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齿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精密齿轮的主副齿轮连接结构,包括驱动轴、主齿轮和副齿轮,所述主齿轮和副齿轮分别套接于所述驱动轴的两端,所述主齿轮和副齿轮的内壁均对称固定设有两个定位凸起,所述驱动轴的轴壁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滑槽,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设有用于将所述主齿轮上的定位凸起和所述副齿轮上的定位凸起固定的卡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主齿轮和副齿轮稳定的固定在驱动轴的轴壁上,避免主齿轮和副齿轮出现打滑的现象,保证了传动的效果。保证了传动的效果。保证了传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密齿轮的主副齿轮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齿轮
,尤其涉及一种精密齿轮的主副齿轮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齿轮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19世纪末,展成切齿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齿的专用机床与刀具的相继出现,随着生产的发展,齿轮运转的平稳性受到重视。
[0003]现有技术中,齿轮传动常用的一种形式包括主齿轮和副齿轮,通常主齿轮的中心设置有中心轴孔,副齿轮的中心部位则设置有中心轴,将主齿轮和副齿轮均固定设置在驱动轴上,实现主齿轮和副齿轮的传动,但是主副齿轮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主副齿轮间可能会发生打滑,造成主副齿轮脱离,影响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主副齿轮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主副齿轮间可能会发生打滑,造成主副齿轮脱离,影响正常工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精密齿轮的主副齿轮连接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精密齿轮的主副齿轮连接结构,包括驱动轴、主齿轮和副齿轮,所述主齿轮和副齿轮分别套接于所述驱动轴的两端,所述主齿轮和副齿轮的内壁均对称固定设有两个定位凸起,所述驱动轴的轴壁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滑槽,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设有用于将所述主齿轮上的定位凸起和所述副齿轮上的定位凸起固定的卡紧机构;
[0007]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固定块、限位滑杆和卡杆,所述固定块呈竖直位于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滑杆呈竖直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块的上下两侧,所述凹槽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滑口,所述限位滑杆与所述限位滑口滑动连接,且限位滑杆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定位滑槽的内部并与所述卡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凸起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卡杆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且第一安装孔的内部设有第一螺栓,所述固定块通过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凹槽的槽底处螺纹设置,所述固定块的侧壁设有防松动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防松动机构包括防松动块,所述防松动块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栓的螺帽相配合的固定槽,所述防松动块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且第二安装孔的内部设有第二螺栓,所述防松动块和固定块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螺纹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防松动块和固定块均呈位于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均采用六角螺栓。
[0011]优选的,所述主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副齿轮的直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精密齿轮的主副齿轮连接结构,具备以
下有益效果:
[0013]1、该精密齿轮的主副齿轮连接结构,通过设有的定位凸起、定位滑槽、固定块、限位滑杆、卡杆、限位滑口和第一螺栓,能够将主齿轮和副齿轮稳定的固定在驱动轴的轴壁上,避免主齿轮和副齿轮出现打滑的现象。
[0014]2、该精密齿轮的主副齿轮连接结构,通过设有的防松动块和第二螺栓,能够对第一螺栓的螺帽进行固定,从而避免固定螺栓出现松动的现象,保证了主齿轮和副齿轮的固定效果。
[00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能够将主齿轮和副齿轮稳定的固定在驱动轴的轴壁上,避免主齿轮和副齿轮出现打滑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精密齿轮的主副齿轮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局部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0018]图中:1驱动轴、2主齿轮、3副齿轮、4定位凸起、5定位滑槽、6固定块、7限位滑杆、8卡杆、9限位滑口、10第一螺栓、11防松动块、12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参照图1
‑
2,一种精密齿轮的主副齿轮连接结构,包括驱动轴1、主齿轮2和副齿轮3,主齿轮2和副齿轮3分别套接于驱动轴1的两端,主齿轮2的直径大于副齿轮3的直径,主齿轮2和副齿轮3的内壁均对称固定设有两个定位凸起4,驱动轴1的轴壁两端均开设有与定位凸起4相配合的定位滑槽5,驱动轴1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的内部均设有用于将主齿轮2上的定位凸起4和副齿轮3上的定位凸起4固定的卡紧机构;
[0022]卡紧机构包括固定块6、限位滑杆7和卡杆8,固定块6呈竖直位于凹槽的内部,限位滑杆7呈竖直分别固定设置于固定块6的上下两侧,凹槽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滑口9,限位滑杆7与限位滑口9滑动连接,且限位滑杆7的端部延伸至定位滑槽5的内部并与卡杆8固定连接,定位凸起4的侧壁开设有与卡杆8相配合的卡槽,固定块6的侧壁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且第一安装孔的内部设有第一螺栓10,固定块6通过第一螺栓10与凹槽的槽底处螺纹设置,固定块6的侧壁设有防松动机构。
[0023]防松动机构包括防松动块11,防松动块11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螺栓10的螺帽相配合的固定槽,防松动块11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且第二安装孔的内部设有第二螺栓12,防松动块11和固定块6之间通过第二螺栓12螺纹设置,防松动块11和固定块6均呈位于凹槽
的内部设置。
[0024]第一螺栓10和第二螺栓12均采用六角螺栓。
[0025]本技术中,使用时,将主齿轮2和副齿轮3分别插入在驱动轴1的两端,并使得主齿轮2和副齿轮3上对应的定位凸起4与对应的定位滑槽5相配合,然后将固定块6放入在凹槽的内部并使得限位滑杆7滑动设置在限位滑槽9的内部,持续推动固定块6使得限位滑杆7上的卡杆8插入在定位凸起4上的卡槽内部,再通过第一螺栓10将固定块6螺纹固定在凹槽的槽底处,使得主齿轮2和副齿轮3稳定的固定在驱动轴1的轴壁上,避免主齿轮2和副齿轮3出现打滑的现象,最后再将防松动块11插入在第一螺栓10的螺帽上并通过第二螺栓12将防松动块11与固定块6之间螺纹固定,进而避免第一螺栓10出现松动的现象。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齿轮的主副齿轮连接结构,包括驱动轴(1)、主齿轮(2)和副齿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齿轮(2)和副齿轮(3)分别套接于所述驱动轴(1)的两端,所述主齿轮(2)和副齿轮(3)的内壁均对称固定设有两个定位凸起(4),所述驱动轴(1)的轴壁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4)相配合的定位滑槽(5),所述驱动轴(1)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设有用于将所述主齿轮(2)上的定位凸起(4)和所述副齿轮(3)上的定位凸起(4)固定的卡紧机构;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固定块(6)、限位滑杆(7)和卡杆(8),所述固定块(6)呈竖直位于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滑杆(7)呈竖直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块(6)的上下两侧,所述凹槽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滑口(9),所述限位滑杆(7)与所述限位滑口(9)滑动连接,且限位滑杆(7)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定位滑槽(5)的内部并与所述卡杆(8)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凸起(4)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卡杆(8)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固定块(6)的侧壁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南雁实业集团龙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