压孔4设置在上壳体1的顶部,测压孔4的数量为多个,而且,支撑板9呈环状。
[0027]该结构同时具备了压力开启功能、及测压功能,并且是以一个弹性元件3实现此功能,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0028]在输液泵工作的情况下,药液进入下壳体2的进液孔6,在药液流动的压力作用下,
弹性元件3变形并挤压测压孔4内的力传感器8,通过力传感器8可以测量药液的流动压力,具备实时测压功能;
[0029]药液进一步挤压压力开启阀口5一侧的弹性元件3时,弹性元件3产生形变,压力开启阀口5处于打开状态,进液孔6和出液孔7通过压力开启阀口5连通,药液单向流向患者,打开压力开启阀口5的压力阈值可以通过测压孔4内的力传感器8进行测量,这就避免了泵与管路配合不当、泵自身磨损、温度因素对管路硬度弹性的影响、管路机械尺寸不合格等因素产生的泵压力失控引起的输液风险。
[00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非重力输液器且具备压力开启及测压功能的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体、下壳体以及安装在上壳体、下壳体之间的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嵌入到上壳体或下壳体内,弹性元件的两侧分别设有测压孔和压力开启阀口,所述下壳体上设有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进液孔与测压孔通过弹性元件隔开,压力开启阀口与出液孔连通,测压孔内安装设置于输液泵上的力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非重力输液器且具备压力开启及测压功能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或下壳体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弹性元件抵触,弹性元件的一侧覆盖测压孔,另一侧覆盖压力开启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非重力输液器且具备压力开启及测压功能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上、下壳体抵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非重力输液器且具备压力开启及测压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仲馨李维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来普惠康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