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123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造口袋,造口袋包括底盘和造口袋本体,造口袋本体与底盘可拆卸连接,造口袋本体一侧设有开口,底盘设置在人体创口周围。引流管一端伸入人体内,另一端从创口伸出并穿过造口袋本体内后从其开口伸出后与引流袋连接,开口处设有密封粘胶,密封粘胶一面固定在开口内侧,另一具有粘性的面设有防粘纸;在造口袋本体一侧设有排液管,排液管设有手动控制开闭的排液阀。阀。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腔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腹腔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引流是外科最基本技术之一。医生根据需要,在身体内插入一根引流管。由于需要将该管伸出体外,需要皮肤上开口,称为创口。通过创口将体内的积液排出。在手术中常会因为多种因素导致创口周围留有渗液,渗液沿创口外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护人员会使用造口袋。将造口袋的底盘贴在创口周围,引流管从造口袋原有的开设在造口袋底部一侧的造口袋开口伸出。而现有技术的缺点主要有以下:(1)渗液流到造口袋内,使得创口周围皮肤受渗液腐蚀;(2)由于造口袋开口位于造口袋底部一侧,造口袋开口无法适应不同管径的引流管,导致其与引流管之间留有缝隙,没有密封,会导致渗液从间隙外流,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腔引流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腹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造口袋,造口袋包括底盘和造口袋本体,造口袋本体与底盘可拆卸连接,造口袋本体一侧设有开口,底盘设置在人体创口周围;引流管一端伸入人体内,另一端从创口伸出并穿过造口袋本体内后从其开口伸出后与引流袋连接,开口处设有密封粘胶,密封粘胶一面固定在开口内侧,另一具有粘性的面设有防粘纸;在造口袋本体一侧设有排液管,排液管设有手动控制开闭的排液阀。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造口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07]其中,附图标记如下所示:1
>‑
造口袋本体,2

引流管,3

开口,4

密封粘胶,5

排液管,6

创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腹腔引流装置,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0009]如图1所示,一种腹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2、造口袋。造口袋包括底盘和造口袋本体1。底盘与现有结构相同。造口袋本体1与底盘可拆卸连接,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
[0010]与现有技术相同,造口袋本体1一侧设有开口3。底盘设置在人体创口6周围。引流管2一端伸入人体内,另一端从创口6伸出并穿过造口袋本体1内后从其开口3伸出后与引流袋连接。
[0011]为了实现开口3能与不同管径的引流管2匹配,并实现密封效果。
[0012]本实施例中,开口3处设有密封粘胶4。密封黏胶类似于双面胶,一面已经固定在开口内侧,另一面设有防粘纸。
[0013]引流管2穿过开口3后,将开口3的防粘纸撕下,此时开口内侧具有粘性,此时根据引流管管径,将开口3利用粘性根据引流管管径贴合在引流管周围,从而实现密封。
[0014]进一步的,在造口袋本体1一侧设有排液管5,排液管5设有手动控制开闭的排液阀。从创口中溢出的渗液通过排液管5外排,从而避免渗液堆积在造口袋内,对皮肤造成侵蚀。
[0015]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技术。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技术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技术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造口袋,造口袋包括底盘和造口袋本体,造口袋本体与底盘可拆卸连接,造口袋本体一侧设有开口,底盘设置在人体创口周围;引流管一端伸入人体内,另一端从创口伸出并穿过造口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敏韩蔷王菊梅冯金华许瑞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