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以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122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3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以及设备,涉及线缆连接器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线缆、连接器以及电路承载板三者无法现场组装,维修维护复杂的问题。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绝缘壳体上具有第一通孔;绝缘壳体中至少第一侧壁具有韧性。压接端子,包括相连接的连接部和刺破部;压接端子与绝缘壳体连接,且刺破部位于绝缘壳体内。刺破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槽,开口槽与第一通孔贯通,开口槽的槽口朝向第一侧壁。壁。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以及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线缆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以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通常情况下,电动车使用的都是电压在300V以上的直流电,但60V以上的直流电就具有危害性,一般允许接触的最大电压为50V的交流电及120V的直流电。所以车辆的所有高压电器及高压线束都必须要有良好的防护性。高压互锁(high voltage inter

lock,HVIL)作为电动车高压系统安全的一个安全措施,是采用低压信号检测高压回路的完整性的一种安全设计方法。因此HVIL的连接极其重要,关乎整车运行或维修维护时的人员安全。
[0003]当前在车载充电机(on

board charger,OBC)或电机控制器(motor control unit,MCU)等设备内部,多数采用板对线的低压连接进行连接。如图1所示,该方式包含一个压接线缆的连接器插头1和一个连接器插座2。线缆3与连接器插头1连接,连接器插座2通过焊接方式与电路承载板4固定并连接,最后通过连接器插头1与连接器插座2的对插配合实现互锁回路的连通。
[0004]基于图1所示的结构,在加工过程中,需先将线缆3通过冷压接到插头端子,再将其组装在插头壳体内部,以完成线缆3与连接器插头1的组装。还需将连接器插座2焊接到电路承载板4上,最后连接器插头1与连接器插座2进行对插配合。而且在出现故障需要进行维修维护时,需先解除连接器插座2与电路承载板4的焊接,再更换连接器插座2后重新与电路承载板4焊接,然后连接器插头1与连接器插座2进行对插。无法现场组装,维修维护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以及设备,用于解决线缆、连接器以及电路承载板三者无法现场组装,维修维护复杂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绝缘壳体上具有第一通孔;绝缘壳体中至少第一侧壁具有韧性;压接端子,包括相连接的连接部和刺破部;压接端子与绝缘壳体连接,且刺破部位于绝缘壳体内;刺破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槽,开口槽与第一通孔贯通,开口槽的槽口朝向第一侧壁。
[000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将线缆穿过第一通孔伸入开口槽后,按压第一侧壁可使线缆从开口槽槽口的位置向开口槽槽底的位置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刺破部会刺破包裹在线芯外围的绝缘层,实现线缆与压接端子的耦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不存在相关技术中的连接器插头和插座,不需要通过连接器插头和插座对插来实现连接。所需部件减少,可降低成本。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器,将压接端子与电路承载板压接,可实现连接器与电路承载板的耦接。按压第一侧壁使刺破部刺破线缆的绝缘层,可实现线缆与压接端子的耦接,最终可实现回路的连接。因此,加工工序短,可以实现现场接线,易于实现自动化装配、提高加工效率。再者,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器,在维修过程中,直接将连接器从
电路承载板上拔出即可,新的连接器也是直接与电路承载板压接即可。不存在解除焊接和焊接的过程,维修维护更为便捷。
[0009]可选的,连接部为卡扣。通过将连接部的结构设置为卡扣,可使连接部与电路承载板实现可拆卸连接,使得连接部与电路承载板安装拆卸方便,可以做到免工具安装拆卸。
[0010]可选的,连接部为鱼眼结构。将连接部的结构设置为鱼眼结构,由于鱼眼结构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为向外凸出的曲面,可以达到与电路承载板过盈配合的效果,使得鱼眼结构不易与电路承载板分离,二者连接可靠,抗震动能力强。
[0011]可选的,连接部和刺破部为一体结构。可简化制备工艺,减少工艺步骤。
[0012]可选的,连接器还包括导向部;导向部与绝缘壳体连接,导向部与压接端子位于绝缘壳体的同一侧;导向部远离绝缘壳体的端部到绝缘壳体表面的距离,大于,压接端子远离绝缘壳体的端部到绝缘壳体的表面的距离。由于导向部远离绝缘壳体的端部到绝缘壳体表面的距离,大于,压接端子远离绝缘壳体的端部到绝缘壳体的表面的距离。因此,在将连接器插向电路承载板时,导向部先插入第二通孔内,对连接器的位置起到一个初步固定的作用,可以引导连接器的插入方向,从而提高压接端子与电路承载板对位的准确性,可避免因压接端子与承载电路版碰撞而损坏压接端子。
[0013]可选的,压接端子还包括导向部,导向部设置于连接部远离刺破部一侧,且与连接部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电路承载板上无需设置用于使导向部穿过的第三通孔。连接器插向电路承载板时,导向部先插入第二通孔,随后引导连接部进入第二通孔。可简化电路承载板结构。
[0014]可选的,绝缘壳体为封闭结构。这样一来,绝缘壳体能够对水、氧、电起到很好的阻隔作用。
[0015]可选的,绝缘壳体还包括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一通孔位于第二侧壁上,压接端子与第三侧壁连接;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相交。结构简单。
[0016]可选的,绝缘壳体还包括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一通孔位于第二侧壁上,压接端子与第三侧壁连接;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相对。节省空间。
[0017]可选的,构成导向部的材料为绝缘材料。可避免导向部对电信号产生干扰。
[0018]可选的,构成绝缘壳体的材料为塑胶。这样一来,可使绝缘壳体具有的耐撞击性和柔韧性,不易损坏,可延长绝缘壳体的使用寿命。
[0019]可选的,构成连接部的材料为柔性材料。考虑到连接部与电路承载板耦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撞击、晃动等,通过将连接部用柔性材料制备,可提高连接部的韧性,降低连接部断裂的风险。另外,将连接部用柔性材料制备,可便于连接部的伸缩回弹,可使连接部与电路承载板紧密连接。
[0020]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和第一方面任一项的连接器;线缆包括线芯和包裹在线芯外围的绝缘层;线缆穿过第一通孔伸入开口槽;连接器的刺破部刺破绝缘层与线芯相耦接。
[002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包括上述连接器,设备的有益效果与上述连接器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022]可选的,设备还包括电路承载板,电路承载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用于在的连接器的连接部穿过第二通孔的情况下,使连接部与电路承载板相耦接。
[0023]可选的,电路承载板上还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用于使连接器的导向部穿过电路承载板。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线缆、连接器以及电路承载板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0025]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电源分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与电路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与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连接器与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连接器以及电路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绝缘壳体中至少第一侧壁具有韧性;压接端子,包括相连接的连接部和刺破部;所述压接端子与所述绝缘壳体连接,且所述刺破部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所述刺破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与所述第一通孔贯通,所述开口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一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卡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鱼眼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刺破部为一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绝缘壳体连接,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压接端子位于所述绝缘壳体的同一侧;所述导向部远离所述绝缘壳体的端部到所述绝缘壳体表面的距离,大于,所述压接端子远离所述绝缘壳体的端部到所述绝缘壳体的表面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端子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刺破部一侧,且与所述连接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为封闭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德杰陈太贤夏全飞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